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在海外二十年的老留学生 -- 温雅颂

共:💬170 🌺66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任重道远呀

原来官本位还没这么严重的。

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

家园 我一朋友的老婆就是不愿回国和他离了

当然要找一些他本来对她就不好的借口。为了财产还用了一些离婚书上学来的招数想陷我朋友于不义。唉。。。

家园 听起来像托词

我不信国内的人就干不了他那30个白人的活。是找借口婉拒吧。

家园 任重道远不可怕

原来官本位还没这么严重的。

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

任重道远并不可怕,怕的是南辕北辙,那样离目标会越来越远。

家园 现在教授待遇是在提高,但恐怕比校长还差多了

我也注意到了这些变化。总的感觉,国内教育口吸引了不少海归,这些人在国外时也是在教育口,有论文,有名气,经历比较透明,容易被国内看到,谈价钱也就比较好谈。但国内在吸引工业口海归方面,总的来说比较失败,原因我认为就是工业口的人没什么论文和名气,国内对他们的实际能力把握不准,价钱也就不太容易谈拢。

但其实工业口的人如果海归,给中国带来的效益会比教育口的海归更快。中国不能很好利用他们,很可惜的。

家园 不知道海龟中的大牛们有没有考虑那些民营企业?
家园 海归民营企业

根据我个人的感觉,海归愿意到民营企业的恐怕不会很多。一般来说,想海归的人,要么是追求事业上的更大发展,要么是追求经济上的更大收获。而且这些人手里应该都有一些独特的先进技术,或者较高的科研水平,因此不免抱着一种待价而沽的心理。选择国营单位的人,一般来说比较看重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等。而比较看重经济利益的人,在国内现在的环境下,可能更倾向于创立新的企业,自己当老板,或者与人合伙经营。因为这些人手里有独特技术,就有可能打开自己的市场,何必去给别人打工呢?而那些手里没有独特技术的人,则一般也就不打算海归了。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民企老板有眼光、有魄力,开出合适的条件,使海归觉得有发展前途,也完全可能招到高水平海归。刘备能请得动诸葛亮,曹操孙权就未必能。所以还是事在人为。

家园 我想你说的应该是

行政和科研分两个团队,互相支持,因为两个团队分别有不同的长处,一个适合国内搞人际关系,一个适合搞科研开发,然否?

家园 根据我的观察

越早到美国的,越老将。越晚到美国的,越小将。

改革开放之初到美国的这拨人,所经历的反差太大了。被资本主义的和风细雨一吹,基本上全都变成老将了。

如今到美国的小留们,什么没见过?而且大多数到美国一看,肯定觉得没有中国好。

去年达赖来一个学校访问,本州的中国人自发组织去抗议,俺也去了。人还真不少,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年纪大点的(40以上)也有,极少。

前几天经过一栋本科生宿舍楼,发现一个窗户上挂着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心里那个感动。不知道80年代的留学生谁这样做过?我们系一个80年代留学的现在的教授,在家跟自己小孩儿都不说中国话的,他小孩根本不会说,只能听懂一点点。

楼主也说了,老留们往往沉默寡言,默默无闻地做俯首黄牛。无他,在洋人面前提不起气阿。现在的小留们,据我观察,家庭殷实,个性张扬,人也聪明。免煮柿油那套东西很难再糊弄他们了。

通宝推:李根,
家园 有的

别把海归都看得太高,不过就是找工作么。外面不好找回国找的很多。条件有好的,有不好的。

家园 你说的很不靠谱啊

改革开放之初到美国的这拨人,所经历的反差太大了。被资本主义的和风细雨一吹,基本上全都变成老将了。

这批人刚出国的时候,确实经历了一种“休克”,没想到国内外的差别有那么大。但这批人这么多年来也并不是与国内隔绝,很多人一两年总要回国一趟,还是很清楚国内的进步的。而且这些人在国外生活久了,对资本主义免煮柿油的虚伪性其实看得更深更透。

去年达赖来一个学校访问,本州的中国人自发组织去抗议,俺也去了。人还真不少,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年纪大点的(40以上)也有,极少。

上了点岁数的人自然不再愿意参与政治性的活动,但不要以为他们就没有政治立场,他们只是缺少政治激情而已。

老留们往往沉默寡言,默默无闻地做俯首黄牛。无他,在洋人面前提不起气阿。现在的小留们,据我观察,家庭殷实,个性张扬,人也聪明。免煮柿油那套东西很难再糊弄他们了。

这你就错了。小留在洋人面前的张扬,靠的是什么?是自己的本事,还是老爸的钞票?老留虽然不那么张扬,但在公司里哪个洋人敢轻视?

你根据什么说老留在洋人面前“提不起气”?你见过多少老留的豪宅名车?你比较过他们和同级别洋人同事的经济水平吗?

不要以为光靠钱就能镇住洋人,要靠真本事。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可是很有钱的。

你难道不知道美国人是出了名地崇尚个人奋斗,瞧不起靠父母荫蔽的公子哥的?

小留们也许挺聪明,但老留们当年可是百里挑一上大学,然后又百里挑一考出国的。轻视他们智商的人,自己的智商才真是有问题。

有的
家园 云汉问的是“大牛”们

外面不好找回国找的很多。条件有好的,有不好的。

被迫回国找工作的,很难称之为“大牛”了。

家园 我只是提出问题

具体怎么解决我就不能说了,太脱离实际了。

家园 没注意到

不过什么是大牛呢?没办法定义呀。

不一定是被迫回国,国内机会毕竟多,有的时候还是很吸引人的,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项目机会。民企也有一些愿意砸钱的了。

家园 我觉得比较“牛”的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什么是大牛呢?没办法定义呀。

他们在技术上不是一般的强,而是很强,对自己本行业的知识烂熟于胸,在公司里属于一个方面的大拿,净干解决难题的事,而不是从事一般的技术工作,是榔头,而不是螺丝钉。在职场上总是这类人挑公司,而不是被公司挑。

中国如果能吸引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回国,一定能在短时间内使相关领域的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教育口的人才虽然学术水平不低,但其研究成果往往与应用存在一定的脱节,不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中国以前就有过高明的学术研究成果自己不能用而被外国所用的现象,吴仲华就是一个例子。所以不能只顾教育口的人才引进,而忽略工业口的人才引进,“两手都要硬”才行。现在工业口的人才引进,基本是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体现出多少国家意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