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节议三国的事情 一 -- 明日天涯

共:💬68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岳飞不听赵构指挥算不算骄横?

他的军队别人又指挥不动,对皇帝不顺心就丢下官职跑回家,虽说宋代皇权很弱,但是相权和文臣的权力一向是大过武官的,这种不听话的将官,必然导致整个文官集团的反感.

家园 同行,你这专业水平可比咱家差多了

咱家发过的两个旧帖子,你抽空看看就知道那是多么扯淡的事情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43732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31943

家园 不会超过3公斤

单从尺寸密度分析就行了。

刀剑要在体积上乘0.6-0.7的系数。

所以算一公分厚刀背,单手刀长一般也就在90-100厘米左右,算100厘米,宽度一般在3-4厘米之间,算4厘米。

4*100*1*0.7*7.8=2184克。

还是那句话,绝大部分武器没有想象的那么重,双手大剑也就4-6磅。

双手斧也就能达到12磅左右。

家园 铁枪的分量绝对不会超过40斤

超过40斤就可以进铁枪列传了,可惜马明达没收录野猪皮铁枪

家园 原来是这样啊,俺最佩服的就是数据分析流派了。
家园 哦?有这回事?你给大家具体说说
家园 绍兴年,诸将横,乱世的将军都那样

据后人考据,岳飞可能卷入了立太子事件,赵构无生育能力,他需要在亲族中立嗣,但这样的事情,外臣尤其是武将卷进来,从来没有好结果。

家园 2,3公斤的刀还差不多。

20,30斤的单手刀剑,非有超人的体力是没法用的。当然有些猛将可能比较变态能使用这么重的武器,但大多数都用这么重的兵器应该是没戏。

家园 一叹

罗隆基就说,周恩来是南开出身,毛泽东是北大出身,他是清华出身,怎么毛周就能代表无产阶级,而他只能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糊涂至极

家园 事在《先主传》

“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家园 二三十斤单手兵器不存在可能性

史籍里提到用单手刀最重的是李成,7斤的手刀,还用两把,还是宋斤,此事太变态,高宗作为件奇闻异事跟岳飞说起此事。

现实中20、30斤的“剑”我也没见过,次一级倒是确实见过,某游戏的道具真实版,作为礼品赠送的。叫什么裁决还是霜之啥啥,重14斤。结果是抡起来当真是身随剑走。

家园 那像上面说的努尔哈赤30斤的单手刀是数据搞错了?

还是这种刀是拿来比如做为礼仪用品用的,不是实际打仗用的?

家园 这么说吧,那把刀我没见过实物

我也没见过照片,我在任何一本学术类专著里也没看到过对它的论述.如果作为仪仗,那么清朝仪仗里没有这种东西.清朝皇朝<皇朝礼器图式>里没有这种重型单手刀,仪仗里有雁翎刀、兽剑、金黄棍、铜棍、皮槊、旗枪、大刀。随侍的佩刀根据皇朝礼器图式记载为通长三尺,刃长二尺一寸七分,阔九分。柄长八寸一分,这个东西根据尺寸来看也就是1000-1500克之间的分量。皇帝大驾仪仗里还有卤簿仪刀,这东西倒是很有分量,很可能达到3000克以上,不过是双手武器。长达120厘米,其他法驾卤簿仪刀、銮驾卤簿仪刀,骑驾卤簿仪刀,太上皇卤簿仪刀都比这个要小。

话又说回来,老奴一个地方土匪头子有啥仪仗,大明赐的龙虎将军佩剑老奴一直用着,尊藏于盛京,满汉文合书太祖高皇帝御用剑。那剑通长80.5厘米,刃长58.3厘米,宽3.1厘米,这个尺寸和明朝职官佩剑是一样的,也没啥特别之处。

皇太极御用腰刀是实战用品,还留有格斗痕迹的,通长94厘米,刃长75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

这些都是故宫和沈阳故宫珍藏的满清早期御用刀剑实物,如果老奴真的用啥30斤重的单刀我相信一定会是个大噱头,研究明清刀剑的资料不可能不收录的。

而且很简单分析其尺寸就能知道30斤实在是太玄幻了。

30斤我取现代度量衡,不用590克的清代度量衡。

那就是15000克,除以7.8的钢铁密度得出体积1923立方厘米,单手刀不可能很长,算他120厘米的长度,厚度算他2厘米,话说这已经是斧子了,得宽度8厘米,我这还把这刀当长方体看,没把他看成楔形,如果真是正经刀剑还要有个0.6-0.7的系数,那样这宽度还要大,达到11厘米以上。

一柄长达120厘米,宽度11厘米,刀背厚度2厘米的东西,有人会用它?这一定不是现实世界而是玄幻世界。

那个传说重达30斤的东西到底谁看到实物过?

家园 “肚子比脑子充实”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某些肚子比脑子充实、肾脏比大脑发达的时代青年"

呵呵,“时代青年”换成“专家”估计更合适

家园 白蛇传白蛇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