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响应潮起潮落,俺也忍不住说些小时候的往事。一,进城 -- 潜龙在田

共:💬26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见内
家园 真不敢跟刘同学攀亲戚

――“敢问一下,您和那泼硫酸的大学生什么关系?不是亲戚吧?”

真不敢跟刘同学攀亲戚,呵呵。但我觉得我当年比刘海洋道行高超,那伙计横是啃书本啃魔怔了,竟然用硫酸在熊身上作化学实验,咋想的呀

我周围有几个北大的同事,一提刘海洋作化学实验的事儿就乐不可支,透着幸灾乐祸。好象著名学府的人都好这口,各国莫不如此。比如吧,牛津与剑桥就总在互相别苗头,谁也不买谁的帐,他们是在每年的赛船时公开叫板、死磕。我曾跟一剑桥出身、英籍华裔的姐姐挺熟,看帖的还有人记得八十年代那前儿嘻嘻替威的星期日英语主持人的吧?就她。聊天时她就说过剑桥学生的这个传统,以剑桥例牛津,我想亦然;据我所知,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与陆军的西点也是这操性,谁也不服谁!每年的橄榄球赛季,这俩冤家都要捉对撕杀,以致美国航母出厂前做蒸汽弹射装置验收时,那个被反复用来弹射入海的大铁陀子,必被海军验收人员恶狠狠地漆上ARMY,这玩意儿一被蒸汽弹射器大脚踹进海里,甲板上顿时就欢呼四起,这始作俑者绝跑不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出来的那帮美国海军军官。只是不知美国陆军是怎么糟践NAVY的,估计也挺损的。

家园 这些地方好亲切啊,动物园我也很喜欢去

最喜欢的是两栖爬虫馆(我最喜欢门口的两条大鳄鱼)和热带鱼。

温泉当时在我们(住在海淀)眼里是挺远的地方,到上了高中才和同学合伙骑车去了一回

家园 这些地方可真是太熟了

天文馆进门大厅是一悬垂的大球,忽忽悠悠的,好象是证明地球的自转啥的

那是傅科摆,你们就别气我了

家园 还以为是。。。

必有以报之。

家园 呵呵,和陶陶一样,我也喜欢抓鱼养鱼

而且是养从颐和园后湖里抓来的小鱼苗,可惜命都不长

当时为了从后湖或者西堤里诱捕,一般是用小玻璃罐,里面放诱饵,隔一段时间就提上来,然后藏在书包里带出园去(怕门口看门的??嗦)。

家园 大概开始一两天得用原来池子里的水,后来再慢慢用家里的水兑开。
家园 春游的时候常往温泉那边去

确实是个路口,从我们来的方向看,路到那里就斜了。

每次一到那里,就可以用脚支着车歇一会:到温泉了。印象中路口那房子是邮局似的,不过从来没进去过,要不就是外面有绿色给了我这个感觉?

家园 朝城里方向的第一座房子的确是邮局。俺们小时候流行集邮,

买新邮票和《集邮》杂志都去那儿。邮局对面是结核病医院,此院背靠那座小山。路自小山分叉,沿小山的那条路通一个工读学校。大伙儿还记得83年拍的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吗?就在那儿拍的。俺在里面做过群众演员,累计蹭午饭晚饭计7顿,饷银五十7个大毛。

家园 嚯!还是童星呢!

――“俺在里面做过群众演员,累计蹭午饭晚饭计7顿,饷银五十7个大毛。”

嚯!还是童星呢!

家园 这又是一出‘围城’佳话了,都是春游,你们想方设法冲出

城,俺们却削尖脑袋想进城。

家园 北京动物园可是承载了我们许多童年欢笑的好地方。

说起来,北京动物园可是承载了我们许多童年欢笑的好地方。

记得当年斯里兰卡总统班达拉奈克夫人送给中国一头小象,芳名“米杜拉”,一时也成了动物明星,那些日子前往观瞻的人还真不少。记得尼克松访华时送了一头麝香牛,其实这畜生一点也不香,反倒是臭烘烘的,模样也不讨人喜欢,故观之者寥寥。

据说犀牛爱恶作剧,经常趁人不备撅着屁股就是一泡大尿,跟高压水龙头似的。传说的版本之一,是犀牛甲滋了某漂亮MM一身,她登时就成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一族了,呵呵。

传说河马咬死过人,还真有这回子事,今年被北京青年报证实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