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低端服务业是中国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 炎言

共:💬64 🌺35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10元电影导致的需求爆发说开去

2008年,深圳的平安银行发展信用卡,采取了一个有意思的方式,就是只要你办了平安信用卡,就能以10元/人次的票价在某指定电影院刷卡看电影,大部分大片也能看,2008年全年都可享用这个价格。结果,每次去这个电影院,平安信用卡排队区总有50~100人在排队,而普通售票区(票价70元)几乎没人。

也许10~20元的电影不是给穷人看的,白领也就能接受个10元~20元的价格。要让更多人看得上电影,需要更低的价格。至于怎么实现低价、还能让大家觉得物有所值,那就要看编剧、导演、制片人、发行人、院线、演员等业者的智慧了。《疯狂的石头》在某些方面是个很好的尝试。

家园 送花,对于1,其实有一家做的很不错了。

http://www.csc100.com/?reload=no

家园 看看兴业银行的行动,大规模向二线城市发展了!
家园 疯狂的石头确实是这几年中国电影的亮点
家园 只有在产品定价没有失衡的市场,你说的这些才有效

您可以考察一下国内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说流水线上下来的汽车,国内市场价高于国际市场价(真是少见!)。或者麦当劳的工业化快餐,很显然属于您自己定义的“高价服务业”

在中国大陆,真正提供低价服务的,正是那些“生产方式落后”的地摊服务业(姑且允许我不严谨的这么形容一下)

中国的服务业要普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发扬创造精神,在不降低人员成本的情况下,还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意味着要提升人均效率。具体的办法那就要企业家们去想了。

这句话,恕在下冒昧的翻译一下,就是说您自己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在不降低人员成本的情况下,还能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办法,所以您寄希望于“企业家们去想想办法”

这不奇怪,在下也看不到这种方法,而且对出现这种神级企业家根本不报希望。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生产效率低下,而是收入分配失衡!我们俩都提到福特的例子。请您思考一下,在收入分配失衡这个病灶面前,有效的药物是生产流水线?还是给汽车工人涨工资?如果工人都买不起汽车,高效的汽车生产线却越来越多,会发生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家园 除了等待,我们还可以有所作为

我从来不否认中国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政府等方面的努力去解决。但是,光等待每个人的收入都达到5000~10000元,每顿饭消费15~20元,每周花70元去看电影,这需要漫长的等待。除了等待,我们还可以有所作为。

时代需要中国的福特、麦当劳、沃尔玛,也许有的企业家已经在这样做。我只是为他们鼓与呼。

家园 低端服务业恐怕会降低内需

炎言兄,由于低端的消费属于没有办法的消费,提高很难。

低端的消费总值低,市场价值不大,附加值低,大鳄不会进入,市场零散,一般由1,2人的弱势群体提供。

家园 低端加起来总和不一定小

麦当劳、沃尔玛在美国,都是低端,总值相当的大。在中国,应该发展适合中国的低端。随着中低收入者的总收入增长(包括ZF补贴),他们对服务的需求在快速增长,这对他们来说也许不再是"必需品"(例如,不自己做饭,出去吃。06年以前城市店员这个阶层的人月收入只有600~800,基本上只能选择自己做饭或吃盒饭,现在能达到1200以上,偶尔也可以吃一次麦当劳了)。而以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把整体价格水平拉低一个档次也不是不可能(山寨手机就是例子),从而提升供应能力,他们在一个适当的切合点就能快速膨胀。我相信,在服务业也会有很多山寨手机那样的企业,甚至产业出来。

家园 楼主吃没吃过小吃部

1、低端餐饮业。以5~10元套餐为主打的连锁餐饮业将有很大的市场。目前的麦当劳、肯德鸡定价在15元左右,这就无法进入打工一族和农村。如能把价格做到5~10元,市场将非常广阔。

~~~~~~~~~~~~~~~~~~~~~~~~~~~~~~~~~~~~~~~~~~~~~~

目前这一低端市场早就被瓜分殆尽了,楼主才看到商机?

家园 楼主我要告诉你,在中国小成本电影成功的不多

2、小制作电影。据说中国的演员很过剩,电影的产量也很高,而电影为何都要50~70元一场?进口大片是大制作也罢了,国产电影为什么不能5~10元一场?如果5~10元的国产电影多起来,会把大家拉回电影院,电影的消费、生产和就业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正如印度目前的状况。

~~~~~~~~~~~~~~~~~~~~~~~~~~~~~~~~~

电影是文化问题,估计楼主你平时不怎么去电影院看电影吧,小成本的电影成功的不多,大部分在网上就能看到,何必花5元去电影院看。再说现在的电影院放的基本都是国产优秀影片或者是进口大片,并且如今的电影市场还是比较火爆的

家园 我是看的不多

大制作、小制作,价格一样,档期还冲突,中产的人大部分都去看大制作了,中低收入的人又看不起。

中产与中低收入者的需求还是不太一样的。最近有个报道说农村放映队09年给18亿人次进行了电影放映,平均到每人(农村常驻人口大约7~8亿)就2次。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情况可能更差。这个数值还是比较低的。当然,电影产业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受其他媒体替代、放映渠道等情况的制约,也许仅靠电影生产环节的改进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改进才行。但向低端发展应该是一个方向。例如,如果投资人多投资一些《疯狂的石头》这种脍炙人口的小制作,通过降低票价,增加受众,最终可以提升人均电影观影次数,也提升整个市场的容量。总之,低端电影市场是一个没有被充分发掘的市场。

别说农村上宽带,城市中低收入者上宽带还要去网吧呢。况且电影和网络电视相差十万八千里,要不有了电视,电影产业不仅没死,还蓬勃发展呢。不要只考虑自己,要多看看其他人的生活状况,设身处地为人家想想,再下结论。

家园 至少大城市这个产业发掘的不够

在大城市,中餐和晚餐,10元以下,能吃饱,还能给你个位置坐着吃,除了食堂,好像还比较少。在城中村,也许有一些这样的店,但没见过连锁的。连锁到一定规模是可以极大降低成本的,只要连锁没充分发展,这个产业就有潜力。

家园 你的这些低端是不是政委说的低物价体系?

低收入人群就只能越来越穷?压制低端人才的收入。。。

而房价就随便让它涨吗?

家园 与政委说的穷循环差不多

商品房的价格主要是中产以上人员的事情。

中低收入者ZF给你保障房。便宜,当然条件不太好。

如果加上ZF补贴,未来几年,中低收入者的总收入是大幅增长的。但名义收入(工资、奖金等直接收入)增长不大。

家园 说得是

想要吃个干净卫生(像洋快餐那样能洗手餐具干净)够饱有点营养,10块钱,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