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水浒英雄赞 -- (一) 最爱鲁智深 -- 西柠

共:💬55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忽然有个无关的问题看哪位有研究

那个时代吃牛肉是没戏了,当时的人有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呢?我想既然北方有喝马奶的,喝牛奶应该不是问题,可是怎么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记载尼?

家园 哈哈。。。老萨说得有趣

那好汉们进门就问:“店家, 可有好牛奶么?” 小二道:“有便是有, 客官要多少?”

好汉道:“只管热来, 罗嗦什么?”

小二道:“客官原来不知, 牛奶却是过保质期的, 饮多适足自误。”

。。。哈哈。。。估计当时不好保存, 所以没法大量提供给群众。

清朝是有的, <<红楼>>里提了多次了。

查了一下, 宋朝却也是有。 比如这个苏东坡的诗: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提到“味”, 显然苏东坡没少喝。

苏辙的诗: 清泉类牛乳,烦热须一掬。 还有 湖藕雪冰丝,山茶泼牛乳

看来老苏家这牛奶供应挺足的。

下面还有一帖子等您释疑: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50171

家园 俺也跟着跑跑题

西柠兄渊博啊,不知道高俅那厮是不是在苏家做书童时多饮了牛奶,所以才能踢得一脚好气?拢扣em06]

牛奶那时候不普及的原因恐怕不是保存的问题,还是因为养不起那么多专门的奶牛吧?

不过从老苏家看,至少他们不象很多中国人那样缺少消化乳糖的酶,喝牛奶不会拉肚子

家园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养不起,而是那时中国跟本没有奶牛

如今的黑白斑奶牛,是在开埠以后西方人带进来的。(当时用的是借种的办法,洋人也很当心的,但架不住人天天惦记你啊)在这之前的牛乳是黄牛乳,不说别的,就是这产量就注定他不能成为一项产业。

蒙古人之所以能够以马奶作饮料,前提在于他是游牧民族,畜养了大群的牲畜。而这一点,农耕的宋明都无法做到。的确有人能喝到牛乳,但仅仅是一种身份的像征罢了。流行基本是不可能的

家园 那时牛奶确实应该不多,

东坡把龙涎牛乳并提, 显然是比较稀罕的玩意儿。 求证于别朝, 再看北史里那老兄90面如少年说是因为天天喝牛奶的缘故, 也说明那时大家都不怎么喝牛奶, 以为这东西有啥特效。 再看大唐侯君集, 要是能随便喝着牛奶, 何必天天冒着被斥作不检点的危险喝人奶啊(当然。。这个。。。保不齐。。)。再看红楼里的段落, 到了那时, 牛奶也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能消费的东西。

还有一个问题, <<水浒>>里的“生熟牛肉”的生、熟可有特别说法?

家园 哈哈。。不是灯兄提醒, 倒忘了老高家跟小苏学士的渊源了。
家园 瞎说一句,你要是现在在餐馆里吃牛排,也会问你要生的还是熟的

生的一咬,能顺着牙缝留红汁,有点回到从前的感觉。熟的是烧的时间长一些。只是不知道宋朝时候生的熟的是不是也按火候分的。

家园 这篇文章看的痛快!

大哥分析的深,文采十足,啥时出书通知一声。

家园 历史上高俅干过苏东坡的秘书,书法行文都很有水平。这

其实也不难想象,能给东坡当秘书笔头上应该比较来得的。水浒不想把他和超级大明星大苏学士拉上关系,就改成了小苏学士。

家园 当然是鲁达了!我只是因为他才看了水浒

整本水浒,也就觉得他一个还像点人样,武松这样的还是免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