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分析:国务院四部委研究开征物业税 -- 陈经

共:💬567 🌺8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说什么就好好说话,别恬着脸说别人看不看的懂。

这里不比天涯那种小屁孩和无业青年没事干乱混的地方。都多大的人了,好好的讲个事都没办法口齿清楚的讲清楚,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你觉得这个不可能,你好好写出原因,加上分析,如果有道理,大家自然都会送花。这么跑出来阴阳怪气的说几句话,然后又灰溜溜的跑掉,鲁迅笔下阿Q似缩着脑袋自说自话,说别人不懂,自己才是最聪明,不觉得没劲么?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冷笑三声

家园 讨厌阴阳怪气瞎嘲瞎讽,不是西西河的风格

有理说理么

家园 你还是去天涯的好
家园 房价不会跌了

具路边社不可靠消息,物业税实施细则(草稿):1、第一套免征(小产权、房改房、解困房不征)2、税率从1.25%起,每多一套再加1.25,最多5%3、房价由税务局委托评估机构按地域和户型确定(不针对具体房子,1-3年评一次)4、公布征收前购买的房子5年后开征,另有多种减免手段(相信大家一定会用够用足的)

终于明白为啥近期现房和房地产股大涨以及大的房企为啥敢于大手笔拿地了(别人早知道了)。唉,房价跌不下去,又被忽悠了...

家园 祥瑞御免,顺便送花
家园 说实话,没看出来为什么不会跌

您给出的这个方案,和我能想象到的基本一致。

家园 几点原因,欢迎各位讨论指正

1、60平米跟300平米的一样,只要一套就免征,不只是欠缺公平。2、按户口而不是按人均50以下免征,这样漏洞较大(可以分户,家里人多就好处多了)3、税率太低,投资也好投机也罢不会在乎这一年1.25%的(想想这几年的涨幅和通涨预期)4、有多达8种情况不征,绝对相信我国的公务员和国企管理者(据统计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公务员和国企管理人员90%拥有2-3套以上住房,两口子都是的更不只啊)以及投资投机的肯定会用足政策的。真要交税的还是普通群众,对商品房的冲击不会太大。看看为啥近期现房和房地产股票大涨以及大的房企为啥敢于大手笔拿地也应该证明,那都是需要投入上亿的真金白银啊,利益集团有信息,有资金甚至可能还有组织,它们不傻不天真啊!

家园 补充

其实要把房价压下来就两条:1、物业税。2、允许个人或集体集资建房。但细节决定成败,要防止出现风中虎所说的情况现在还真难。一代说的好呀: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另外还想符合葡萄(陈经好像也提过)一下:一线城市8000-10000以上,二线3000-6000的房价里,建安成本不过1000-1500(框架结构),只占一半或30、20%甚至更低。说稳定房价来拉动经济的人不是利益相关,就是人云亦云。起码现在看来房价过高对经济增长和启动内需以及产业升级是弊大于利的,长远来说有句老话叫啥:饮鸩止渴

家园 1、2,需要细节,您提供的框架看不出来,我不相信第一套

毫无附加条件

3,税率不低,70年=1.25×70=87.5,换句话说囤房成本几乎翻番(这还没有计算房价上涨带来的税收增加)。累进之后更不低。

4,根据您1、2的观点,“普通群众”更没有机会缴税了。难道普通群众会放着避税政策不用?还是说普通群众房产比公务员、国企管理人更多?

据统计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公务员和国企管理人员90%拥有2-3套以上住房,两口子都是的更不只啊

我对这个统计感兴趣,劳驾提供出处

开发商为啥敢拿地?如果他们的消息是此税XX年内没戏,不是更敢拿地么?

家园 试答如下

1、都说了是路边社消息啊,我也不希望真这样做!2、一年1.25%的息您如果还觉得高,我只能感觉您没做过生意。只是感觉啊!别介意^-^

3、总的来说普通群众办法和关系少点不会有争议吧

4、二十年以上的公务员和国企管理人员的住房调查我见过空转实验两个城市的抽样。有关方面正在做全国的户口和房产的最后对口衔接(按有关人士讲:你老婆都不知道你在其他城市买了房,他们知道)。为啥按户口本来核定征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技术上的可操作程度)

5、现在很多大的开放商正在四处圈地啊

个人非常真诚的希望它们亏得连内裤都没有(有个人喜好,无个人利益!)

家园 据我所知

美国各州的地税,都在1-3之间,某些州的住宅地税似乎还在1以下。如果咱们是1.25起累进到5的话,怎么看都不算低了

不知道您觉得这个税率多少算不低?

房产登记试图挂到户口上,这个我信。(不过现行户口制度挂的东西越多,改革越遥远……)

家园 多谢你的美国数据

对外国的任何东东个人偏向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适合的就用,不适合中国的就改了再用,不能用的就扬弃。物业税现阶段是个好东西,政府也下决心用了(别管它啥动机),至于税率,还是照国情来。因为俺们现在还是发展阶段,还没到享乐地步。如果一个或几个行业沉淀的资金太多(特别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个人觉得按人均50平米内免税,超过部分从5%起累进增收,上不封顶。就是要通过一些财政税收等手段把资金从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的产业逼出来。这次物业税是个较好的时机和办法(经过前段下跌,个人、银行及开发商都有一定的承受预期),就看政府如何用这张牌了。从路边社的草案来看,心里很失望,后果不知道...

家园 抢劫……

5%意味着什么?土地承载的产业,其(开征物业税以前的)利润必须能在20年内赚回地价。否则就是干赔钱。

何况您那还是5%起累进……这是不现实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