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他和他的城市-吉隆坡王的传奇(一) -- 游侠

共:💬67 🌺1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控”的词源好像是complex,情结,专指极度喜欢某些物品、人物的人群。

制服控当然就是对制服魅力的喜爱了。

看看这个链接

制服控

家园 明白了,就是“制服狂”嘛

绕得俺们老人家头都大了,,提醒老兄一声三妞手下的那些教官肯定都是些才参军一年的小伙子,会把你们“教导”得服服帖帖的。

往往“这事儿不能说太细”——其实是几个字就可说清楚

家园 潜力贴

加油!

家园 你亵渎了圣经!我不理你了!!!

怎么可以改成这样!!!!

我不理你了!!!!!!!

家园 含蓄一点嘛,干吗那么直接:)
家园 上帝见三妞是好的,

上帝说:“要有三妞。”于是就有了三妞。

ps:不是俺写的,是马伯庸写的,就知道跟他有关系就不会有好事儿,祥瑞御免阿!

家园 是马伯庸写的
家园 这么严重阿?好,删了。

我觉得这不过是在开玩笑而已,不过既然你不喜欢就删了。

家园 他和他的城市-吉隆坡王的传奇(六)

雪兰莪内战

暂时先不管刘壬光,先谈谈那时候的政治环境。

1857年,雪兰莪苏丹穆罕默德Sultan Muhammad在未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去世,这导致了一场夺位的斗争。并逐步演变为对贸易,矿权和税权的争夺,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按照惯例,苏丹权位应由王后Tunku Puan Basik的嫡子拉惹马末Raja Mahmud继承,但他过于幼小难以服众。他的兄长Raja Laut 与拉惹苏来曼Raja Sulaiman虎视眈眈,然而他们是妃子所生,是庶出,这法理上构成了障碍。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更富争议的竞争者,苏丹穆罕默德的侄子拉惹亚都沙曼Raja Abdul Samad在暗中较劲。

拉惹马末的母亲,王后Tunku Puan Basik对外宣称苏丹穆罕默德是要传位与拉惹马末。 实力派的罗惹朱马与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则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持拉惹亚都沙曼,这样亚都沙曼在这两个拉惹的强大的影响力下,废黜了年少的拉惹马末,成为了雪兰莪的新苏丹。然而由于其得位不正,他并没有像他的前任那样同时也成为霹雳Perak的苏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丹亚都沙曼(正中老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吉隆坡标志景观苏丹亚都沙曼大厦,今马来西亚最高法院

从此,雪兰莪的和平状况开始逐渐恶化。1866,拉惹阿都拉与拉惹麦地Raja Mahdi之间最终爆发了公开的战斗。

如前所说,在父亲拉惹苏莱曼被剥夺了巴生的统治权后,拉惹麦地以鸦片商人的身份重返巴生。然而他不满于拉惹阿都拉给给他的补贴过少,作为前巴生统治者的儿子与苏丹穆罕默德的孙子,他要求巴生一半的岁入。在拉惹麦地将两箱鸦片贩卖给吉隆坡的矿工后,拉惹阿都拉对其课以重税,而拉惹麦地则拒绝支付,这成为两人之间的导火索。

此外,拉惹阿都拉也得罪了拿督大缸Dato Dagang(请原谅我实在找不到这个人的标准译名,只好给他按这么一个滑稽的名头,罪过罪过)。拉惹阿都拉是马来人种中的武吉斯(Bugis,也有翻译成布吉人)人,他控制着巴生下游及河口海岸, Dato Dagang是马来人的苏门答腊人,他控制着巴生河的内陆贸易,但他的货物要出口,便必须向占据在巴生河口的武吉斯人付税。另外这两族人历史上在18世纪争夺雪兰莪的统治权斗争中便累有世仇。这样,在一场争斗中,当一位武吉斯人杀掉一个苏门答腊人后,拉惹阿都拉不愿支付赔偿,被激怒了的Dato Dagang迅速与拉惹麦地结成联盟。

持续了5个月的战斗后,拉惹麦地重新夺回了巴生,拉惹阿都拉携家眷逃往了马六甲。

重新掌握了巴生的拉惹麦地中止了向苏丹亚都沙曼的月贡,这自然引起了后者的不快;同时拉惹麦地反悔对Dato Dagang完全掌握内陆贸易的诺言;此外,当他的一个弟兄杀死了Dato Dagang的部下,他像拉惹阿都拉一样不愿支付赔偿。

这个人是不是很蠢?反正我觉得是。

苏丹亚都沙曼于是取消了他的小女儿与拉惹麦地的婚约,并将她改嫁给吉打州苏丹端姑古鼎Tengku Kudin的弟弟,他后来成为雪兰莪州的总督;

这时候,拉惹阿都拉死于逃亡的路途上,他的儿子拉惹伊斯迈Raja Ismai发誓要夺回巴生。在获得马六甲华商的支持后,拉惹伊斯迈招募舰队,于1869年从马六甲出发登陆巴生。黄昏的掩护下,他们轻易的拿下了拉惹麦地的一个堡垒,逐步开始了对拉惹麦地的围困。俩个月后,端姑古鼎率领500壮士加入了这场战斗。拉惹麦地治下冤屈的百姓纷纷倒戈。

1870年3月,伊斯迈攻破巴生,拉惹麦地狼狈逃亡双溪布洛Sungei Buloh。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雪兰莪地图

雪兰莪内战就 此开始。。。。。。

————————————-------一些补充说明————————————————————————

拉惹,马来语Raja:南亚以及印度等地对于领袖或酋长称呼,最早源自于梵文的rājan一词,在 马来西亚类似于王子之称呼。在印度,它曾被用以作为印度教的国王。至今马来西亚玻璃市Perlis的统治者,仍被称作拉惹。

马来西亚封衔

国家封衔:

(Tun):是马来西亚的最高荣誉,全国只可以有25人有此名衔。現在最后一位被封为敦的是前首相巴达维

丹斯里(Tan Sri):是敦之后第二高的荣誉,全国只可以有75人有此名衔

地方州封衔

各州苏丹或州元首(只限马六甲、槟城、沙巴Sabah, 砂拉越Sarawak)颁授

拿督斯里(Dato' Seri)是马来西亚的州封衔中的最高封衔,比拿督略高,但低於国家封衔的敦和丹斯里

拿督:由苏丹封賜的拿督是Dato';由州元首封的拿督是Datuk;

我们熟悉的马来西亚华人女影星杨紫琼就是拿督。

家园 提个小意见,名字前后最好统一,如

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 ,最好第一次时,并列出现(英文在前,汉字在后,并注明音译),后来统一用汉字,用汉字时把头衔去掉,名字短点好记,不然我这样智商有问题的一会就晕了。

家园 等着看,送花
家园 其实基本是按您的意见在写

不过有标准翻译的,我把汉译名字放在前面,英文放后边;

没有标准汉译的名字,本来我想自己给他们译名,

但这样我觉得不严谨,像Dato Dagang翻成拿督大缸实在不像话,所以我后来就还是直接用英文名了。

好在往往这样的人物他们出场的机会不多。

马来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了,受印度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很让人头疼。别说您不好记,我这里写的时候都在不停的犯糊涂。生怕写错了。

家园 他和他的城市-吉隆坡王的传奇(七)

吉隆坡

刘壬光在投靠了西秀后,做了老本行-总巡,但是他迅速架空了西秀,掌管了西秀的所有财产,在西秀去世后,无耻的据为己有,哪怕西秀有自己的儿子。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叶亚来,希望他可以来吉隆坡帮助自己。而叶亚来也看到了吉隆坡的潜力,不满足于单单在芦骨发展,欣然答应。

叶亚来带领手下来到吉隆坡,威信不足,于是在吉隆坡建立仙师爷庙。宣称是盛明利仙师托梦与他,命他建设吉隆坡,借盛明利的传说为自己打开局面。他的势力越来越大,掌握了吉隆坡的矿场与中药生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吉隆坡的仙师爷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叶亚来感恩所赠之牌匾

满满地刘壬光对叶亚来产生了警惕。他安排一个马六甲的娘惹(Nyonya)姑娘郭氏嫁给叶,希望可以羁绊叶,然而这种伎俩周瑜千年以前就失败过,刘又怎么能成功。郭氏最终选择成为孙尚香。

所谓峇峇娘惹(Baba-Nyonya)主要是明朝或之前的中国移民到东南亚与当地马来人结婚混血造就出的一种特殊种群,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客家籍。马来人赋予他们特殊的称谓,男的称为峇峇BABA,女的称为娘惹Nyony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娘惹造型

峇峇娘惹的文化是马来和中国相混合。他们祭拜祖先,祈祷用语却是马来语;语言为马来语,文字却为汉语。英国殖民时期,他们很多都受西方文明教育,大多数属于富有阶层。他们聚集最多是在马六甲和新加坡。因为他们看来像马来人一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被视为土著,后由于政治因素而被马来政府归类为华人,从此丧失土著身份。辜鸿铭便是槟城出生的峇峇。

刘壬光又想起了西秀的老伙伴叶阿思Yap Ah Sze,希望借助他制衡叶亚来。本来对刘壬光陷害西秀就心怀不满但又不敢出声的叶阿思自然不愿帮助刘壬光,同时他也明白自己不是叶亚来的对手,一心只想保住自家现有的地位与资产。刘迫不得已转而向当地的马来土酋寻求帮助,然而他们也看到支持叶亚来更为有利。

所谓因果不爽,刘壬光尝到了自己对待西秀的恶果。

1868年,心灰意懒的刘壬光在去世前,将自己全部的生意与财产转给了叶亚来,条件是保全自己的儿子并将自己安葬于马六甲。叶亚来答应了他,在刘将下葬后,他迅速剿灭了刘壬光部下,最终将吉隆坡纳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马来当地土酋的背书下,叶阿来最终成为包括芙蓉,吉隆坡,巴生广大华人的甲必丹。图中便是他的印玺。叶德来是他取的官名。

-----------------------

奇怪了,为什么我一写这个网络就变得有问题。本来还准备让张昌出场的,看来只能明天补上了。

家园 好像您这里好多译名都不是阿语人名的标准汉语译法啊

马末 Mahmud 马哈茂德

阿都拉 Abdullah 阿卜杜拉

麦地 Mahdi 马赫迪

伊斯迈 Ismai 伊斯玛仪

亚都沙曼 Abdul Samad 阿卜杜勒 萨马德

家园 呵呵,没办法,这些人进入了历史

约定俗成,关键的就是当地马来华人是这样称呼他们。

他们的名字也就只能这样翻译了。不能按国内的标准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