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两头不讨好的“识正书简” -- 达雅

共:💬16 🌺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两头不讨好的“识正书简”

马英九提“识正书简”这件事情,我看来十分简单。无非是,马英九一开始想两头讨好,于是说“识正书简”;结果被绿营一顿痛批,于是赶快澄清“是对大陆说的”,结果又被过度解读,两头

都不讨好。

马英九提“识正书简”这件事情,是6月9日。下面是中国新闻网的报道。

外链出处

如果中国新闻网的报道没问题的话,这话直接针对的是“北美侨界代表”,其实是在搞对侨界的统战。但是该新闻引用中央社的报道有点怪,突然就从对侨界说话跳到两岸去了,不知道是不是选择性不报道了什么。

当然这事肯定也是某种喊话,或者说可以被理解为喊话。结果就是被绿营过度解读得到骂声一片,于是马英九就只好出来澄清,说我是针对大陆的,结果又被过度解读,石之瑜都给上升到“谁打赢了内战”这个层次了。两头都没得好处。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马英九是个文科生,没有“可操作性”的概念。“识正书简”或者“识繁书简”这件事情,如果不走法律或者官方协议,那可操作性是相当地好,两岸其实都已经这么做了。大陆人民认得自己需要认得的繁体,台湾人民书写着自己愿意书写的简体,一点问题都没有,交流也不会有任何障碍。我有一次接待台湾客人写个东西,生怕别人看不懂查着字典都给写成了繁体,结果人家一看就乐了说:“你就写简体好了,我们看得懂啊。”但是一旦到官方文件这个层次,那就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了。首先官方文件没法管你是否“书简”,我就是不书简,我就工工正正写上“書簡”,难道法官能判我写错了,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成?再说“识正”,中国那么多文盲,简体字繁体字一概不认识,还不照样过。而在官方文件的层次,要么说“允许识正书简”,要么说“必须识正书简”,前者因为“允许”成了废话,后者没法落实这个“必须”。亏马英九还是学法律出身的,我真不知道,在他说“希望两岸在这方面未来也能达成协议”的时候,对“协议”还有没有概念。

改革现行文字制度,搞“识正书简”这类事情,是注定要挨骂的。别的不说,孩子们和孩子的父母们就不答应。高考语文都把大家折腾得够难受的了,难道再加上一大堆繁体字的题目?在台湾也一样,要是规定考试要考简体字,台湾孩子肯定也是恨得牙痒痒的。所以成熟的政治家是不折腾这个的。倒是宋祖英委员黄宏委员那样的,可能会跳出来提个 “小学应增加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向大家表明“看哪看哪我好歹也会提提案的莱”,反正人家主业是娱乐,不怕你骂就怕你不知道。现在马英九也提“识正书简”,他会唱《辣妹子》还是会抡“黄大锤”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本来就是小孩过家家式的嘴犟,正正正,偶们是正

人类啊,越是没有又想得到的,就越是嘴上死咬着不放

这个心魔不除,小马哥不挨骂等什么~

家园 LZ归来了么? 竟然没人送花,我抢第一个把

欢迎归来

台湾现在已经是一个娱乐节目了. 真惨

家园 甭搭理这些糊涂虫

早先早有人说过

写字是给今天的人们看的,不是给商周秦汉的鬼们看的

此人是谁?考考达雅。

家园 我不知为不知的说。

鲁迅?

家园 正解,完全正确

鬼已经活不过来了,看不了文字了。

抱着和鬼一样的观点当什么“正体”,不就是满嘴鬼话么?

哈哈,俺也玩一回偷换概念的说。

家园 文字简化是历史潮流

英语不是也有古体么,莎士比亚原著里不是有很多现在不用的古体字么。

那些把繁体当正体的,脑子里就是把国民党当正统的,包括搞脑残游戏的发愣派

我得台湾朋友,对简体字大加赞赏,说小时候为了写字不知挨过多少打骂。

繁体字客观上加大了小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困难。另一方面,喜欢读书的受大陆教育的人们,阅读繁体字并不困难。这是个什么屁事情阿,马英九吃饱了撑的在这上面玩游戏,弱智

家园 也就在这上头了

政治、经济,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个事,形势比人强。我接触中研院的人,也都说从简乃是人的天性。何况两岸沟通越多,也越发现在现在的使用层面上简化字完全没有问题。转成繁体字会搞错云云,本就不是一般人关心的事情。我搞汉字研究,汉字本身的文化性跟中华民族的文化那就是两码事,社科院董琨老师说的一点都不错,外行才扯“汉字文化”呢!

家园 不搭理是不行的

或有人跳起来说:看看,他们心虚吧,都不说话了吧!

可是怎么个搭理法儿,没想好。话说重了不行,说轻了没用,而且还挺有韧劲儿。教育部周济部长回应恢复繁体字的提案说:我们有《通用语言文字法》,要依法办事,推行规范汉字。很对路哟!可是有人受伤了,说周部长霸道,说法律也可以修改嘛!所以,明年很可能有人在人大提案,要求修改《通用语言文字法》。

家园 从技术上讲,现在正规出版物(教科书)

的图表文字是6号,我不知道六号宋体繁体字还能不能打印清楚。

家园 这些人还是回商周秦汉去当鬼比较合适

尤其商周时代,甲骨文和金文,那才是源流啊。还有啥比这个更“正”的?

人创造了文字,文字就要为人服务。逆流而动的,难免被淘汰。

家园 崇古薄今一直被批判

汉字的变迁一直有,只有简繁搞到政治地步。

根源还是在于谁是中华“正溯”之争,繁方的理由是只有“亡国灭种”的时候才会改文更轨,共党此举大逆不道。

国民党也想搞简化,被一帮遗老臭骂一顿再也不敢了。

蒋介石历史上曾两次大力推动简化汉字,时间上也早于中共推行的汉字简化运动。1935年,蒋介石觉得汉字简化是必行方向,责成时任教育部长的王世杰负责。在文字学家黎锦熙等不遗余力的帮助下,同年8月以教育部名义颁布了第一批 《简体字表》。但这次汉字改革受到强烈阻挠和反对。

国民党退守台湾后,蒋介石有意再度推动简化汉字,此意图与当时兼任“中央党史编纂会”主任的罗家伦不谋而合。罗也向蒋立下军令状,由他来为简化汉字游说和造势。

国民党中央委员、学者胡秋原一方面利用“立法院”这个讲台,猛烈抨击提倡汉字简化的罗家伦等人,另一方面另辟阵地撰文,激起反对声浪。甚至被贴上了“投共附匪”、“忘本卖国”等标签。结果,胡秋原的主张不仅得到台湾文史界大部分人支持,甚至一些海外华人学者作家也联合起来,共同在报刊上撰文批驳简化汉字。蒋介石深感此事阻力甚大,便不再提简化汉字了。蒋的文字简化计划再次夭折,而早前的简化汉字方案在台湾遂被长久搁置至今。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从技术上讲,中国大陆一下子多了10亿新文盲

五笔废了, 基于汉语拼音的输入法都废了, 大陆没多少人懂罗马拼音吧。。。。

家园 正体字派哪有这等学识

最后,既然马娘娘这么喜欢满清钦定的“正体字”,怎么不号召台湾人全体剪辫子,再下道总统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那多有面子,多有气魄,多能体现“中华文化正统”啊,光说不练嘴把式,有个球用

这帮人还以为着正体字是不知哪个汉人朝代起就万世不变的书写规范了呢,还有人敢吹什么自秦以来汉字就是高度统一的……

哪曾料到现如今“正体字”这还是满清还是晚清时代定的规矩,让那些为保卫爱新觉罗江山千秋万世一统江湖的读书人,在科举时写得规范点,让考官大人省点眼力脑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