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刘邦、韩信的复杂心结(一) -- 江南水

共:💬40 🌺2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写了一点张耳、陈馀,请指正

链接出处

家园 还行,六花一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

不要带墨镜

有时间看看吕思勉的书,开卷有益。

家园 倒是有点像德川家康

出征英布后一年, 刘邦就病死了. 德川家康也是拿下大阪之后不久病死.

英布和丰臣家的威胁都谈不上致命, 但确实也不可轻视. 在那时英布大概是楚汉相争时代活下来的最后一名悍将, 丰臣家在绝望中竟然也一度招揽了十万浪人. 汉惠帝和秀忠都太懦弱, 虽然是坐江山的合适人选, 却镇不住不轨臣子的勃勃野心.

这一篇文章应该早两天发, 然后就可以说"谨以此纪念两位伟大的父亲" ...

家园 郁闷

逐篇献花 没有一宝 郁闷

家园 送花,为了这两位伟大的父亲

朱元璋也算一个吧,呵呵

家园 楚汉相争时,

刘、项都只是一方的共主罢了,大伙基本还停留在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的思维上,只要有人有枪有地盘,称个王很正常,算不上什么大罪过。

不过如江南水所言,韩信从一个低微的打工者(貌似还差点砍头),一飞而起,号令三军,进而称齐王,光芒刺的人发晕;加上小韩平时骄傲的紧,大王面前都敢“多多益善”,汉营里看他不爽的估计也快十万众了:)韩信政治上幼稚,为人也不圆熟,估计没搞过团拜统战工作,也没拿公款带大伙去洗三温暖,结果一出事,连个喊冤的旧部都没有;更别提去贿赂吕后走宫廷路线了。一人之力,纵是战神,也不可能得天下,项羽如此,韩信亦然。他们俩都是骄傲的大孩子,象已逝的舞王麦克,永远都是个了不起的陌生人-----

刘邦这人很实际的,无产者出身,没什么狗屁传统包袱,觉的哪样好就干哪样,情况不妙就认栽。大丈夫能屈能伸吗。(你觉得无赖也成,反正爷不在乎虚名,呵呵。)所以刘邦先分封后郡县,先抵抗后和亲,先欲易太子而后服软(当然留了个白马盟,大事不糊涂),为人如水,功大焉。

家园 刘邦不是水货,感觉是次品,尤其是良心那块

毋庸置疑,这次惨败刘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的确不能反映刘邦的指挥水平。因为这次项羽的大胜是建立在刘邦几乎不设防的前提之上的。并且这五十多万军队来自五家诸侯,指挥系统的混乱也是此次惨败的重要因素。

所以不能因为这次惨败就说刘邦是水货,有句俗话:老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还低。刘邦只是飞得低了一次而已。话又说回来,如果刘邦是水货,项羽被水货抵抗了两三年没讨到多少便宜,那项羽的水平是什么?

江南兄,56万被干掉,可不是一句不设防可以说清楚的。举个例子,56万大军,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是后勤。如果后勤跟不上,这56万人肯定天天在找水找吃找住的,一下子就乱大套了。得配多少东西才行?按现代人标准,1人1天4两不过分,这还是只管饭,没有菜,一天下来要22万斤粮食。住宿呢? 显然城内无法容纳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得安营扎寨。还得有点距离,避免因拥挤造成2军摩擦等。这里应该清楚形势了吧?这么一支大军,按照当时的生产力,不应该做长久驻扎,而是随时以优势兵力南下,减少这种庞大的无谓的开支。反映到战术层面,应该不以深沟高墙为主,而应该以行军的野战配备为主。因为没有深沟高墙,防御下降是必然的。但是,要考虑到,野战防劫寨,防偷袭,应该是个必然必备的情况。还是被偷袭成功了,这不能不说是战术失败。另外一点,当时据说刘邦和众人狂欢。具体细节已经无从稽考,但是显然不可能让56万人一起狂欢,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能力,物质欠缺。(西汉长安城连卫星城人口也就是百万)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出来,刘邦干了啥事情。简单来说,把各地王侯,将领抽出,估计约莫千人,狂欢烂饮。导致项羽来时,整个指挥系统是完全处于瘫痪状态。战术上,野战防劫寨工作没做好, 战略上,自毁长城瘫痪指挥系统。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么?老鹰飞得比鸡还低,承认会有。但老鹰给鸡杀死,这就难说了。战略战术失误,一次足矣。另外,项羽被阻碍2-3年没进展,最多也是个平局。反过来看,刘也是被阻碍2-3年,所以,话不能这么说。看胜败,大胜和大败,高下立见啊。陛下只能带10万,此话当真不假。

刘邦在彭城大败并没有惊慌失措,相反而是做出了一些得当的措施: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祁侯缯贺“汉王败走,贺方将军击楚,追骑以故不得进,汉王顾谓贺:‘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

2.《史记傅靳蒯成列传》“(靳歙)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

还有在丰、下邑、砀一带安排了相当的抵抗力量。

总之,彭城之战后,项羽有点强弩之末的趋势,而刘邦的抵抗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江南兄,这里我就不再去引经据典了,家里的书都被搬空了,而且以白话文译文为主。就按照记忆中的情况来说,事情大体正确,估计细节需要推敲的话,江南兄指正一下。

说到刘邦没有惊慌失措,这点非常不同意。可以看看这几个典故

1. 说刘邦无耻无信无理,在彭城之战中,有典型表现,刘败走之时,惊慌失措,哪里是路那里逃。曾经出现被追兵迫近的情况,大家猜猜这家伙做啥了? 把老婆儿子全部扔下车,自顾逃命去。一次还不行,连扔三次!都是随从们给捡回来塞回去的。常言虎毒不食子,这刘邦上吃老父,下吃妻儿。现代人统称niubility,估计就是从刘字段谐音说开的。(PS:另外一个,是他的野子后孙,刘备,长坂坡,一样的抛弃妻子)当然,也有另外一句,无毒不丈夫,猜想这句是汉代后出现的吧,这句就留待考证了。

2. 刘邦为何逃脱? 说到此战,显然要提到一位,纪信。当时情势危急,眼看就要灭顶之灾了。纪信代刘出逛楚。纪信假冒刘邦,分兵而走。引得项羽追兵直扑纪信。以下为引用,懒得打字:)当项羽得知纪信挺身而出,掩护刘邦突围时,曾感叹曰:“刘邦逃之甚易,纪信代之实难,此真忠臣也哉!朕虽文武将士,收录何止数百人,未有如纪信之忠者。”急唤季布曰:“尔可说纪信降朕,朕实爱其忠也。”季布向前大呼曰:“纪信代刘邦出围,可谓忠臣,霸王怜爱,不忍诛戮,尔当感王大恩,下车投降,仍封以重爵,尔不可负王命也。”纪信不为所惑,视死如归,大骂曰:“沐猴无知,徒尔妄想!丈夫事主,忠心不二,此头虽断,而浩气冲天,金石不磨也!生为汉臣,死为汉鬼,烈烈之志,岂汝言可感耶?”真是:忠心昭日月,高义薄云天。

纪信在荥阳城诳楚成汉,笃身扶龙,“惟图救主重围内,不惮焚身烈焰中。”然而,刘邦扫平天下,登上皇位后,不但对当年在荥阳城为他而死的纪信,没有任何封赠,反而说纪信虽然救了驾,但假扮天子是天大的罪名。刘邦有功不赏,全不念救命的恩情,还妄加罪名,大臣们心中愤愤不平,纪信之母更是忍不住老泪纵横。万万没有想到纪信替死,反落个扮君的罪名!导致纪信之母亲上金銮,与刘邦对证,讨个说法,演了一出《纪母骂刘邦》脍炙人口的好戏。江南兄,承认刘邦是能带将的主,看,让纪信死得无怨无悔,那是要多大的魅力呀,放今天不是主席就是总统甚至是邪教教主了。牛就牛在,死完之后,还得落个罪名,这才是真正的旷世奇才,niubility! 本人衷心向刘邦学习,但是,最多只学一半,前一半,如何带将。

有了这些铺垫,继续说说江南兄关于 “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及“(靳歙)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看看,纪信都能被送出去像垃圾一样送死,死后还被刘邦还暗笑其SB,自己niuB。那我们看看,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 该怎么看?反正客观结果是送死,如纪信一辙,主观方面,读者自定吧。靳歙方面,从东击楚,至彭城。实话,能联系上靳歙,那已经是性命无忧的时候了,这你我均能做到,无关紧要。

至于井陉口之战,也就是背水一战,由于太史公对战争场面的描述惜墨如金,当年战场的具体态势已经无从知晓。太史公只是说,一万人背水摆阵,两千轻骑兵背后包抄,还有没有其他兵力部署太史公没有交代,但不能就说,韩信一共就这些兵力。你基于这些兵力推测出的韩信所有兵力,值得推敲。如果按照陈馀的说法就更夸张了: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这部分确实值得推敲,首先太史公说的是数万,而陈余说的也是号数万,至少在表面证据来看,数万成立,另外,陈余其实不过数千,要从他的十则围之来看,他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这种战略上藐视的情况古今皆有。说回这个推理,首先汉以前四六五五之说有据可查,辎重部队的情况比例划分应该无异议。而陈余采用倍则击之,十则围之。显然韩信最多不可能到10万,采用了后者,则说明至少2万是靠谱的,否则不到10倍。我们打折好了,4万。在4万对20万,如果江南兄你认为还能继续分兵,那是决不能苟同的。以多剩小,以强胜弱是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基于无法再分兵抵抗,和作战比例人数,我们推测出2.7万为实际韩信兵力,是靠谱的。

这有点难为刘邦,这等于把自家的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上,很少有人会做这个选择。

说句玩笑话,如果孤帆兄你处在刘邦的位置上,会不会这么做?

江南兄,实话,我是刘的话,在那时候,肯定会这么做。为何?因为井陉口之战根本不能取胜(正常人都不会认为可能取胜),还不如让能人抵挡项羽正面进攻。我(刘)去东北方牵制说项(刘邦的强项)。等局面稳定再回夺取兵权,那正是刘邦强项中的强项啊!

家园 呵呵,再打一下笔墨官司

首先,我说的不设防,不单单是军事上不设防,而是整个精神心理方面都不设防。

刘邦之所以如此嚣张还是有资本的,在刘邦看来项羽固然有巨鹿之胜,他自己也拿下了咸阳,并且还定三秦后,一路势如破竹,并且轻易拿下了彭城,这会儿,他很可能自我感觉超过了项羽。

其次

另外,项羽被阻碍2-3年没进展,最多也是个平局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大败之下,堪堪守住这个平局,实属不易,毕竟秦末,在项羽的冲击下能够一败不涂地的,只有这一次,这只是战术层面上的。

从战略上来说,彭城之战前,项羽全面主导天下局势,京、索之战后,刘邦分得了部分主导权,能够策反英布,指挥彭越就是例证。

第三,我所说的没有惊慌失措是指大方向上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审时度势,做出了适当且及时的战略战术安排,这是大节。

至于在个人生死关头丢下孩子,做了“范跑跑”,这是小节。

这两个方面是有联系的,但是有时候又是没有关系的。

举个例子,严嵩在嘉靖年间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事,但是对老婆极好。从整个大方面来讲,人们不会因为他对老婆好而忘记他的祸国殃民,相反,人们往往会因为他的祸国殃民而不太注意他对老婆怎么样。说实话,要不是当年明月,我还真不知道严嵩是个模范丈夫。

到了刘邦这里,怎么就只看到他“范跑跑”的一方面,而不注意他在战略战术上的有效应对呢,两千年来一直如此,看来太史公的那支笔实在太了不起了。

第四

纪信。当时情势危急,眼看就要灭顶之灾了。纪信代刘出逛楚。纪信假冒刘邦,分兵而走。引得项羽追兵直扑纪信。以下为引用,懒得打字:)当项羽得知纪信挺身而出,掩护刘邦突围时,曾感叹曰:“刘邦逃之甚易,纪信代之实难,此真忠臣也哉!朕虽文武将士,收录何止数百人,未有如纪信之忠者。”急唤季布曰:“尔可说纪信降朕,朕实爱其忠也。”季布向前大呼曰:“纪信代刘邦出围,可谓忠臣,霸王怜爱,不忍诛戮,尔当感王大恩,下车投降,仍封以重爵,尔不可负王命也。”纪信不为所惑,视死如归,大骂曰:“沐猴无知,徒尔妄想!丈夫事主,忠心不二,此头虽断,而浩气冲天,金石不磨也!生为汉臣,死为汉鬼,烈烈之志,岂汝言可感耶?”真是:忠心昭日月,高义薄云天。

纪信在荥阳城诳楚成汉,笃身扶龙,“惟图救主重围内,不惮焚身烈焰中。”然而,刘邦扫平天下,登上皇位后,不但对当年在荥阳城为他而死的纪信,没有任何封赠,反而说纪信虽然救了驾,但假扮天子是天大的罪名。刘邦有功不赏,全不念救命的恩情,还妄加罪名,大臣们心中愤愤不平,纪信之母更是忍不住老泪纵横。万万没有想到纪信替死,反落个扮君的罪名!导致纪信之母亲上金銮,与刘邦对证,讨个说法,演了一出《纪母骂刘邦》脍炙人口的好戏。

这一段,典出何处请明示,我看的书不多。

至于功臣表中为什么没有纪信的亲人,我猜想纪信可能没有亲人了。

刘邦不是小气人,郦食其、周苛死于王事,他们的儿子都封了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奚涓。

奚涓也是死于王事,但是没有儿子,刘邦就封他母亲为鲁侯(女性封侯,有点震古烁今的味道),食邑4800户,在功臣排行榜上位列第七。

所以说,如果纪信还有亲人,刘邦不可能不管,反正已经封了这么多了,还在乎多封一个?

第五,至于

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 该怎么看?反正客观结果是送死,如纪信一辙,

我只能说,有奋斗就会有牺牲,谷子地们并不只存在于某一支军队中。

最民主的国家的军人在战场上也不会说:怎么让我去执行这种有去无回的任务。

最后,任何一个君王都有防将军甚于防贼的心理。如果彼时,正面战场的指挥是韩信,万一韩信跟项羽暗通款曲,或自立为王(事实证明韩信后来是这么做的),刘邦的心脏立刻就会停止。凡人不敢冒这个险,如果是圣人可能会,神仙能预测未来,他可以通过观察未来决定交不交出正面战场。

刘邦之所以能屡屡从韩信手里夺兵,是因为他有关中这个老根据地,如果把这个老根据地交给韩信看守,他还能不能从容的夺兵呢?

忽然想到阎学通举的一个例子:北京机场每天起降大约1000架飞机,如果每天坠毁10架,还会有人坐飞机去或者离开北京吗?

我记得当年非典的时候,北京的公交地铁那是相当的空旷啊。

在面对生死的时候,人们的正常心理是把生命尽量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指望运气。

另,我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是先把他们当成普通人,然后再从他们身上找不普通的东西。而不是先把他们定在高位,假定他全知全能,然后在有选择的看待他的所作所为。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史料已经是被选择过N遍后编辑成的,我们再有选择的摘看,那就不知道偏离到哪儿去了

家园 江南兄,我被你搞郁闷了

工作繁重,也不顺利,这里还看江南兄的不解,闷闷也~

后表我对刘邦的观点,这里就先不说了。

首先,我说的不设防,不单单是军事上不设防,而是整个精神心理方面都不设防。

刘邦之所以如此嚣张还是有资本的,在刘邦看来项羽固然有巨鹿之胜,他自己也拿下了咸阳,并且还定三秦后,一路势如破竹,并且轻易拿下了彭城,这会儿,他很可能自我感觉超过了项羽。

我认为,无论刘邦在哪里,因何导致战略战术错误。总之,这个错误很严重。这点应该没异议。他是定了三秦没错。承认其胜利,彭城勉强也算吧,没有韩信的暗渡陈仓定三秦,彭城并非易事。承认刘在指战中有不错的水平,但也要看到一点,自秦末及咸阳破城,刘麾下子房为谋,萧何殿后,樊哙,曹参先锋(陈平灌英周勃就都不算了)。汉初三杰与刘之猛将构成的战斗,这点不可忘记。可以看到,历史对刘个人认为还是相当公平的,善于带将。这些能人志士放今天都是猛虎。

从战略上来说,彭城之战前,项羽全面主导天下局势,京、索之战后,刘邦分得了部分主导权,能够策反英布,指挥彭越就是例证。

这部分确实出色,但说策反英布,指挥彭越,未必认为是刘之功劳,在刘麾下,以子房,陈平,骊食其3人最善于外交,用间,策反。从范增被离间,遁走,到游说齐国之附属,再到齐王之韩信,伪游云梦等,无不是这些能人之谋,叹,若项王三杰用一。。。叹。故此战略确值击掌,但于刘邦,恐张冠李戴之嫌。刘之能,在于从谏如流,用人到位。如当初刘选择的是乳房而不是子房,相信5000年后的我们未必能降生到这个世上。此段为推测,并不来至于史料,故可笑谈之。

第三,我所说的没有惊慌失措是指大方向上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审时度势,做出了适当且及时的战略战术安排,这是大节。

至于在个人生死关头丢下孩子,做了“范跑跑”,这是小节。

此段是最不欣赏之段。先看小节,江南兄,其它尚可说,小节不苟同。连结发夫妻,亲生骨肉,养育父母,都能因为要保自己小命一条而视如草莽,一次两次而三次。能说是小节么?当然,对于天下苍生来说,是。 然则江南兄你能相信刘邦主观客观的为了天下苍生的大节,间接诛杀妻小老父这个小节么?亲不过骨肉,怜不过高堂。连血脉均可诛杀者,谋天下人之幸福之大节?寒,寒,寒。

BTW:范跑跑名言,除非是我女儿,否则谁也不救,我母亲也一样。

纪信之母这段,确实是google出来的,可查中国戏曲,有这段,但可靠性方面,不能保证。

刘邦不是小气人,郦食其、周苛死于王事,他们的儿子都封了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奚涓。

奚涓也是死于王事,但是没有儿子,刘邦就封他母亲为鲁侯(女性封侯,有点震古烁今的味道),食邑4800户,在功臣排行榜上位列第七。

江南兄,封赏确实优厚,吾等细看功臣榜,1.萧何2.曹参3.张敖4.周勃 5.樊哙 6.郦商 7.奚涓 8.夏侯婴 9.灌婴10.傅宽

我们来论功,首先,死人剔除,郦商,奚涓消。无名者(相对)剔除,张傲,傅宽出。后被褫夺,牢狱甚至几死于前者出,萧何,樊哙出。

剩:曹参,周勃,夏侯婴,灌婴,若再排除同乡同事等,呵呵,那就过于严格了。

我只能说,有奋斗就会有牺牲,谷子地们并不只存在于某一支军队中。

最民主的国家的军人在战场上也不会说:怎么让我去执行这种有去无回的任务

非常同意,但是,效忠的对象,绝不是抛弃骨肉,连抛三次之人。指不定哪天也给卖人肉包包包了。这才是真的有纪录的,可见彭越。另外把指挥权交韩,那不是选择,那是没选择。只是,韩信背水一战竟然逆天成功,也铸就了刘的这个事后诸葛的无比英明的决定。哪怕是让韩在帐下听命也强胜刘的指挥。

刘大规模诛杀功臣可是开创历史先河,后世貌似也难有匹敌的。纵观楚汗历史,主动反叛刘者寥寥,倒是被逼也有。杀功臣,可是有后患的。白马之围,悔不该诛韩信,布,越,赶子房,杀樊哙,收萧何呀。

最后,总结,刘是个杰出的领导者,不世枭雄,能人志士均在其下得到残酷的发挥。这点除在另外一个盛世的李同志能比外,确实无敌。但李同志的凌霄阁下的功臣榜均得善终,这点不是刘可比的。刘不是完人,但由于其站在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角色,故分析其功,过,均要认真对待。并非苛求,反倒是感觉江南兄过于美化刘了。

等工作轻松点后,回一下江南兄另一篇,刘韩从之于地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