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猴年马月】国之瑰宝 -- 京虎子

共:💬194 🌺7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书间隙为了休息

找个对得起观众的侃一侃也是常有的事儿

家园 饶毅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兼职,招科学史的学生

我还以为他是业余写写的,原来已经是专业的了。

刚才搜了一下,他还写过冯德培和邹冈。 估计以后还会写张香桐。 :)

家园 【八卦一下】他除了发现吗啡在中枢的作用位点外,

还发现bicucullin对GABA的颉抗作用,这也是首创工作,可惜赶上了文革,没能及时发表。后来ANU的Johnston, Curtis 等人70年代发在Nature 上了。呵呵,我本科论文和GABA有那么点关系,看过这方面的文献。

邹冈的这两个工作,都是可以写进药理教科书的。 中国人的科研工作,能写进基础教科书的,还真不多。

邹冈是文革后,80年评上的学部委员(上一次选学部委员是57年,同年生物学部选上的有王志均,吴阶平,邹承鲁,谈家桢,曹天钦,谢少文等人。 那年邹才48岁),超级牛人。 据说在上海分院的生物口上,他是极少数能为冯德培赏识,没被训斥过的青年科学家。难得。冯先生的外号是“南霸天”,在学术和为人上,都很有权威吧。:) 早年的协和,后来的科学院,被他训斥过的知名生物学家,不可计数, 所以在文革中,也遭受了不少折磨。

后来邹冈88年"外逃"到洛克菲勒作研究去了,后来又去了布朗, 99年病逝于波士顿。 据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一直保留他的所长位置,只要他肯回去。 呵呵,据我所知,这可能是中科院最早“外逃”“投奔美帝”的院士,而且未被除名。对了,数理学部那位后来外逃被除名的院士,也是80年当选的。

家园 这儿就改科学探索了
家园 支持冰冷儿的提议

我早就说过这篇文章属于科学探索版的

家园 不是这篇文章的事,是来了两学中国科学史的
家园 如果连自己国家自己专业的前辈做的成就都得专门去学科学史

未免有点可笑。 大学的基础课程,十几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都不知道在教什么。

回顾近百年的历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来源是什么? 不会仅仅源于抗战的惨胜或韩战的巨大代价吧?

大学上数理化基础课或后来的专业课,老师没说过在这些领域,近代中国的学人做出过何种成就?有哪些是写进教科书的,有哪些诺贝尔奖的工作,有中国人做的,有哪些人,曾获过何种奖项。有哪些工作,是在中国本土做的。。。

看来某些大学老师,像是拔白旗之后的培养出来的根正苗红的接班人。嘿嘿。

BTW, 我可没拿过科学史的学位,也没学过科学史。 科学史就不是历史了?奇怪。

家园 头像又换了?

口气还是酸溜溜,瞒是瞒不住的

家园 不爱糊涂呀!

多加些科学史的料,闹腾得虎子这贴在这儿呆不住,就只有乖乖地转科学版了。咱们这不是曲线支持你吗?

家园 没条件换房子换车的,只好换换头像了

衣服穿久了总得洗洗吧。 您那一身毛皮,大热天的没捂出痱子来?

家园 天啊,虎子兄的这篇大作写得可真好,幸好我没有错过!
家园 【请教】虎子写的这个传记确实很好

汤飞凡的事迹和地质学家谢家荣的理论导致发现大庆油田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好在汤飞凡后来还得了奖,肖像也上了邮票。谢家荣也在文革初期就自绝于人民,但发现大庆油田的桂冠至今还戴在另外一个人的头上。

大概这样的事情不少,就向井冈山林彪和毛泽东会师以及邓小平参加百色起义并宣布红七军诞生一样,属于有心人的移花接木。

另外,从虎子的这个传记中也知道汤飞凡原来和国民党70军的军长李觉中将是连襟。不知确否?

还有,虎子是否认识一个叫杨光圻的流行病学专家,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老专家。第一个发现硒中毒,也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个Shwartz奖的获得者。九十年代自杀。不知道什么原因?

家园 感谢网络!
家园 杨光圻我知道,自杀的事不详,那时已在国外
家园 文章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