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的核武库——从零到九十 -- 北京阿新

共:💬264 🌺12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此贴每篇必花终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漏过重看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本身辐射不大

有强辐射的是裂变产物

家园 为什么把核弹头装在地空导弹上?

看起来 奈基-大力士 是一种地空导弹,为什么也会搭载核弹头?

家园 对付大轰炸机群
家园 对于二战式的大型战略轰炸机高空密集编队轰炸

使用带有核弹头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可以一发导弹击落大量轰炸机乃至整个轰炸机编队,是效率很高的一种打法。美国苏联都动过这个脑筋。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对战后出现的低空突袭的轰炸机,因为难于发现,导弹的拦截效果普遍很差,核弹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这类核防空导弹大都用于在本土的要地防空,即使能够干掉轰炸机,在本国上空的核爆炸副作用也太大,不划算。

家园 那是对付轰炸机群的利器~

一炸一大片啊~

家园 谢谢啦:)
家园 反正是一笔巨资

因为核工厂维持费用是很昂贵的,反而核武器本身费用倒是没那么突出了~而且不同年代也不同:环保要求不同,费用自然不同

家园 【原创】7. W-9核炮弹/MK-9核地雷

美国在50年代竭力发展核武器,并用于武装各个军种,以便用于战场之上。对于陆军,一个核武器就是巨大的280mm核大炮。自从280mm核大炮开始设计,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设计生产出一个稳定可靠、坚固耐用且体积足够小可发射的核炮弹。随着裂变物质尺寸的减小以及减少可变化的威力设置,从而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W-9核弹头长55英寸,直径11英寸,重850磅,设计威力为15000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36 W-9核炮弹

W-9是一种枪法裂变弹,50kg的高浓缩铀组成一个环形,由一个炸药驱动的小的铀子弹完成击发,达到临界质量而起爆。

W-9进行过一次核试验,那是第一次利用大炮发射原子弹。在1953年5月25日,作为在内华达沙漠进行的“节点-目标”(Upshot-Knothole)系列核试验中的一次,“GRABLE”核试验是对W-9的测试。陆军在试验中利用一门二战时生产的280mm大炮发射了一枚核炮弹,其在距地面160m处被引爆。这次当量15000吨的核试验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可怕的新武器已经可以进入军队的武器库中,而且还象征着军队的原子时代真正开始了。而且这是自广岛以后第一次枪法裂变弹的核试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37 GRABLE试验图片

BTW,由于“节点-目标”(Upshot-Knothole)系列核试验一共包括在内华达试验场的11次大气中的核试验:3次空投、7次塔式、1次空爆,导致了各地的异常辐射增加,从而引起很大的争议。这次“GRABLE”核试验后引起的放射性尘埃云在弹道轨迹上延伸长达5.6~9.2km,一些放射性尘埃云影响远达美国的东海岸(达到了马里兰),同时在华盛顿的一次风暴引发的冰雹中,使得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带到了地面,美国海军的研究实验室(在贝尔福德)发现冰雹中有高浓度的放射性裂变产物,地表空气中也有高度集中的放射性。

W-9在1952年4月到1953年11月间共制造了80枚,在1957年5月退役了,被W-33核炮弹所取代,而W-9则被重新利用,制造成了低当量的MK-9/T-4核地雷,这是第一种可以人工携带的核武器,而它们在1957年进入库存,并未被部署过,在1963年完全退役了,由W-30型战术核地雷与W-45型中型核地雷所取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那是因为在氢弹问题上被美国人给玩了一把
家园 中国的核工厂80年代维持不下去,卖给巴基斯坦了。

这个维护的费用应该不低,加上80年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防工业都是这个样子。

90年代初大型国防企业的工人全家下岗,干啥的都有,场景凄凉的很,幸好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紧跟着台海危机,然后就是炸馆、撞机、总算是让领导人明白过来这个世界装孙子是没用的。

现在的兵器工业总体上来说比90年代好很多,至于核工业不知道卖给巴基斯坦的那些生产线是否重建起来。

家园 这个是不能乱讲的

据公开资料,当初建立在青海的核工厂在三线建设中陆续迁移到了四川绵竹,就是现在的核武器研究院-九院,我很多同学都是原来的九院的子弟。这个是可以证实的。

提供给巴基斯坦的是一座轻水反应堆发电机组,他们曾派人员到原子能研究院进行操作、保养的学习,这个是俺亲眼看到的。

至于核工厂,是不可能出卖的,就是苏联当年对于中国也只是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家园 【原创】8. MK-12“Brok”与W-12

MK-12是美国设计的一种轻型核航弹,于1954年12月开始制造,一直服役到1962年7月。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它有一个绰号:“Brok”。

MK-12是一种内爆式裂变弹,采用92点爆破的设计。引人注目的是它有一个大型流线型头部,而且与之前的内爆式核武器相比,其外形尺寸与重量均大幅减少。它直径只有22英寸,与其要替代的MK-7的30英寸相比要苗条不少。同样,与MK-7相比较而言,MK-12的体积也只有其40%左右。

MK-12据推测可能是第一种应用于实际部署的采用金属铍做中子反射层的内爆式裂变弹,同时应用了特殊的设计——悬浮式球形裂变物质环。

MK-12有一个作为核弹头的计划——W-12,计划用于海军的RIM-8 “黄铜骑士”防空导弹上,但是就在即将可以服役的时候,计划被取消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38 美国海军著名的RIM-8“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MK-12一共有两种原型,两种改进型,直径22英寸,长155英寸,依型号不同重1100~1200磅。威力12000或者14000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39 MK-12“Brok”核航弹

MK-12的生产从1954年12月持续到1957年2月,共生产250枚,但是从1958年7月就开始退役,直至1962年7月全部退出现役。

虽然MK-12已经退出现役长达40多年,但是它重新出现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汤姆克兰西的一本书叫《恐惧之和》(Sum of All Fears)中,一个以色列版的MK-12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中遗失在叙利亚南部靠近戈兰高地的地区,最后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40 拍成了电影的the sum of all fears

家园 【原创】注意,下面将进入热核时代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