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笔记】国族融合过程中王朝的政治技巧(一) -- 不打不相识

共:💬41 🌺1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现代民族观念晚。汉族的历史记忆并不短——是极其长。

汉字,基于儒家的伦理道德,春秋百家,二十四史。这些都是汉族独特的特征。也是受各地所有汉族重视的民族财富。

家园 同理

科西嘉的拿破仑

格鲁吉亚的斯大林

家园 似乎不是这层关系。

比如这个网页提到卢汉的母亲姓刘,而不是姓安

外链出处

龙云的儿子龙绳武的回忆文章外链出处提到:“卢父长我老太爷(指龙云)一辈,我外公的女儿嫁给卢汉。外头的传言不实在,说老太爷跟卢汉两人是兄弟。”而前面有提到:龙云的舅父是龙绳武的外公。

家园 现代意义的汉族是从清未民初开始算的吧

也许不太精确,但我简单地把满清之前的汉人跟现代意义的中国人等同。 古汉族的文化因素远多于血缘血统因素。

多说两句,古汉族来源于书同文,车同轨的华夏诸族。而华夏诸族的核心是华夷之辨,实质上是文明道德之辨。自秦汉大一统的政权之后,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文化群体叫汉人。因此这个文化本身并不是太注重血统,种族甚至人种(它的前身本来就是起源于各个不同的族群)。就算是历经几次异族统治,到了近代好像还是称外来者叫“洋人”什么的,对其具体种族不太敏感。

现代是因为国家有了新的概念,民族的定义上也多了一层血缘的意义,所以。。。

家园 其实从华夷之辨的角度来讲

只要你认可中华文明及其历史,接受中华文化道德就是汉人了。所谓,"其人而忠信也,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 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汉族的界定方法

如果是中国人,且不是少数民族,那就是汉族——就算是海外华人里面的汉族,那时也基本没有外国国籍,仍然算华侨,无论是心理认同上还是法律上,都算是中国人的。

所以,汉族是一个非民族化色彩很强,文化色彩很强,但是集团化色彩很弱的民族。就和电脑系统中默认状态一样,一般情况下不被注意。就和空气一样,一般意识不到其存在。

家园 现代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汉族的血统构成

差异很大。简单的说,汉族的族群构成,是以一个占突出地位的父系单倍体族群作为核心、多种父系单倍体族群作为补充,各族群的母系单粒体来源差异较大。不同的父系族群,至少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独立演化。

所以,汉族更多是一种文化历史基础上形成的自我认同。

家园 很怀疑近代以前有没有汉族这种提法

感觉至少在蒙古入侵以前,都是汉人对胡人或者夷人,近代也是汉人对洋人(不管东洋西洋)。倒是蒙元跟满清有什么四等人的分法以及满汉不通婚的政策。虽然这两个异族政权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但在这点上明显跟正统的华夏政权有差别。

家园 【文摘】贴两个参考文献

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

语言和文化在人群间的扩散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人口扩张、人群迁徙模式;另一种是文化传播模式,人群之间有文化传播,而基因交流却很有限。同一语系的欧洲人群的形成机制争议颇多,争论的焦点在于来自近东的农业文明和语言的扩散是否伴随着大量的农业人口的迁移[1-3]。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的汉族,人口超过了十一亿六千万(2000 年人口统计),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因此汉文化的扩散过程广受各领域研究者的关注。通过系统地对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和线粒体DNA 多态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汉文化向南扩散的格局符合人口扩张模式,而且在扩张过程中男性占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两项证据支持汉文化扩散的人口扩张假说。首先,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单倍群分布都极为相似,Y 染色体主成分分析也把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都集合成一个紧密的聚类。再有,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无论父系方面还是母系方面都是可观的,在线粒体DNA 分布上也存在地理梯度。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在父系(Y 染色体)上远大于母系(线粒体),表明这一扩张过程中汉族男性处于主导地位;换个角度看,在汉族和南方原住民的融合过程中有相对较多的当地女性融入南方汉族中。性别偏向的混合格局也同样存在于藏缅语人群中[22]。

据历史记载,受北方战乱和饥荒的影响,汉人不断的南迁,图1 中画出了三次大规模移民的浪潮。在两千多年间,除了这三次大潮,各个时期几乎都有小规模的南迁。所以,我们的遗传研究也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大量的北方移民改变了中国南方的遗传构成,而汉族人口扩张的同时也带动了汉文化的扩散。除了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和南方原住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造成的族群混合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群的遗传结构。

走向遠東的兩個現代人種

末次冰期結束使黃種人大量北上,這個時間在大約兩萬年到一萬年前。

黃種人的北伐也是分兩條路綫進行的。東部的沿海支進入浙江、江蘇、山東,形成了河姆渡—崧澤—良渚的先越文化和大汶口—龍山的先夷文化。這一支人群與南下的沿海支黃種人遺傳上比較接近,所以古人類學傢觀察到大汶口文化的人種體質上與玻利尼西亞的南島民族極爲相似(註15)。夷越類群在沿海一帶的發展相當快,東北的紅山文化也可能與這一類群有關。農業、新石器、玉器和早期的中國哲學思想都可能先產生于這一族群中。

西部内陸支的先濮民族也幾乎同時北上,他們是通過雲南、貴州、四川這條路綫北上的,並且至少分出了兩支。一支沿著長江往下走,到了三峽地區和洞庭湖平原, 發展出了城背溪— 大溪— 青龍泉的先蠻文化, 形成以後的苗瑤民族(Hmong-Mien)。另一支沿著四川的幾條大河北上,來到了黃河上游地區,發展出了半坡—仰韶的先羌文化,形成了以後的羌華民族(Sino-Tibetan)。我們計算北方的O型的年代時,基本上都得到一萬年左右的數值。

北部的阿爾泰群與當時北上的兩支黃種人廣泛地發生了混血。至今可以明顯地看到,東部混有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中部混有較多的内陸支成分O3。在混血發生之前從北部支已經有一部分的人開始通過白令路橋向美洲跋涉,這部分人在行進過程中Y染色體從P 變成了Q。一萬多年前到了美洲以後,他們迅速地向南擴張,在千年時間内遍及了南北美洲。

家园 入于夷则夷 入于夏则夏

华夏文明的国族划分更倾向于文化标准而不是血统标准,“汉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属性大于自然生理属性,当然这仅对中华文明泽被的核心九州以及周边四夷地区有效。欧洲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禽兽中较为高级的一种,不能算“人”的,所以对他们无效。

家园 是不是汉族,看看你的小脚趾甲是不是开叉就知道了
家园 这个是大槐树的人的标志还是汉族的标志?
家园 你这个结论只是一家之词,

汉族血统的问题,到现在有很多说法,你说的汉族不是血统意义上的族群说法来自兰州大学的谢小东,他是回族人,你在Google上面搜索“谢小东 兰州大学“,你会看到很多新闻。之于汉族是血统意义上的族群,其结果是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副校长金力教授提出的。这个东西,就看你相信那个了。

金力教授主页

http://www.hr.fudan.edu.cn/info/info_2_detail.jsp?id=72

谢小东教授主页

http://lifesc.lzu.edu.cn/article/show.asp?id=70

我没有找到金力教授的publication list,但是谢小东上面有。不顾我也没有找到那篇题目是与汉族血统直接相干的。

家园 是分成两半还是一块附着在另一块之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