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谈将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中国 -- 冷酷的哲学

共:💬369 🌺1802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还要过好几道坎才能爬到顶点。目前爬到韩日水平可以了

其实中国最近的一道坎是当你所认为的发达国家和你打价格战的时候。

楼主可能认为现在你所谓的发达国家例如韩日还要南欧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在做高端,

但是其实他们就是卖廉价出身的

他们的廉价品牌拿到中国来由于汇率因素变成了高价

然后就觉得对方有科技所以卖高价。

过了几年对方能做的,中国人学会了,也能做了,把所谓的"高价"做成了白菜价。

现在就是那么回事。把脱离红海的人拉回到红海继续死拼,离蓝海还很远。

楼主的文章有点大而化之,所有的国家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写的再细一点,把PK掉,目前正在竞争的国家列出来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一点。

PK掉的:墨西哥,东南亚,南美诸国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

正在竞争的:韩日,西班牙意大利。

对不对,其实还没有一个目前的发达国家能说PK掉了。中国目前为止是发展中国家粉碎机。楼主要认真认清现实。

另外科技方面,楼主我看是犯了攀科技树的毛病了。其实目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是我把多少别人已经会的科技研发出来了,而是如何培植科研的土壤。走攀科技树的后果是你永远是做老二,没法做老大。因为你需要有个人帮你把科技树画出来,这个人就是你的老大。你总只能在他的屁股后面前进。而要做老大的人必须要有自己开辟新领域的觉悟,这个才是中国目前的弱点。

如果再明确一点,楼主的投钱投人的逻辑为什么并不是长远来看的好选择,因为就算你有钱有人,往哪里投还是老大告诉你的,你在走老大已经走过的路。所以你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前进。当你成为老大的时候,首要问题不是钱等资源的问题,而是有下一个100年,到底什么东西最值得投入的问题。

短期来看,这种逻辑PK掉韩日这样的国家,做一个安份的老二也是不错了。

在我来看,科技高低无所谓的,无非是别人已经研发出来的东西你拿过来做精细,做本地化,做廉价而已。如果不盯着那几样最尖端的技术来看,现在整体上是一个发达国家无偿给中国人做老师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时代。原因很简单,外国人想赚钱,中国人能琢磨。现在要好好培养商业社会,那么下一个100年中国说不定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通宝推:随性自在,自以为是,寂灭,
家园 最后拿上海来做研究的话,一切都不会再那么乐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楼主的理论其实对中国各省份也适用,具体略过了,反正你也懂的。

现在人均GDP最高的省(市),上海,就是中国未来10年的缩影。

然后如果你分析下上海的情况的话,楼主的理论恰好要自打耳光了

首先增长慢下来了

其次gdp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最后收入每年以10%增长。

各方面都符合楼主所谓的懒国家的理论。。还有好多人的第三产业必败论。

如果再按每年10%的工资增长的话,5年后上海的人均gdp要相当于韩国。那时候我觉得第二产业会无利可图(虽然现在看的出来也是如此)。

那到时候会不会被中西部省份粉碎呢?我看倒也未必。原因在于还有楼主所忽略的软实力的因素。

不过要说的是,如果上海作为目前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还能够保持高增长的话,那我觉得10年后中国也能保持高增长(其他省可以copy上海模式)。但如果上海找不到增长点的话,我觉得10年后中国也会面临类似困境:什么都不再廉价了,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家园 中国的优势在于体量巨大,在于TG

华为的发展模式不是山寨,而是大笔大笔的卖方贷款。

中国的优势还是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的身量和TG的管理能力决定的。我们现在的GDP已经超过,墨西哥,印度,俄罗斯,与巴西之和。TG有能力做巨型资本项目的投入,比如高铁,比如8万吨锻压机,比如三峡大坝,比如载人航天。这些项目可以为中国带来一系列垄断优势,最后形成某种系统性的垄断优势,彻底阻挡后来者的希望。

家园 这个有问题

楼主没有说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粉碎机了,用词是将。用现在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被粉碎(其实这个结论也值得商榷)来否定中国将来的可能性,没有什么意思。

当然,一国的崛起并不代表其他国家的没落,很多时候只是相对而已,总体上说发达国家不会倒退到发展中去。美国崛起中就是这样。更大的可能是中国发展了别国停滞了(现在就是这个趋势),中国慢慢把他们的所谓优势一点点消化掉,最后成为中国决定的供应商或者市场或者兼而有之。同时,还有一点,美国在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后很长时间内科研水平依然落后于欧洲,可见经济总量并不必然决定科学水平。但没钱是绝对不行,科研,甚至对新科技的需求,都需要经济实力。

家园 资本和市场确实是唯二法门

现在要做点像样的事情,离了这两样,门都没有

家园 容易赚的钱确实没有留给私人

这其实未必是坏事。

你让私人把中石油移动银行的钱赚了,他们还不翻天啊。

私人资本如果可以在民用行业里面有所发展,也算是得其所归了

家园 钱、市场、人

有这几样保证,发展应该不是大问题。

雅安地震,中共军队的表现,让我们多一些信心:当斗争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我们不会被打劫得很惨,这就够了。其实这才是变数最大的地方。

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阻挡。我们还是谨慎乐观的

继续
家园 求实利不务虚名

诺贝尔还是尔贝诺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占先。

以后工业整体水平提高了,诺贝尔级成果还不是唾手可得!

而且,要觉得诺贝尔奖涉嫌意识形态方面的歧视,那咱们也弄一个什么奖,钱学森奖啊什么的

诺贝尔奖,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当不得饭吃

家园 怎样抓住机遇

要点就是看到技术的潜力就不惜余力狠狠砸钱啊。

绕了一圈,又回到人和钱上去了

家园 那些只会用嘴巴思考的人

是不会明白中国早年那几十个电子所做过什么的,自然也不会关注这些年业内有什么发展。

家园 没有资源还真就不行

英法德中的发展都离不开有保障的资源通道。如果资源通道被切断,这几个国家非得崩溃不可。然后,估计就是世界大战了

家园 芯片行业现在的两座大山是专利墙和光刻机

尤其是后者,要追赶世界顶级还要花一些时间,但是毕竟已经有了。等到国产光刻机达到日本甚至荷兰产品先进水平了,现在的所谓芯片大国怕是眼泪都要哭干。

家园 不用担心吧

就算人均GDP到了日韩的水平,人力成本还是会有优势。

另外除了人力成本的优势,还有人力规模的优势呢。

家园 如果善加利用的话,的确可以PK掉很多一般的发达国家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

人均GDP可能不及,但是总体技术水平超越一般的发达国家是可行的

但是不能一味做大,通往蓝海的道路还是创新

要形成系统性的垄断优势阻断后来者的愿望是不现实的

这个世界就是不进则退

一旦停止创新,就会被后来者超越。这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真的有所谓垄断优势的话,国民教育水平,科学水平,整体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文化等等,我觉得才是垄断优势。事实是,美国的著名科学家,一部分不是美国出生,通过各种原因到了美国然后取得了美国国籍成为美国人。中国将来也要做到这样,不然无法竞争。

继续
家园 别的道理早就懂

但是文章使用冯布劳恩和钱学森相同时期的情况来举例说明,实在是妙笔生花。而且早先读钱学森事迹的时候,我还纳闷过,怎么冯布劳恩一开始没干什么事情,怎么后来就一下子做了主管呢?兄台的解释也解了我心头的一个惑。其实我还有好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但这种找到现成答案的情况一般是可遇而不可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