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迷雾中的渡鸦——望江101的前世今生 -- 江上苇

共:💬44 🌺203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劳有劳

话说那啥穿件老马甲还搞得程门立雪实在有点汗颜啊……

家园 真TMD酸,你是什么货色俺也早有了解

我什么都没有

就是有个能独立思维的脑袋

够不够?

天涯就是你和江上萎这样的人太多,才变为S B聚集地

西西河幸好 你们是属于异形

家园 五、站在历史的铅幕后

历史的影响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当一只蝴蝶在亚马逊丛林里瞎扑腾时,所引起的紊流或许便是数月后密西西比河上一场狂风暴雨的肇因……如果这只捣蛋的蝴蝶不巧还飞过了历史的天空,那又会引起一场怎样的狂风暴雨呢?

为什么1949年4月下旬英舰“紫石英”和它的伙计们会在江阴稀里糊涂挨上三野一顿炮弹?

为什么1967年 8月8日出现在朝天门江面上的会是一条身历千百折而不死的炮艇“望江101”?

又为什么望江厂与建设厂在武斗中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如果我们仅仅只看见事件本身,而放过了那只深藏在历史铅幕后面捣蛋的蝴蝶,那我们就永远也不可能从历史的狂风暴雨中汲取到真正的教训,于是只能在下一场暴风雨中继续颤栗……

在1967年8月8日那个充满血色的下午,当“望江101”前主炮上那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热血贲张地踩着击发板,向自己的同胞们射出一串串致命的三七炮弹时,他脑子里曾忽然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大不敬的念头——我们互相杀戮,为什么却是为了为了捍卫同一个理想?

然而他注定不是第一个怀疑理想与手段是否会分道扬镳的人。

因为在此前四十年,他那些四川前辈们就已经生活在同样的迷惘之中了。

而我们文中的主角101,只不过是这一切迷惘的载体之一。

1926年9月,朱德、杨森这对把兄弟在万县以强硬手段对付大英帝国,结果却招来一顿炮弹后,才发现“打倒列强”还远不是一个单靠态度就能决定的问题,天朝的复兴道路,尚修远而漫长。

两兄弟随即便分道扬镳——朱在迷惘中固执地挣扎着前行。他带着老朋友刘伯承、小兄弟陈毅,去了南昌,而此后的事情众所周知。所以二十三年后“紫石英”事件中,那一群群划过扬子江面飞向英舰的炮弹,身后乃是通天的背景——替老总们报宿怨,当事人陶军长自然有恃无恐。

但陶军长似乎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这顿意外的炮弹固然证明了他是老总们的铁杆心腹,但却未必是太祖之所乐见。于是原本死定了的“紫石英”最终咸鱼翻身,而陶司令也因此转行下海坐上江南水师提督的交椅,当他终于重返陆地时,等待他的却是一口诡异的水井……

而杨森则留在了当下——他拥兵十万割据万县周边,继续当他的“川东王”。1928年底,他与占据重庆的老同学刘湘之间爆发“下川东之战”,结果全军崩溃,下川东地盘悉数为刘的二十一军夺去。从此川江自合川至夔门间这一最富战略意义和含金量的江段,乃全入刘湘控制之下。

本着限制川中其他对手发展的目的,深明大义的刘军长随即便凭借扼川江锁钥之地利,搞起了军火禁运,让对头们甭说飞机大炮,就连买一颗子弹进川都大成问题。

而利益扩大化的背后,则是责任的扩大化。

随着北伐的胜利,原本是无人管辖的长江渐从分裂时代天限南北的界河角色,重归为大一统时代的内河身份——于是原本自居为长江巡警的列强,乃渐渐收敛其巡航活动,尤其是在长江上游川江段的巡航,集主要舰只于长江中段以下(比如说炮轰南京哪,炮轰岳阳兼挨彭老总的炮弹哪)。

为了填补力量真空并整顿捞金秩序,刘湘乃于击败杨森全取川江的次年(1929年7月),任用卢作孚为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大力整顿川江航运。而维持秩序所依仗的江上力量,便是刘军长的“川江公安舰队”……

通宝推:龙驹坝,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在主贴下面回帖会方便一些

否则文章长了不好找新贴。

或者在文章最后加上前后贴的链接也行。

家园 这主意貌似甚好

就是在愁怎么发帖子好看呢,西西河这个界面俺比较陌生的说,丢人啊……

家园 这一段不太信服

且不问陶勇调任水师提督算升还是降,单论紫石英,你还真当击沉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个似乎很早讨论过,要想指望靠解放军当时的榴弹炮完成这个任务,那就不是参战的那几个炮群能做到的,得把全部家底亮出来。

问题是那可能吗?那你说这个是“有意放之”岂不是空对空?我们都不相信那个“解放军曾派人登船接受”的传说,对吧?

家园 呵呵,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每每存此一说,见仁见智。

击沉伦敦可能性不大,但对付一度落单的紫石英,如果下决心集中几个炮群,俺个人以为还是有击毁可能的。但这对渡江战役的支援炮火将造成较大牵制,且国际影响太大,这就不是战将层面,而是政客层面考虑的问题了。

家园 那不是战将也不是政客

是买彩票,假如你的炮群移动速度超过军舰航行速度,并且不需要担心英国救援舰队(包括巡洋舰的8吋炮)的背后袭击,也不担心对面国军的观察哨(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这就好比我出门不坐头等舱,别人说“他如果下定决心明明买得起头等舱”(他的Paycheck 确实比头等舱价格要高嘛)所以不买肯定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问题是我干嘛呢。

家园 4月20日-7月30日间,紫石英号的平均速度为零……

搁浅于镇江岸边三个月的紫石英,和一条等候宰割的死鱼似乎也没什么两样。

家园 不要忘了,“紫石英”可是在江边搁浅了三个月的哦……

从4月底到7月底,真要干掉该舰并不是一件难事。至于英国救援舰队,4月21日伦敦编队铩羽而还后,就不再有像样的救援了,英国人实际已经把救援该舰的努力放到了谈判桌上。

家园 修正一下江版

推重比这个词用得不是很恰当,总排水量这东西不是重量。

家园 这个词确实不大专业,取其简洁而已

当时写时还考虑了一下要不要改成“标准排水量时的吨位马力比”,想想太繁琐,好在不是专业文,意会吧……

家园 六、那些个被遗忘的人

(听从建议,后面贴都发在主贴下吧……)

谈刘军长的舰队,有一个人是死活绕不过的——此公名叫蒋逵,一个一再开创历史,却一再被遗忘的匆匆过客。

这位兄台,乃是重庆大坪人氏,早年入教会办的南岸广益中学读书(今重庆五中。看编号就知道资格之老——俺母校尚差它三号呢!可如今还有几个重庆人知道这所出过邹容、蒋逵的学校?潮起潮落处,所谓沧海化为桑田,人间遂有沉浮),七门功课倒有六门考第一,于是从普通班升入尖子班,后又入上海南洋中学(保送?)。1911年南洋毕业,考入交通部办商船专科,入校时为备取第一名(这厮高中跳了一级,所以高考难免程度略低),但期考就跃升为第二名,然后就开始骄傲自满,成日间踢足球——他早在广益就是校队成员,此后入南洋、商船继续踢校队。水平貌似还没臭到如今国脚的地步,偶尔宰宰英国水兵还是办得到的。

读到1914年,商船学校停办。蒋逵等学生只得改行,为萨镇冰接受入海军学校,登“肇和”舰实习(斯时管这帮学生的,正好是冰心之父军学司司长谢葆璋。而过些年接替他任军学司长的李景曦,又是俺师父的曾祖父——此后李一路高升,在华盛顿和会中出任中方海军代表,可惜没有发言的份。等北伐军到武昌城下时,他已经是练习舰队司令,带着一帮小炮船在武、汉江面上悍然向北伐军开火。此后虽见风向不对,率队退到上海,却又成了前两次上海工人起义最恶搞之盟友:第一次因军舰没开炮,工人纠察队各自回家睡觉,仅少数死硬分子暴起,旋被镇压;第二次军舰倒是开炮了,但计划上舰取枪的浦东工人纠察队却因轮船误点未到,结果再次被镇压……)。

大概是同为技术兵种好转行的缘故,1915年蒋逵又考入北京航空学校第二期(袁世凯于1913年创办),从此成为中国第一代航空人。但毕业后无机可飞,故只得继续留校学习,直到1920年,蒋才因为英文水平较高(教会学校出身嘛),受黎元洪委派率队赴欧、美学习航空,1922年经日本、朝鲜回国。

这是第一批见识到风洞效用和近代空军运作模式的中国人。

回国后,蒋历任航空学校飞行教官、教育长——这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飞行教官,也是第一代敢和洋鬼子动拳头的中国飞行员。这其间蒋站在直系一边,先后率队参加了“临城劫车案”、“齐卢战争”等作战活动。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因为冯大个子临阵反骨,曹布贩子和吴秀才蚀本到底,此后北京航校机队便在直、皖、奉三系手里转来转去……1927年,时隶张宗昌麾下的蒋逵于南京被北伐军所俘,遂辗转加入白崇禧收编的孙传芳机队——该机队随即又被黄埔蒋校长收归直辖,蒋逵升任少将随队北伐,并为蒋记空军制订了中国第一套陆空联络信号。

1928年6月,蒋奉派前往法国购买飞机,在法遇见同样也来买飞机的四川老乡吴蜀奇——只不过他的东家是四川军阀,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和吴秀才、蒋校长、小诸葛一样,刘军长对飞机这种新式军备的兴趣也颇大。于是那几个月中,这群四川袍哥就亲切地互称着“龟儿子”,像洋鬼子一样抽着雪茄烟,悠游于巴黎和柏林之间,从波特兹到容克斯,为自己的东家寻找称心的翅膀——而到处,都是金融萧条或裁军背景下急于出货的推销商极尽所能的献媚和讨好,谁说鬼子们很强大?

然而好时光很快过去,国内的新军阀混战随即爆发,筹建一支现代化空军的梦想彻底破灭。

1929年蒋桂开战,刚刚回国的蒋逵的加入桂系一方,但因桂系迅速失败,遂又重归于蒋介石。于是接下来1930年的中原大战,蒋逵又站在蒋介石一方飞翔——从黄河畔的开封,直到湘江畔的长沙。而他的任务只有一个:朝脚下的大好河山和手足同胞扔下带去死亡的炸弹。

蒋逵很快厌倦了这场同种自相屠戮的战争,于是请病假悠游于上海滩头就成了常事——直到不久后的一天,他又一次遇到老熟人吴蜀奇。

吴蜀奇是专程来顾茅庐的。

此前他虽给刘湘买回飞机,但飞行员却全靠雇请洋鬼子。由于刘军长及其手下对飞行一窍不通,于是一些二把刀仅凭着红毛绿瞳也蒙混过关,结果自然是事故频发——比如说某鬼子在公开表演时把手榴弹扔到观众群中,炸得某公从此不能人道;又某鬼子还摔过某揩油试乘飞机的师长(这还只是有名姓可考的受害者)……

情急之下,刘军长只好高薪求贤,而精通航空的四川人蒋逵自然成了上选。

蒋逵亦自知既不是黄埔系,又不是浙江人,在南京政府中不过为人嫁衣,前途有限,经吴蜀奇以“统一四川”为口号略加号召,便欣然打点回归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