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究竟谁在操纵气候门? -- 善居下

共:💬300 🌺7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類把地下的碳挖出來燒,排放巨量的CO2和熱能

這是在地質史上很罕見的。

現在不能籠統說全球變暖,然而,南極和格陵蘭島上冰架的迅速消退是事實。大量淡水進入大海,會直接導致(1)洋流輸送,(2)海平面,(3)生態系統,因此不能不防。另外,局部氣溫增高引發極端氣候,過冷過熱,降水不均衡,最終導致農業遭受巨大損失,這也不得不防。

所以還是要謹慎。

家园 呵呵,没挖出来的煤在地下燃烧呢?

中国以前报道过有好几个地下大煤田在闷烧吧?人类工业时代以前有多少有人统计么?

现在的气候变化数据至少都加了一个时间限制:有气候记录以来。。。

问题是地球的气候变化是以地质年代为单位记录周期的,不是以百年为单位记录的。

家园 谁烧得多?

全世界的数据没找到,但我国煤田自燃年损失3.5亿t。而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原煤产量24.18亿吨,同比增长11.4%,其中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2.73亿吨。

家园 阴谋论很盛行啊

实际上冰河期与大气变暖都是讨论气候变化规律,说白了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讨论怎么变冷,一个讨论怎么变热;或者说一个是研究为什么没热下去,一个是研究为什么没一直凉快。

查了一下,冰河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气层的组成: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浓度。

2、地球轨道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米兰科维奇循环,也可能和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系。

3、板块运动:板块运动造成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位置的变动,这会影响风、洋流、气流,造成地球能量收支上的改变。

4、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动:如太阳活动周期性的变动。

地月系统的轨道动力学。

5、大陨石的撞击:造成大气层中的尘埃增加,也可能引发火山大规模的爆发。

6、火山爆发,特别是超级火山的喷发。

其中5与6很随机性很大,2-4则规律性很强,有趣的是1恰恰能够反证气候变暖与人文活动的关系。近200年来是什么因素能让二氧化碳、甲烷增加的如此之快?是人。

西方世界当然有依靠先进科技讹钱和用环境议题遏制发展中国家进步的意图,但这不足以为气候变化是阴谋的论点提供扎实的论据。

家园 退一万步讲

气候变暖是不是地球自己折腾现在还没弄清楚,但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却是事实,同时温室气体提高大气温度的能力也是被证实的。

那么,就我们所知的原因去解决问题是否比等待找到真正的原因更具建设性?如果千百年后我们的子孙证明我们的判断错了,他们只不过会说“咱们祖宗可真笨!”;可是如果我们现在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却依然推诿等待,我估计我们子孙会恨不得刨坟掘墓,挫骨扬灰。

家园 CCAV将解振华的话删除

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国自主采取的行动,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我跟他们讲,已经谈判了这么多年,公约里要求你要出资金跟技术,到现在为止,资金没有落实,技术没有落实,你有什么资格来跟我提,让我做的更多呢?”

   由于此言论太过激烈,香港媒体播出后引起哗然,引起国内亲西方专家不满。认为不符合“共同、协调、和谐”的原则。

而央视在播“解振华的讲话”,已经删除该段言论。

家园 事实是由数据操纵的

最简单的一个事实,最近100年全球气温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家园 原来是叫气候变暖的,现在改气候变化了

从名字上看就是忽悠啊,呵呵

家园 老解一定要顶住啊

我们都支持你

家园 是的。

小心还是好,只是中国环境保护现实上更直观、更要紧些。

家园 ...........

不管会议结果如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清楚了发达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已经严重不足。既然承担不了义务,那么该交出来的东西就老实交出来,要不然被逼着唱《征服》会很没面子的............

家园 LZ,想想沧海桑田

如果地球想翻身打滚换个姿势,那是减排多少年也改不了的

家园 呵呵

先花了再说!这么多的贴子里,其他都在纠缠气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就你还真的在考虑我主贴里提到的东西.

家园 今天又爆出了丹麦的一个决议草案,极偏向发达国家

电视里看到一位黑肤色的代表缓缓的说,如果这是丹麦的草案的话,那么我们就把这个草案给撕了。

家园 给点证据啊,这种话没证据凭啥信你呢?

同样的新闻在不同时段用不同的时间报道,有删减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不是吗?

CCAV和谢老都听共党的,这点不用怀疑吧。昨天白岩松还指责法国人吃鹅肠,英国人打野鹿,西班牙人斗牛,凭啥中国人就不能吃糖醋活鱼。如果CCAV的立场都被友邦人士控制,那共党还混什么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