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嘉木乱走--京都 -- 南方有嘉木

共:💬137 🌺3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特意查看了我当年的相集,

是金阁寺的片子。

清水寺有排队去洗手。

我去的时候是夏季,很想将来秋季再去一次。

家园 不要轻易放弃。

一头热就一头热好了,至少你尽心了不是么?

家园 因为留恋所以记得:)
家园 日本文化永远停留在了唐文化传入的那一天

中国文化能够流传至今,靠的是吸收和发展,所以中国文化各代有各代的风格,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形成了灿烂多样的文化传统。

日本的文化能够流传至今,完全是基于封闭。所以日本文化从吸收中国的唐代文化以来,就没有大的变化。再加上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的文化精细的特征。

与日本很相似的是台湾,台湾也永远停留在了1949年。

所以说日本、台湾保留了中华文化传统云云,是很可笑的。这和棒子声称保留了最古老的汉语是一样滑稽的。

家园 在《周末》报纸曾经看到了这篇文章。。

大概是四月末的一期

题目是骑过京都 文章的末尾注着(南方有嘉木)

当即给葡萄发短信说了 他问怎么了 大概是我语气有些激动了

我说 “没什么 只是有些惊喜。。。有些异样。。。”

第一次觉得西西河原来并不是那么虚幻 原来离我的真实生活这么近。。。

从那时 一直想来留言 可又一直被答辩弄得没心情 。。现在终于忙完了。。。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觉得任何赞美在姐姐的文字之下都是苍白的

就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次我把姐姐的诗拿给一位 单纯真实的比较文学的才女看 她只说“这么美的诗 还自称打油 看来我平时实在是太狂妄了”。。。

写下了这些。。仿佛也完成了一个月以来的心愿。。。O(∩_∩)O~

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一句。。。嘉木的文字 好美。。。

家园 看着嘉木好文,也忆及15年前去京都

7月份去的,正是类似江南的梅雨季节,走在外面如同在蒸笼里。翻出几张当年拍的照片,其中清水寺的一张看得我一激灵。去Google Earth里找到同样一个角度的:[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家园 金阁寺的相片没错

不是包金的那个建筑,而是右手的“平方”建筑。

家园 右手好像就是进出的门了,金阁寺为何不放金阁寺的相片
家园 进门首先就看到池塘

池塘左面几乎没有东西,对过是金阁寺,右面就是这个小殿堂,带一个小枯山水。她为什么放这个而不是金阁寺的照片,呵呵,那就是她的选择了。放北京的照片也不一定非要天安门啊。

家园 这个跟北京跟天安门的关系还是有大不同的。

北京并不叫天安门市

家园 谢谢嫣然,虽然担不起,依然好开心:)

不过还是悲愤地喊一声:我,我,我,我要稿费!

家园 稿费没有

送朵小花给你

家园 图看不到。

好文。可惜看不到图。

家园 文字美。
家园 其实不可否认的,日本也发展了。

日本也吸收了很多很多的西方文化,直到现在日本还崇洋媚外。

这要看对于传统的态度了。不可否认的中国已经和传统相去甚远了。这未必就一定算坏事。

世事如围城,当年毛太祖反复批判封建文化,到现在人们身上已经没有多少传统文化了,又有人开始念传统文化的好了。。。。。我并非偷换概念,但很多传统文化就是被当做封建糟粕来批判的。

就事论事而已,五毛党退散,不论是不是自带干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