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认识的美国人对抗美援朝的看法,兼回Px的赌局 -- 丹枫

共:💬167 🌺630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终于亲眼见到了历史发明家
家园 美国纪念朝鲜战争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啊

lz不知道有没有留意过大学里面纪念阵亡校友的那个建筑,我发现很多学校都有的,不晓得叫什么。上面都会写主要的几次战争,以及阵亡校友名单,其中就有korea war。

我一个老美同学的外公当年也去过朝鲜。我这个同学提起朝鲜战争中国派兵就很激动,倒不是他多红脖子。主要是他觉得万一他外公光荣了,就没他什么事情了

家园 太有才了您

那啥,您是现今最流行的YY小说作家吧。写小说,您也得声明一下,瞧瞧给大家伙急得,都说这么大好一青年怎么没水平呢。再说吧您这些个东西东拉稀凑的写的也不太像话。跟CCTV不一致,别说CCTV了您跟哪儿的媒体都没发一致。还没上高中吧,甭管您在哪里上初中,先找各方的资料来读,读完了整理一个笔记,简单点儿的就行,按时间顺序吧各方的动作都写上,然后您自己个儿再看看自己的笔记,按照那个东西重新写一遍。瞧这可怜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里扑腾,这是哪儿,西西河!

家园 说到阵亡军人纪念碑

来到美国后,有天和几个朋友在我们这个小镇里转转,转到一个教堂样的地方,里面有好几块碑,都是历次战争中本镇阵亡士兵的。众WSN一阵讨论之后,决定在朝鲜战争和越战碑前拍照留念,作为中国军队英勇顽强的表彰。

家园 回复一下

时隔这么久,回来看一下,这个帖子中绝大部分人是骂我的,这不奇怪。因为大家都被常年的宣传蒙蔽了。加上这是中国同美国打,我说当初打得不应该,很多人肾上腺素就激发了。

这次我主要谈谈战争的起因。很多人说我说的不对,是因为美国轰炸了中国东北,中国才出兵的。这叫不得不出兵。

这里,我举出几点

1,按照这个理论我很奇怪,美国真的想打中国,为什么不在国共内战的时候直接派军队支持国民党(就像在朝鲜战场上那样),而是要等到GCD统一了中国,站稳了脚跟以后,再从南朝鲜打起?

2,大家想想,美帝来朝鲜是干嘛来了?北朝鲜进攻南朝鲜,楼上也提到了,南朝鲜是UN的成员国,被打了那那儿行?当然要反击了。打下来战事很顺利,韩国人脑子一发热,顺便就把朝鲜给统一了吧。于是差点把金日成给灭了。

但是,难道美国人打着打着,战事这么顺利哈,那我顺便把中国也一道给占领了吧?这可能吗?当时是联合国军,部队是联合国派遣过来帮南朝鲜的。那打到北朝鲜还好解释,北朝鲜发动的战争,打到中国去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说服别人,帮南朝鲜打仗,打着打着,顺便把战事扩大到中国?难道还想把中国给灭了?如果不是这个想法,打仗的时候,如果你是美帝,你是想尽量不要招惹其它人,把朝鲜的事情给解决喽,还是说要故意招惹一下中国,苏联,把他们拖入朝鲜战争,搞得自己很被动?

3,中苏之间是有军事同盟条约的。如果中国被侵略,苏联就应该帮中国出头。那为什么中国被轰炸了,不但苏联不出兵,中国自己出兵也要以“志愿军”的形式非官方出兵?难道自己被侵略了还不能以正规军的方式正大光明的出兵吗?

-------------我是华丽的分隔线-------------

证据。

事实上,美帝并没有轰炸我国东北,它当然不想在朝鲜战事就要完成的时候拉更多的敌人进来搅局。想要做到这一点的,恰恰是不甘心的苏联。

这里我转帖几项证据。

为了不使朝鲜战争升级,禁止使用 B-29 轰炸中国境内的战略目标,只能攻击朝鲜半岛的战术目标。在 11 月 8 日及 25 日间,B-29 轰炸了鸭绿江上朝鲜镜内一侧的桥梁企图切断志愿军入朝路线。志愿军在夜间迅速架浮桥替代了被炸毁的桥梁南段,在以后的轰炸中炸弹无法对细小的浮桥造成有效破坏,中国军队和物资源源不断进入朝鲜。

---------小粉割线-----------

以上细节转自空军之翼:

http://www.afwing.com/intro/b29/8.htm

节选自一篇详细谈论B-29的文章翻译。这篇文章主题是B-29的。同一页,后面还有一句:

1953 年春末,美军已在计划轰炸中国东北境内的机场和桥梁,但随着停战协定的最终签订,此计划未能实施。

我很奇怪的是:美帝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中国东北,却为什么连鸭绿江大桥都只敢轰炸靠朝鲜一侧呢?

这个问题,我在另一篇谈论米格走廊的文章里找到了更详细的描述:

在1950年底中国参战后,美国政府高层不但没有放宽空军作战的交战规则,反而加上重重限制,严格禁止飞越鸭绿江进入中国领空,以免扩大事端。这是政治考虑严重限制战术作为的一个开端,可以说是后来越战时文人政府对实际作战做巨细靡遗干涉(micro management)之愚蠢行为的滥觞。这些限制体现在1950年11月的就是对鸭绿江上桥梁的轰炸,美国飞机被限令只能在鸭绿江中线以南以垂直于桥体走向的方式轰炸这些桥梁,而不能以斜过桥体走向来轰炸;虽然后者比较有效,但是可能会越过中线。美军飞机就在这限令之下,冒着江北射来密密麻麻的中国和北韩高射炮火(由于没有被轰炸的顾忌,许多这些高射炮位甚至没有伪装)进行轰炸,自然效果不彰。

到了1951年,这个禁令仍然存在。许多被F86击伤的米格机向北逃逸,只要越过鸭绿江就是安全禁区,美军飞机只能放弃追击,因此放过了不少米格机。后来经过飞行员不停地抱怨,1952年后这个禁令稍稍放宽,在咬上敌机的情况下(hot pursuit)也可越过禁区。飞行员们当然都会把这个规定的解释尽量延伸,偷偷地越境攻击米格机,但是仍然不许碰触中国境内机场。

中苏朝空军使用的机场集中在中国境内沿鸭绿江岸不远处,不用担心受到美空军轰炸。不过苏联飞行员也有类似美军的政治限制。由于苏联是秘密参战,不想有证据落人口实,所以严格限制其飞行员作战区域,南不超过平壤至元山一线,西不越过海岸线,以免飞行员被击落后成为俘虏而曝光。中国和北韩飞行员当然没有这种限制,但是因为其训练及素质不如苏联飞行员,通常也不会离开这个区域出击。

原来,美帝不但只敢轰炸靠朝鲜一侧的鸭绿江大桥,甚至轰炸的时候不敢顺着桥轰炸,怕炸弹不小心飘过界。所以只能横着对桥进行轰炸,精度不佳而且被对岸的高射炮猛轰。对面的高射炮因为知道美帝不敢炸过来,甚至不用伪装!

TG的苏制米格机航程短。曾经想在朝鲜境内修机场支援前线战斗,避免自己运输线被轰炸,但是修一个被炸一个。根本无法修建起来。但是,贴着鸭绿江边修建的机场却没事。因为美帝不能炸过界。(但是飞行员可以追击米格机)

继续转帖:中国单方面宣称的轰炸安东市。

10月11日,韩国国军占领元山;10月19日,美军進佔平壤,朝鲜政府迁往江界市。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已跨过鸭绿江,但当时美军还不知道具体情况。韩国国军陆军第六师的部队已进抵鸭绿江畔楚山郡,同时,中国政府宣称美国空军飞机多次轰炸安东市附近的机场与交通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來源請求]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愿意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虽作出强硬声明,但是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歷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苏联解密档案表明,斯大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指示北京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北京仍未对参战与否做出最后决定。周恩来赴莫斯科跟苏方讨论参战问题。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討論是否參戰時,除了毛澤東,其他領導人出奇一致反對參戰.毛無可奈何,急召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到京。

继续转帖:韩国版本的战史:

登陆仁川作战成功后,战势好转,9月27日美国许可越过3?8线展开军事作战。 但为了防止强大国间的全面战争,严格禁止地面部队或空军越过苏联和中国的国境。 联军总师麦克阿瑟劝告北韩的金日成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北韩对此置之不理,与中共进行参战计划。

韩国依靠联军的力量收复北韩,反而使韩国的统一政策无法得到实现,韩国政府的统一政策因联合国的战争目标受阻,而且,潜在的威胁势力―中共军宣布全面介入韩战后,战局急转直下,韩国政府对统一的愿望化成泡影

美国务省和中央情报局担优中共军介入韩战,这使联军的军事作战受阻。 1950年10月21日合同参谋本部向麦克阿瑟下令,禁止向供应电力给北韩和中国东北部地区的水力发电厂和咸镜北道工业城“罗津”轰击。 这是战略上的考虑,亦即防止因轰击邻近中国国境地区而刺激中共。 但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中共军的参战。

麦克阿瑟认为,以美军优越的空军力量足能牵制中共军。 11月4日麦克阿瑟总师向美国合同参谋本部报告,中共军有可能全面介入韩战,但没有充分的证据,然而11月5日他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特别报告书,指出联军正在与中共军交战。 11月6日他发表特别声明,谴责中共已犯国际法,并向美空军司令官StrateMeyer将军下令,作好准备以90架B-29型战斗轰炸机轰炸鸭绿江的桥梁。

美国政府则以联合国紧急安理会已在美国的要求下召开,而且攻击中国东北部需先经过联合国的协议为由,向麦克阿瑟下令中止攻击。 对此,麦克阿瑟强烈抵抗华盛顿的命令。 随后,在国境禁止空军活动的命令解除,美国还准许轰炸新义州鸭绿江的桥梁。 麦克阿瑟进而要求进入中国领土追击敌军,这一要求遭到联合国同盟国的反对。

1950年12月16日杜鲁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并没有对战况起到任何影响,只展开了逐步撤退的作战。 麦克阿瑟积极主张,要轰击中国工业区等4项全面作战的方案,但只加深了与本国政府间的紧张关系,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

1951年2月21日,美国合同参谋本部决定,禁止轰击罗津,3月1日下达指令给麦克阿瑟,禁止向鸭绿江沿岸地区的中国发电厂轰击,强迫麦克阿瑟进行"限制战争"。 杜鲁门作出以3?8线为界而停战的决定,并计划在占有优势的状态下进行停战谈判。 在这一过程中,一味追求战胜的麦克阿瑟的军事作战与追求协商的杜鲁门的外交战略,发生了冲突。

最后

中国的宣传中经常强调韓戰期間担任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五星上将布莱德雷說的一句话:韩战是「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但其话原话是:假如按照麦克阿瑟的战略计划,把在朝鲜的战争延伸到轰炸中国满洲和封锁中国海岸,那将会是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家园 来晚鸟,很长时间没围观鸟。
家园 欢迎围观

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欢迎对我举出的证据提出实质性的反驳。

另,我知道我上面的文字(包括09年那帖)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快:

原来当时联合国军并没有打咱,是苏联要毛当马前卒出的兵,大量死伤的结果是制造了一个极权的活标本朝鲜。

这个,和邪恶的美帝侵略我国,我们英勇的反击美帝侵略,最终在朝鲜打败了美帝的成就感相差太远。

我想说,历史有时是残酷的。官版历史读起来也许更加激情澎湃一点,但是不是事实,就值得商榷了。

家园 我进动物园了吗?
家园 呵呵,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自己去看一下明以后,中国历次出兵朝鲜的前因后果吧。

家园 “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这句话的英文原文

Poised and coldly emphatic, General Omar N. Bradley answered Douglas MacArthur and his arguments for extending the war in Korea by bombing sanctuary bases in Manchuria and blockading China's coast.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Bradley told the Senate committee,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针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及其将朝鲜战争扩大到轰炸满州避难所与封锁中国海岸的观点,奥马尔.N.布雷德利将军平静但是态度坚决地予以了回答。他对参议院委员会说:“坦白地讲,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角度来看,这种战略将会使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以及与错误的敌人之间所发生的错误的战争之中。”

这段话出现在1951年5月15日,用的是虚拟语气would,表示的是可能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结合上下文,意思就是如果按照麦克阿瑟的战略,把战事扩大到中国,封锁中国海岸(之前也一直没有封锁)。那将会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中国境内),和错误的敌人(中国)打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

家园 说句实话,您知道这是在西西河吗?这里有多少牛吗?

建议你还是去看看关于朝鲜战争的老贴,这里太多研究近代史包括朝鲜战争的资料狂了。说一句带有优越性的话,这里不是一个普通论坛

家园 我正有此意

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正是想让“牛人”来反驳我的观点。来证明美帝的确轰炸了中国东北。

请~

家园 那要看是官版历史,还是真实历史了

我对官版历史提出了质疑。

其实不难找,大量文章指出当年美帝不敢轰炸中国,麦克阿瑟甚至因为这个问题和杜鲁门闹翻,最终被杜鲁门解职。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大可找出证据反驳。

家园 求求您,穿越吧。
家园 你只能去别人的帖子发问,而不是等别人来回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