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戏说檄文(中)湘东一目与檄愈头风 -- 履虎尾

共:💬32 🌺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纪兄说的对极!

王伟之无耻,更胜于杨雄。

家园 还真没听说过“湘东一目”这个成语

很好奇,这个成语怎么用呢?

古狗一下“湘东一目”,绝大部分解释是:“指棋眼”... 这个能算成语吗?如过只是这样,顶多算是个“典故”吧?

家园 麦兄,确实不能用(俺也不会用)

还有,典故和成语,它们之间有啥区别呀

家园 汗... 虎老师出题了

连查了三本字典,定了定心神,才敢上来回答问题...

典故:典章与掌故也... 典章呢:指法令﹑礼乐﹑制度等... 掌故呢?旧制、旧例... 一个意思...

看来“典故”这个词,本意是指政府体制与礼乐制作规范等等... 在古代这些的东东都是很有讲究的,虽然“皇帝轮流做,明年到俺家”,可是如果做了皇帝而不讲究典章,会被人看成土包子笑掉大牙的... 所以以前有“祭酒”这个官衔,熟于朝廷典故,专司礼仪典章,... 后来使用范围慢慢扩大,引用古书里的故事或语句,也被称作“典故”...

显然,典故基本上应该是以“主/宾”的身份参与词句...

而“成语”就复杂得多了,查新华字典曰:“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其出处,可以是典故,也可以是不入典的民间流俗;其用途,可以是名词短语作主宾,也可以是形容词或者动名词组,主谓宾定状补,无不可用...

个人认为,使用频度应该是来区分典故和成语的一个比较好的参数 -- 如果一个典故不被“习用”的话,那么不能称作“成语”...

家园 原来檄文就是鸡毛信呀

“拿着鸡毛当令箭”那是不是也很合理了?

家园 虎老师这段为什么要写檄文的解释

为什么要写檄文呢?原来,古人出兵打仗,一定要讲究个“吊民伐罪”,讲究个“师出有名”。也就是狼在吃羊之前,总要给羊一个说法,总要证明“我吃你有理,你活该被吃”云云。有了充分的理由之后,这支队伍才能够自称是正义之师。在出兵征战之前或者同时,撰写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出来,振奋自己,威吓敌人,能起到极大的宣传鼓动敲山震虎的作用。

甚好甚好!俺这就拿去引经据典

家园 唐朝打朝鲜那会儿

有一篇檄文,骂朝鲜人笨,有鸭绿江天险而不知守。

朝鲜人一听,对啊,怎么不守呢,于是守了,唐朝大军花了很大力气也没打下来。。。

这个事和檄文,我曾经胡乱找过几回,没找到出处和原文,不知道虎兄手边有没有。。。

家园 商兄,你说得那个元万顷的

《檄高丽文》,我也十分想读。就是不知道还能找到不。

家园 对对

我记得万元顷这个名字,他好像挨处分了,流放了还是啥的。

家园 搬个小板凳听虎老师讲课

虎老师搞历史研究的吧?

家园 檄文这种东西大家能看懂吗

要鼓舞士气的话肯定得写点通俗一点的吧,满篇都是典故当时的老百姓和普通士兵能明白它说的是什么吗

家园 字母兄啊,应该能起作用,

能读的就不说了,须知越是没文化的人,越是对纸张文字和檄文一类的东西有神秘的崇敬。

家园 多谢字母兄!
家园 多谢禅兄!
家园 是啊,非常有道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