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兵的打法很“无理” -- 抗战中日战刀对决 -- 萨苏

共:💬70 🌺3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公战秦琼,张飞打岳飞

- 日军步兵白刃战兵器主要是刺刀,前面胡亦庄也说过,军曹以上等人的军刀,主要用于礼仪、指挥棒、虐杀之用,所谓“中国军试图白刃战…日军为表示武勇停止炮击也持刀迎上”---- 难不成这些日军是军曹军官挺身队?

- 冈部也是脑筋进水,作秀和虐杀用的军刀去玩真的白刃战,还以为自己是新撰组啊? 活该摆出一副猪头样被人拍照;青龙刀砸断猪头拎的作秀刀,只能算特例中的特例,用来作为对付日军的方法,那是不行Di:

- 日军刺刀对中国大刀片,抗战中前期,中国大刀片在交换比上从来都不占便宜,就算著名的喜峰口29军大刀队夜袭,也是十分的勇气,五分的战绩,廿分的宣传;大刀片的重量还是经过优化的,如果是特意加重的青龙刀,一对一格斗,“泰山压顶”或者“横扫千军”的Pose摆到一半,就会被日军的刺刀扎到胸膛了

- 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战前期国军如果要能在白刃战击退进攻的日军,那必须是绝对的数量优势才有可能

- 面对绝对数量优势的国军进攻,除非日军指挥官是李云龙都梁这种白痴,傻瓜才会主动停止火力杀伤,放弃自己的火力和射击优势,直接上白刃(虽然这方面他们也有优势)

- 正常的逻辑还是,在武穴附近战斗中,国军进攻,日军先射击,国军不惧伤亡继续冲击,最后进入白刃交战,并逐退日军。

- 白刃战,不管是骑兵马刀对劈还是步兵刺刀见红,比的永远都是部队的勇气、纪律、训练、组织;有了这些,神头岭和长生口的八路一样用红缨枪猛捅鬼子;在长期的消极抗日中磨没了这些的马家军,就算拎着再好的河州刀,碰到手持水坑废铁打造军刀的N4A 4师骑兵,也一样被砍得如狗一般乱窜~

通宝推:阿多尼斯,秋末冬初,深夜腌的萝卜丝,john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之.这句话是没错的

"白刃战,不管是骑兵马刀对劈还是步兵刺刀见红,比的永远都是部队的勇气、纪律、训练、组织"

当年八路悍将楚大明训练新连队的做法是:伏击日军小部队,身先士卒带领训练后的新兵直接跟日本兵拼刺刀,刺刀见红才算合格.

家园 那是有特定条件的

日本队形和火力不能展开的狭窄山地,突然的伏击,乱战,而且是主力团队带头的白刃战。

八路也是无奈,当时部队扩张太猛,好些连队没有枪,只好做长枪党。

等到装备跟上,八路主力团队就陆续淘汰了长枪

家园 好些连队没有枪,只好做长枪党。

当时这是一种比较管用的战术,攻击完了,担任冲锋的是木抢的长枪队。

家园 【文摘】新撰组也就是吹的厉害

其实就是幕末京都的“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

新撰组虽然给将军打工,但不是正式编制,就是群进城务工人员;这类似于城管虽然给政府打工,但是不是正式编制的国家执法公务人员。

新撰组和城管都是负责街面的治安。

新撰组和城管在街面上都是非常威风。

今天的城管也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装备,局中法度,就缺一面“城”字大旗了。

“池田屋事件”就是“池记娱乐城事件”。

令新撰组强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名的集体剑法,平时演练的时候就分工明确。谁负责灭灯笼,谁负责迂回到背后偷袭。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土方岁三发明的这种互相掩护,坚决避免一对一战斗的战术,大大的减少了伤亡,成功的掩盖了个别队员的战斗力不足。

城管总是几名队员一起行动。

天然理心流取意为以天然自然之理调和,临机应变,对敌人的动作采取自然而然的反应,所以名为天然理心流。因为招数实用,不够华丽漂亮,被说成乡下剑法。

城管强调招招见效,应对性强。

城管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定要乾净利落,不可迟疑,将所有力量全部用上。“整个过程要做到心态平稳,意无杂念,不可慌乱,不要考虑自己是否是相对人的对手,会不会把相对人弄伤了……此时应达到忘我的状态。”

家园 無理 むり
家园 强烈要求出处。
家园 喜峰口的二十九军

战果该是远不如南口的中央军吧。中央军搞了有5/6的战果。二十九们是被日军的炮火打惨了才搞个夜袭的吧。后被宣传的比中央军们有脸多了。

家园 森秀树还就用军刀玩过白刃战

后果是被红缨枪群刺PP而死。(或可简称群P)

巴过他的军刀还是很管用的,削断过多条红缨枪。

家园 红缨枪群刺

对刀刀木优势,但还是对步枪该是很有优势的吧,四五个一起捅,你出抢再快也不敌矛多呀。再说,红缨枪搞个两米多长的,不吃亏呀。

家园 军刀削枪头,又不是都会周星星大法

没枪头扎死人还是比较困难的。

家园 没枪头

的就撤退,反正八路的木抢的兵多。再上一波有枪头的干么

家园 是滴,就这样干滴,不过不是八路。
家园 那是红抢会呀?

总八是中央军吧

家园 是庄河的大刀会,自发的抗日组织

记得当年看的描写是:多人围着森少将乱刺,但是该少将挥刀抵抗,以一当十,居然还能抗一气--原文描写是那鬼子身着铠甲,故红缨枪刺不进去,我怀疑是艺术夸张--但后来人越来越多,森少将见势不妙爬墙欲逃,于是落了个乱枪刺PP的下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