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刁难人的高考题 -- 沙海

共:💬60 🌺7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试答

1. 主要应答君主立宪制这个方面吧。

2. 论述题就不答了

3. 看题目应该是一个关于《本草纲目》的材料题,不知道材料是啥样的。

4. 管仲这个题更加近似古文阅读理解的意思,这篇东西主要阐述了管仲重农抑商的治国方略及其原因。了解了这个以后问题应该是很好答了的。

5.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稍微了解一点黑奴史就知道了,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好像课本还是课外阅读里面就有的。

6. A,民族主义者。这个题目估计考生就算十分肯定,写答案的时候还是会比较抖,hoho

7. D,王阳明。排除法,孔子不用说了,程朱理学,剩下来的就一个。

8. 京剧。历史课本对中国戏剧讲述就是从元杂剧讲到京剧形成。花部是指杂剧,雅部一向pa都是昆曲正音,最终的产物当然是京剧了。就算别的不知道,徽班进京这段应该是要知道的。

本人理科生,毕业多年了。没觉得这里有什么掉男人的地方,其实没啥特别难的题,连特别有深度广度的课外阅读都不用做。

上面要真是阅卷老师的对话,啧啧

家园 这也正常吧。

我很想知道,您第一次看到蒋这道题的时候,选哪一个答案。

考试本来就是难为人。尤其是像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要求题目区分度要大,非难为人不能达到目的。

其他题我不好说,这道题,绝对当不起您“卑鄙”这两个字评价的

家园 为难人自然可以有多种渠道

考验思辨能力,考验逻辑能力,考验阅读能力,各个方面都可以。

唯有这种考验人家“胆量”的,嘿嘿~~~

家园 也可以这么说

要说考胆量的话,也可以说考品质

看考生是不是实事求是,敢不敢坚持真理

自己认为答案是民族主义者,仅仅因为其他的原因(还是自己臆测的),就不敢写上去了,丢分也不冤了。

家园 对的!光是出题偏倒也不算BT

问题是这些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啊!看怎样忽悠而已。网上灌水那是无责任乱喷都可以,这考生一看不就晕了……

台湾考题有啥大不了?象我小时看港片,人家中学生都学徐志摩了,我高中都不知道徐是何许人……但香港人知道王进喜吗?

家园 实话说,基本不觉着有啥刁难人的

高考你说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也好,是一种淘汰性考试也好,为了达到目的,都必须靠难度拉开差距,否则大家都靠90%-100%,同一个分数上就一大堆人,怎么划分数线录取...考试的时候老师讲,大凡这类考试,中考也好高考也好模拟也好很多期中期末也好,出题的目标就是平均分55%多点.让百考成精的学生们平均分55%,不刁难点不容易...然而这几道题,仿佛根本称不上刁难那种...除了蒋介石那道题,当然那道题正常人都会向相同的方向蒙的...

我倒是有点怀疑这个阅卷老师和他的群友们参加高考是多少年前了,抑或大家都没参加过...?

第一题,英国政治体制本来就是世界史最喜欢出大题的几个地方之一(我记得除了英国还有法国革命,明治维新?),稍微换换问法而已...

第二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政治里政治经济学部分最喜欢出大题的地方啊,而且问的十足直筒子弯都不拐,前面那些苏联解体啥的都基本可以忽略,这种窍门高中三年考试考下来不会有哪个不知道吧...

第三题,明摆着前面有材料么,没材料当然没法答.

第四题,不就是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么...

第五题,比较舒服的问法应该以下哪一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资本积累方式...我记得檀香是讲大航海的时候讲到的,棉花是美国南北战争时讲到的,殖民地的煤炭从来都没讲到过...

第六题这个我无话可说.

第七题,这个恐怕可以直接称作送分题...如果你答错了,那么政治里的哲学部分白学了,古代史白学了,这俩都白学了还叫文科生么...

第八题,京剧历史古代史里有,而且根据我这个恶趣味的的理科生看当时古代史课本的印象,还是大字,至少京剧起于两淮祖昆曲大字是有的.

结论,除了变态的空一格同学还有哪个没给材料无法判断的本草纲目,这几道题固然问法稍微有点花样,其实都不是什么难题,不但不刁难,对大多数认真学习认真复习的文科生都近乎于送分...

家园 研究生就这个难度

唉,现在真没法说是简单还是难了。

家园 楼下各位

咱们不带够够,不带百度的。用你18岁时候的知识水平做一下行不行?

我把话放这儿,一大半的人,估计能说出来一半我就服了。

家园 想想当初您怎么考的高考么...

要是不考虑学校针对考试的强化,这个当然难,我现在也答不出来,早忘了.

现在凭您的知识水平,不复习不针对性训练,高考题能考几分?没希望的...

不过,例如第二题的标准答案,我高三上学期期末前可背得滚瓜烂熟,无他,政治要会考吗.

问题就在这里,凭空拿出来当然不容易,可是答案基本都明码写在课本里,而且是指明了要考要背过的东西,高三没有一年也有半年天天有老师按着你告诉你这些东西必须背过否则可能抱憾终生,你再答不出来还考啥高考...

至于研究生啥难度我不知道,没拿过,不过在我高一或者初三前后,中华读书报或者类似的地方登过一复旦还是什么地方的文科研究生复试题,文史类,号称大量应试者没一百也有五十,没一个过50%线.于是我把那个题那去找了几个朋友做,那会儿还没Google,闭卷,结果没一个低于60%的...

所以这种以决定谁可以上线谁不能的考试,在知识水平这玩意上,恐怕当不得真的...

家园 有一定的知识面和逻辑分析能力应该是可以的

有一些是材料题,得读全了才能答题。

楼主的题,除了本草纲目那道材料不全答不出来,戏剧那道按徽班进京蒙对的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能答出来。

不是说现在教改力度很大吗?心动和王阳明的东西我以为早就被改掉了。

家园 无他

手熟耳。

俺是理科生,做了无数道题,等后来做到可以自己编题的地步,就基本万事OK了。

不过,俺研究生的时候考的历史,说实话,这个题目,的确赶上研究生入学水准了。大四的孩子跟高三的孩子,心态上没法比的。理解力估计也差一截。单凭死记硬背的话,效果不会很好的。

比方说吧,您现在看法国大革命史,看万历十五年,看历史学家的经线,看民国蓝本丛书,看政协文史资料,绝对是当故事看,当消遣看,带着高多了的见识和经历看书,那啥东西不都容易记住,高三的孩子可没这份心思,就是有这心思,也没那时间啊。

所以说,拿这个水准的题要求高三的孩子,我还是觉得,有点难为他们。

家园 这个跟我回小木兄的答案一样

高三的孩子,时间和理解力都跟咱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知识全是硬灌下去的,串不成线,脑子里哪知道朱元璋之狠,袁世凯之谋,罗伯斯庇尔是个王八蛋,哪知道醋酸盐淡的。

所以用这种题要求他们,很有点强人所难,搁咱们现在看,觉得搂几遍书就没啥了,在他们那可不是简单搂几遍的事,那得起五更爬半夜地死背啊!背了这三科,英语数学还要不要了。

家园 呵呵

我是理科生,但是对文史哲很感兴趣,遇到的高中历史老师又是个年轻的特级教师,很强调历史观和分析能力(现在还能记得老师当时用道和术做比喻的说法),虽然只跟他学了两年,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的。不过俺那时课业压力确实不大。

无他
家园 高中干什么的

不就是高考么,背不过就不背了不考了?当然是记不住也得记,背不过也得背,没时间也得背吗...

你要说为难学生,那也是编大纲的为难学生,不是这题为难学生...

可是我们理科生要游题海,他们文科生也不能太舒服了吧...我们要做题做到能自己出题,让他们能随便书里头指一个知识点就能背出来也不是什么特别高的要求吧...

老兄可不能文理双重标准啊...

家园 高考从来都是这样,有谁是在考试中发挥逻辑思维什么的.

都是平时训练好了,临场做下去就行了.

并且,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题海战术谁都会,但同样的战术能不能带出好学生就体现水准了.

每次考试改革的时候,才真正考验了老师的水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