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朝美女们在什么都陪了之后的最后一陪 -- 卡蛮

共:💬148 🌺253 🌵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才有句老话

仗义每出屠狗辈···后一句不说了,免得有影射“出身高”者的嫌疑。

家园 看过类似的分析

记得是在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阶级一章中看到的,他说明朝江南很多地主豪强特别地残暴,这种现象在唐宋都是缺乏记载的,他分析主要原因就是沿袭了元朝的风气。——我后来再翻电子版的吕著中国通史,想去查证一下,结果找不到这句话了。不知是我记错了出处还是我那个电子版有删节。

家园 这么说来

本朝太祖也比朱元璋高了,“欣慰”啊。

家园 不认为是您记错了, 而是被删了.

据说徐兴业的<金瓯阕>再版里面许多章句被删, 和谐要紧啊...

家园 说的好

尽管朱元璋哪怕有不少恶行,但他一句“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孝顺,匹夫无不报之仇”是那么振聋发聩振奋人心,他得天下,我服!

家园 也可能在《中国社会史·阶级》中

我记不清楚了。

家园 三代到先秦孔子之教没有占统治地位

应该不具备代表性。汉以后貌似中国人还是总体上没有那么残暴。唐宋,尤其是宋,安定年代总的来说是比较有礼有节制的(南北朝、五代十国就有很多倒退了)。当时的社会对于人殉应该没有可能接受。说元明的残暴完全是外来的影响不确,但是完全没有草原民族的血腥也是不确。

家园 参见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版《吕著中国通史》

“汉人入奴籍的甚多。见《廿二史札记·元初诸将多掠人为私户》条。明代奴仆之数骤增,见《日知录·奴仆》条。怕和此很有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1991年版中有《第四章 阶级》,上册为文化史,内容及篇目与《中国制度史》相近,缺少<阶级>一章。

家园 谢谢!

这一句我的电子版里有,其实也可以作为楼主观点的一个旁证。

我说的是另外一句,是关于明朝江南地主豪强之残暴程度的。可能出现在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中国社会史》里,希望最近有时间能去借这本书来确认一下。

家园 对比宋代和明代的确有点历史倒退的感觉

复合弓和骑射,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希望楼主能详细讲一讲明初年杀蒙古人的情况

家园 太不够严谨而且有些说法错误

清朝只有旗人对皇帝自称奴才,汉臣还是称臣。其实臣只不过是一种叫法比较悦耳含蓄的“奴才”,臣字本义是屈服的奴隶,《说文》里面对臣的解释: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刘邦和朱元璋比,出身好的太多,刘邦算的是破落户外加无赖,朱元璋那个出身,恐怕也只有石勒能有一比。

把明朝的残暴原因归结在元朝上?这不太靠谱。

就那唐宋来说,唐代作诗百无禁忌,到了宋朝就不能做宫廷诗了。在唐代,刑罚上不过是具五刑:笞,杖,徒,流,死。到了宋朝,刑罚更加细化而且酷刑也一并复活,比如剥皮,凌迟,还发展出了具有大宋特色的刺配,脸上刺字然后杖接着流。

宋朝确实不杀士大夫阶层,但是对于武将阶层呢?当兵脸上必须刺字,狄青这样的一等一的人物也不能避免。当然,大宋还发明了比如八议这样奇怪的处罚方式。宋对士大夫的优裕,不过是为了压制武将集团,以免造反的权谋之术。

稍微对比一下唐律疏议和宋刑统就能知道差别。

庭杖并不是明朝的首创,庭杖兴盛于元朝,元朝草创初期,整个朝廷军事风气严重,对犯错的官员经常用军棍处罚,往往是官员犯错,马上拖出去打一顿军棍。

明朝的残暴算的是上到了一个历史新阶段,朱元璋更是连《孟子》都敢删节,开大兴文字狱之先河,这个并不是学蒙古人的吧?

家园 都怪偶们当年没有分级制度,卡兄您就认了吧。
家园 吴晗则提出

元朝时吏治代替官治,整个官僚阶层的实权被吏掌握,然后这些吏擅于玩弄条文。还有一个元朝政治上过于粗放,而且军事化草原作风严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