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克里姆林宫的周期律(下)不要得罪伏特加! -- 路人癸

共:💬81 🌺4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喝过

很好喝, 典型的清香型白酒。就是度数偏低。乡镇企业小作坊里的白酒差太远了, 这些酒糠醛含量太高, 要喝死人的。

家园 您看这篇

http://bj.sina.com.cn/art/2005-09-30/102685060.shtml

家园 这个我也不太知道

查了一下大致是这样的:

1984年4月公布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规定,学生入学提前到6岁,基础教育相应由十年增加到十一年。小学学习年限由3年延长到4年。一至四年级为小学,五至九年级为不完全中学(即九年制学校),十至十一年级为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而苏联的大学是5-6年,所以这么下来大家都差不多……

家园 就是酒精的味道,度数不高

没有香味。

家园 伏特加好坏如何定,越干净越好

就是啥味儿也没有是极品。我们玩醇香型浓香型,他们想方设法在蒸馏的时候把任何溶于酒精的带味儿的东西统统去掉,剩下的就是最好的伏特加了。

我以前班里同学一半是说俄语的,除了好几个俄罗斯的,还有乌克兰保加利亚摩尔多瓦,冬天去他们家玩,进门左手一瓶腌黄瓜右手一小杯伏特加等着我呢,教我黄瓜伏特加一口吃下去,腌黄瓜味道不错。从外面的冰天雪地进到屋里,这一下去身体里全热了,这才大衣一脱进去坐下。他们半年的冬天里看来的确需要伏特加,还有腌黄瓜,还有腌肉肠(东西味道都很不错,只有伏特加是没味的)。

家园 关于伏特加的“酒文化”

伏特加的制造工艺和中国的白酒不一样,因而味道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中国人刚开始喝可能会不习惯。

其实伏特加和中国白酒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喝的方法的区别,中国白酒强调的是品,除了特别好酒的人,大多数中国人喝白酒都是用3钱、5钱的小酒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品酒的香味,很少会牛嚼牡丹式的一大杯一大杯的灌,而且为了让酒的香味充分挥发出来,国人喝酒通常还会把酒温热。在这个品酒的过程中,舌头和鼻子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享受。

而俄罗斯人和伏特加的方法恰恰相反,如果说中国人喝白酒是“品”,那么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则不折不扣的是“喝”,甚至可以说是“灌”,不同于国人烫酒的做法,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反而喜欢冰镇,在正宗俄罗斯饭店喝的伏特加都是刚从冰柜里取出来的,经过冰镇的伏特加瓶子外面会有一层霜,喝酒的酒杯也是冰镇过的,杯子也比国内的酒杯要大,通常一杯差不多能装一两甚至更多。

喝的时候,俄罗斯人通常是一口一杯,而且省略了用舌头品酒的过程,直接倒入喉咙(想想也是,伏特加的生产工艺同中国的白酒不同,本来就没多少香味,再冰镇过,更品不出多少酒香了)。不品酒香,俄罗斯人喝伏特加要的就是凉凉的伏特加从喉咙倒下去后再从胃里慢慢热上来的那种感觉,如果再配上俄罗斯传统的咸鱼干,俄罗斯人就认为这种感觉简直是神仙一般的感觉了。

总体而言,俄罗斯喝伏特加追求的不是“酒香”,而是喝酒的感觉,俄罗斯人喝酒之前,会举着杯子先说一段祝酒辞,通常俄罗斯人都很善于表达,祝酒辞说的都很有水平,曾经见到过祝酒者和被敬酒者两人端着酒杯站了二十多分钟,祝酒辞还没说完的场面,当然祝酒辞一旦讲完,两人都是一仰脖,一两多伏特加就下肚了,想想这是何等的豪迈,好在俄罗斯人酒量普遍偏大,伏特加度数也不高(传统的伏特加都是40度)。曾经有好事的中国人戏弄俄罗斯朋友,用一两多的伏特加酒杯装满60多度的中国高度白酒给俄罗斯人喝,可想而知,一口下肚,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出其他的祝酒辞了。

上面就是关于伏特加的“酒文化”了,刚开始因为不懂,还闹过笑话:第一次从俄罗斯回国,带了一大瓶最好的伏特加(0.75升)与朋友们分享,当时确实不懂,就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做法,先把伏特加烫的温热,然后大家就美美的开起“洋荤”来,开始虽然就觉得味道不怎么样,但谁也没表现出来,就这么硬着头皮喝啊品啊,直到半瓶酒下肚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要不换金六福尝尝”,一时间大家如释重负般的群起响应,然后主角儿就换成土鳖金六福了,剩下的半瓶伏特加就被一个喜欢稀罕玩意儿的朋友以“酒瓶还算漂亮”的借口收藏起来了,据说到现在也没再喝过一口。

还是中国的酒更对中国人的胃口啊!

家园 老鬼,写得真好。

做为研究酒鬼的饮酒人士,提出两点。

1,

好像战士一般用金属的酒壶更多
金属酒壶不好做鸡尾酒,鸡尾酒的目的就是燃烧的瓶子,碰到坚硬物体,立刻碎裂,然后汽油一片,烧烤王八壳子。如果金属的反而不好烧一片。

2,vodka 不是葡萄发酵的,是土豆之类的。

grain, rye, wheat, potatoes, or sugar beet molasses.

家园 报告,经常喝

没有什么味道,不如JD,JW好喝。

家园 【原创】驴老,莫不是仅仅穿的雨衣,还滴水的
家园 欧洲这边的白酒就是酒精兑水

一个塞着一个难喝。我在试的时候总想着这是不是工业酒精兑出来的。

带颜色的酒到普遍还不错,有特殊的香味。

家园 波兰人跟韩国人真是一对好兄弟啊!

1977年,波兰人声称自己才是伏特加的真正原产地,苏联无权使用“vodka”这个名称。

前阵子看到个新闻,台湾监狱里犯人用馒头和苹果偷偷酿酒。某老大喝多了监狱里发酒疯

家园 俺根本不会喝酒,喝了个稀里糊涂,人家一说我一听
家园 好文
家园 不过好像梅德韦杰夫自己前一阵也在国际会议上喝高了
家园 谢大夫夸奖,我可能没说明白,稍微解释一下

第一条,是因为战士一般用金属酒壶很少用玻璃瓶子,所以我这种很少有玻璃瓶子是先当酒瓶子再做燃烧瓶的——所以说是俺的演绎。

后一条事实上只是用来说明地图脑袋禁酒的决心,不光要禁伏特加,连葡萄酒也一块禁,并不代表伏特加和葡萄有什么联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