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看看书】细细碎碎《万物简史》 -- 月色溶溶

共:💬161 🌺27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泡利是个以骄傲著称的物理学家

泡利是少见的聪明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出了许多惊人的成就。也许是少年得志的原因吧,泡利似乎比较尖刻,比较爱批评别人。别说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就是物理学界内部,能入他法眼的人和工作恐怕也不太多。尽管刻薄,但是泡利对同行的批评,也是常常切中要害的,这使得物理学家们对泡利主要还是以欣赏和宽容为主。事实上不宽容也没办法,能有资格批评他的人,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

当然,尖刻和骄傲只是性格上的小节,况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一个成就斐然的科学家,泡利有这些小缺点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我还是觉得,泡利最终的成就和所达到的高度,还是跟他的聪明不太匹配。实事求是的说,泡利的成就,我觉得还是在“人才”这个层面上,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如果足够用功,并且有足够好的机遇,还是有很大机会做出他那样的成绩的。但是同时代还存在很多“天才”的工作,那些工作让你感觉到真的是神来之笔,是就算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很难做出来的,无论你多努力。比如狄拉克方程,比如费曼路径积分。我觉得泡利聪明一世,却没有一个工作能给人以这样惊为天人的感觉,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他没达到这个高度,跟他性格上的骄傲和刻薄,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家园 泡利这个名字,初中老师讲电子层的时候就讲过,

叫“泡利不相容原理”。

他真是有性格,那时候的科学家好像都很有性格。现在的科学家们有这么聪明又有性格的吗?

家园 嗯,你们初中化学讲的挺深的嘛

我上学那会儿,泡利不相容原理连高中都不需要讲。我还是从老版本的教材上看到的呢。

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我觉得科学家中还是性格正常的人居多。当然,如同泡利那样性格举止有特点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科学家中性格怪异的人的比例,是否比其他人群高呢?我觉得倒是未必。好多人觉得科学家里面怪人多,这可能是因为有些科学家成就斐然声名卓著,所以他们一旦有些异于常人的举止,就会很容易被大家流传和记住吧。

我个人并不欣赏泡利那样锋芒毕露的性格。不过物理学家中,还有些人有其他的突出的性格特点,我是很欣赏的。比如我们已故的理论物理学家,我国两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彭桓武先生,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他一生都在执着的追求物理,可以说几十年来心无旁骛,以至于他物理之外的生活,有的时候,也采取研究物理那样的单纯的方式,比如他二战中在英国,后来想回国,一开始打算坐船回来,但是听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肆虐,随时可能击沉商船,于是就学习游泳,为的是一旦落水可以自救。后来又准备坐火车绕道苏联回国,于是为此而学习俄语。他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就自己看医书,然后根据书上的指示,每天早上看舌苔的颜色决定一天中饮水的方式(我多年前从彭先生自述中看到的,记不清了,貌似如此),如此坚持了数月,竟然真的把病治好了。

彭先生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似乎遇到任何事情,他的处理方式都想解决物理问题一样,目标明确,单刀直入。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彭先生思维简单,不谙人情,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彭先生一生中在为人处世上,大的关节都是原则鲜明,义无反顾,从不含糊。比如在学成回国的问题上,他就说过“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是大事。小事情上也是如此,比如下面这段理论物理所刘寄星老师的回忆

比如1987年9月,彭先生去湖南长沙参加计算物理会议,会后游览了湖南张家界和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地,然后回京。我久等不见彭先生来所报销旅差,只好去家里找。当我说明来意后,彭先生的回答是:“报销旅差费?旅差费报销总该有个规矩,我的规矩是出席学术会议必须作报告,有了贡献才能报销。这次会议我又没有作报告,会后还玩了许多地方,怎么还能报销呢?这是我的自费旅游,还是我自己掏腰包吧。”然后他又以他惯有的幽默,笑着对我说:“嘿,你这个业务处长,得把所里的钱管好啊!”一番坦诚话,公私两分明。彭先生这番话,令我感动,长记至今。当然也希望今天的年轻同志,特别是得到了国家大量基金支持的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知道彭先生这个花费公款的标准。其实,这也是个国际标准。

我个人觉得,在生活中,彭先生和一般人的不同,其实在于,普通人也知道每件事情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的,才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往往碍于自身的惰性,欲望,或者人情世故的顾虑,所以不能在实际中选取正确的方法。而彭先生则是对生活中的事情,也拿出理论物理学家面对问题的态度,一旦确定了最优的解法,就毫不动摇的贯彻下去。

通宝推:陆合,明心灵竹,说几句,子系走神,
家园 我也觉得,聪明的人其实不少,

可是能做出成绩的不多,很大的因素,就在这欲望、惰性和不够专心坚持上。

其实做什么事都一样。

电子层的“泡利不相容”好像是我们老师补充的,我觉得很有用啊其实。

家园 同济的老师也是这样

一位教大学物理的老师 上课时说:“什么才是科学家,普朗克那样的才是科学家,再看看咱们学校那几个活水泥的院士。。。。。”

家园 我反对

“不过我还是觉得,泡利最终的成就和所达到的高度,还是跟他的聪明不太匹配。”——他最为大家所知的不就是泡利不相容法则嘛,不宽容的人发现不相容法则,得其所哉啊

月色溶溶是浙江的,浙江的教育水平高是出名的。所以偶这个魔都青年直到高中才听老师说到泡利不相容法则,还有什么SPDF电子云的不同形态……云里雾里啊

家园 人体里面元素很多

原子序数小于铁的都可能参加聚变反应——但是在太阳这样大的恒星内部还不行,温度和压力还不够。在恒星处于稳态燃烧的阶段,铁是最终的产物。铁后面的元素,是在恒星后期转变为超新星的爆发阶段产生的。

家园 铁是最终的产物?

也就是说太阳烧着烧着,会变铁球啊?

家园 会产生铁,但是不会变成大铁球

两个氢原子聚变产生一个氦原子,三个氦原子聚变产生一个碳原子,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氦原子聚变生成一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氦原子生成一个氖原子……这些过程里面,聚变都是产生能量的,铁就是终点,因为铁的原子核结构最稳定,或者说能量状态最低——不是说铁以后就没有聚变了,而是聚变不能释放能量,而要吸收能量了。

恒星的聚变不会进行到所有元素都聚变成铁的,因为在完全转变之前,先前聚变产生的能量已经足够让恒星膨胀、爆炸了——原子序数大于铁的元素,就是在恒星爆炸过程中吸收能量聚变产生的。比如金,就需要在质量大于太阳八倍的恒星完蛋时才能形成……难怪金子那么贵,生产成本高啊。

家园 原来,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

原子核呢,也可以重新组合生成新原子。只要有足够能量和压力。

太阳,有时侯还是不够强大啊。

能量,看来才是万物之基。

家园 含脂的牛奶烧过再冷却

含脂的牛奶烧过再冷却,表层会有一张皮.这时候再把火打开,翻滚的牛奶就是地幔,表层的皮就是地壳,牛奶在翻滚中就会推动地壳运动.

牛奶是因为锅底的火在加热,地幔是因为放射性元素衰变在释放能量.

地壳有两种,含铝多的比较轻,含钙/铁多的比较重.结果就形成了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大陆板块的边缘就压在海洋板块的上方.就象你烧牛奶时,泡泡沫浮得比较高,压在牛奶皮上面.

地幔的热量要释放/传递出来(热力学第二定理),地壳的部份位置比较薄,热量就从这些薄的地方逃出来了.逃出来的部位,地壳就受热变软,从而使得岩浆更加容易从这些地方挤出来,这样就形成对周围的一个推力.

海脊就这样形成了,因为岩浆不停地冒出来,在海底形成一条山脉,把板块向两边推开.东非大裂谷也是类似的情况.

海洋板块的中心是海脊,边缘就被大陆板块压住,一边被推,一边就被挤到地下去了.

通宝推:打铁的,自由呼吸F0,
家园 万物简史?!

这《万物简史》与“知名网络科学家”杨神经先生的《万物本原探索》有木有关系?是不是抄杨神经先生的?

家园 非也。

《万物简史》TXT下载

家园 【十三章】地球在枪林弹雨中

其实,彗星、小行星之类撞击地球,并不是太小概率的事件,相对于地球历史来说,间隔其实不是太长。不过人类历史还太过短暂,所有没有大规模撞击的“记忆”。

而且,撞击也不仅仅是“撞击”,而是在撞击的一刹那,由于温度升高太多太快,会发生“坍缩”,一定范围内的人啊动物啊房子啊工厂啊,就像塑料一样瞬间汽化,陨星本身也汽化了。

恐龙突然消失的原因,还真最可能就是陨星撞地球。

宇宙里,有太多的彗星、小行星之类。地球并不安全。

家园 平均一百万年一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