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蒋介石改名了! -- 细脖大头鬼

共:💬57 🌺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新鲜。

当年看清华之类出版社出的计算方面的书。大多从英文盗版翻译而来。看着这叫一个痛苦。通篇中文,每个字都认得,就是不知道搁一块什么意思。后来,干脆买影印版的英文书,虽然字典不离手,好歹能看懂个大概。当时就想,不知道这帮人是不是金山快译之类自动翻译软件直接输出,排版,然后印刷拿出来骗钱来了。

家园 汉语拼音要早日统一,港澳台的拼音要向普通话靠拢!
家园 【文摘】知识补充——威妥玛式拼音法

Wade-Gilesromanization

  中国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T.F.威妥玛(1818~1895),英国人。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年回国。1888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授,讲授汉语,直至1895年逝世。威妥玛在华任职期间,使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订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后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威妥玛式拼音,虽然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完全迁就英文的拼写习惯。它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汉语的语音特点,拘泥于国际习惯,沿袭了前人使用送气符号来表示声母的办法。在实际应用中,送气符号常常被省略,因而造成很大的混乱。

家园 常凯申!好好好,常凯申,蒋公报过户口了么?身份证改了么?
家园 孟修斯

子说:仁、义、礼、智

家园 最近上海吴语协会也搞了一套吴语拼音用字

这套用字是套的现用的汉字

家园 那套方案

做得很失败,或者说很恶心。

如果兄台是吴语区域的人,我先抱歉了。

家园 没有办法

不过那套拼音标准,他们也是用了很长时间,还有吴语的很多字,都实在字典中找不到的,因为很多人都习惯了一个汉语拼音配一个汉字,他们的概念就是做到可以用吴语拼音来拼写汉字,http://wu-chinese.com/romanization/shanghai.html

还有一位一直研究上海话的钱乃荣教授,他也搞了一套,不过他的那一套跟法语有点接近

家园 哎呀风兄

《汉语拼音方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且这个法律效力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乃是全国人大(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刑法》之流是等同的。而且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要普及普通话。所以我说,吴语拼音方案作为研究用尚可(等会儿我解释为什么说“尚可”)而作为教学方案则是大大的不妥。

其实在民国初年的拼音方案中,是为v,gn这样的发音留有符号的,不过后来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时候,因为普通话里没有这些音,于是被删除掉了。

为什么说“吴语拼音方案作为研究用尚可”呢?因为拼音方案是一个极度简化了的,对汉语音调进行大致标音的系统。如果要研究吴语等方言,使用IPA加上我国语言学家自造的一些与IPA类似的音符完全可以满族要求,另起炉灶是没有必要的,而且科学性要大打折扣。

至于兄台说的

吴语的很多字,都实在字典中找不到的
其实不太对。因为吴语很多字都是可以在字典里找到的,而且绝大多数在电脑系统上都可以敲出来。至于说
很多人都习惯了一个汉语拼音配一个汉字
这好似不太准确。多音字的情况很多,而且方言和普通话读音的差异其实也不影响到汉字的使用。比如忒,在北方部分方言里(可能这些方言的绝大多数读音都和普通话一样),或读tui,或读tei,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为这两个读音再另造汉字或者制作一套拼音方案。还比如谁,有人读shei,有人读shui,也是这种情况。再以上海话为例,很多人之所以在字典里找不到对应读音的字,其实是不了解这个字的本音是什么,或者说,由于方言区域内部也存在一些读音上的差异,导致字典的使用者不了解自己的读音是不是本方言的标准读音。比如揿,上海人读起来更像是k'in,但字典里收录的读音是qin。

家园 更主要的还是普通话本位制

上海推广普通话还是很强硬的,从我那时候起就有专门的普通话教材,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海话都说不好,类似于我们这代人的上海话也已经很不标准 就像上海话里的我“吾” 读音好像是 wu无 其实 应该是类似努 Nu(平调) http://www.wuunion.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6/0906081150b6e0ae956283bf0c.jpg 这几个字可以看看

家园 普通话本位制

的确有行政强制的色彩,不过语言简化,取消入声也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果用方言拉丁化方案来促进方言的使用,想来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说说你给我的几个字

第一个:(我还真打不出来)不过汉字里能打出来上大下小的夵,读音为tao,应该是大小两个字读音的切读。

第二个:丼,本字为井。须知古汉语里没有声母j,一般是g。而在ji-打头的读音里,古音一般是读g,所以我疑心这个丼古音读法类似geng,和deng是一音之转。

第三个:汏,音tai,本字应该是汰,意思是洗涤。声母和浙江方言类似。

第四个:(打不出来),不过埭能出来。音dai,土坝的意思。

第五个:甽,它的第二个读音zhen其实就是深圳的圳;如音yuan,则音从川,义从田。

第六个:坒。音bi。这可不是什么方言字,你把它加上个耳刀看看就明白了。

第七个:讴,这个不说了。

第八个:。《集韻》攀糜切,音披。刀析也,剝也。又蒲糜切,音皮。義同。又披義切,披去聲。義同。(以上《康熙字典》)

第九个:呛,不说了。

时间有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之所以这样,我是想说明,一:有些方言用字其实是古字,现在不常用了。二:有些方言字的读音,其实是古音转过来的,现在人不明白古音,所以割裂了方言和普通话。三:一些方言是从兄弟民族或外民族语言里借来的,这个情况应该另作讨论。

家园 认同

应该是让她的学生翻译的,他自己是研究俄罗斯的,不大会去搞西方这部分。

不过这个也说明了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