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人均资源和生活水平的关系 [ 科大胡不归 ] ”有感 -- songcla

共:💬84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看不得你这推论

其实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参照物,就是欧洲联盟,432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14人/平方公里,跟中国的138人/平方公里相差不多。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2/3,因为一砍伐森林就要发生泥石流,所以没办法住人。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高达874万平方公里。森林中又有81%在俄罗斯境内,可见欧盟境内的森林面积大约是166万平方公里,

就把欧盟的森林面积全去掉,228人/平方公里还是<276人/平方公里;把森林砍了住人和定居沙漠,你觉得哪个更靠谱? 听说过“森林资源”这个词,可没听说过“沙漠资源”这个词。

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对经济水平影响最大的是科技水平,人口密度的影响很小。
你谈到的人口密度仅仅是与国土资源联系了一下,其它资源你联系过吗? 如此草率的做出这个重要推论?

家园 难道你非要所有的发达国家人口密度都高于中国才行?

把森林砍了住人和定居沙漠,你觉得哪个更靠谱?

人家毕竟还没砍嘛!

无论再怎么考虑,日本、荷兰、德国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高很多,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难道你非要所有的发达国家人口密度都高于中国才行?你究竟想说明什么?

你谈到的人口密度仅仅是与国土资源联系了一下,其它资源你联系过吗? 如此草率的做出这个重要推论?

你学过统计学没有?研究总得一项一项地做,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搅在一块吧?

你说的其它资源有哪些,石油?煤炭?铁矿石?没问题,可以一项一项地来研究嘛。

家园 怎么还在一国本身的资源上来讨论问题呢?

但我觉得你们纠缠于一国本身的资源水平来谈意义不大。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重要的是吸收世界资源,一方面避免使用本国资源造成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利用大量外部资源进行社会建设、环境保障。所以就是人均占有资源水平高,生活水平就高,与本国的资源水平倒没有太大的关系。发达国家中也有本国资源水平高的,但它们并不主要靠开发自己的资源致富。另外,如果一国本土资源水平高,不靠科技,靠卖资源所换得的资源水平高的话,生活也可以不错,这就要看天赋了。

中国的人均本土资源水平不高,只有靠从外部获取资源,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的人均资源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那么即使我们人口多、本土资源不丰富,那也没关系,生活水平照样提高,但是这个“理论上”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现在已经出现了紧张的趋势,在世界主要资源格局大致上已经被发达国家瓜分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后进者要获得资源不是一般的难。认为中国科技水平发展了,资源自然就有那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而且中国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其间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资源投入不足就会影响发展。如果人口过多,人口本身消耗的资源过大,那么中国可能根本追不上发达国家。

家园 弹丸之地就别拿出来了

欧盟也不行,人口再扩张,人家可以去砍森林,你往沙漠里搬啊?

你学过统计学没有?研究总得一项一项地做,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搅在一块吧?

我没学过也知道“分项统计的结果只能用来做分项的结论”。说“某一家人很有钱,所以他家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可不可笑?

家园 老兄,我冤啊!不过还是要花你一把

怎么还在一国本身的资源上来讨论问题呢?
这是你的话
你谈到的人口密度仅仅是与国土资源联系了一下,其它资源你联系过吗? 如此草率的做出这个重要推论?
这是我的话

家园 昨天查了几个数据

中国平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12%,丘陵占10%。两项合计,为22%。全国人口有多大比例集中在平原和丘陵中,这个数字我还在找。此外,全国永久无法利用土地占到总面积20.5%。如戈壁、沙漠、永冻之类地区。青藏高原固然不能用来平摊人口,汶川这种地方可以用来发展成江南华南东北这样人口密度的城镇么,我很怀疑。

剩下的是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高原里人口密度大的不过黄土高原,盆地也只有四川盆地,塔里木、柴达木之类盆地虽然低,——那是相对青藏高原的低。

另外相对我国的山地,我也在查德、英、法等国山地的平均高度。数据在家里记得不很清楚,但法国的平均密度其实只有100多。

家园 日本、英国、德国、荷兰是怎么成为发达国家的?

它们的人口密度都很高,发达起来的过程中人口密度还在不断提高,这阻止它们发达了吗?

发达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水平,而不是人口密度。

家园 欢迎定量研究

同时也需要仔细分析别国的情况,尤其是日本、荷兰、英国,它们是如何在人口密度奇高的情况下成为发达国家的?

家园 不要把比较简单化了,发展都是一步一步的。

日本是个发达国家,其人均资源水平高,所以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同时环境和社会保障也比较好。这是一个事实。

中国还不那么发达,人均资源水平不高,所以生活水平不高,环境和社会保障也不好。这也是现实。

说起来所谓“西方发达国家”,大家主要关注还是它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背后的因素还是人均资源水平,有些发达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未必有我们好。

这里的前后逻辑关系就是我们发展的目的终究是满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目的是通过提高人均资源水平而实现的。提高人均资源水平最重要的手段是提高科技水平。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只要提高科技水平自然就能提高人均资源水平,特别是立刻就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

不要把提高科技水平看得太简单,认为只要艰苦奋斗、咬咬牙就可以在人均资源水平低的情况实现,然后人均资源水平就可以一下提高了。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来看,科技水平还是与人均收入、社会保障一起发展的,也就是与人均资源水平一起发展。

发达国家-无论人口密度高不高-能够发达,能够获取巨大资源,有它们特点优势,比如说通过战争、掠夺建立基础(包括重要的素质因素),又在同一个经济体系中。至少,在它们那个时候,资源限制没有我们这么严重。

而中国现在面临的资源困境是很现实的,多方面的因素限制我们的发展,比起光在那里想像“科技发展了问题就解决了”,还不如关注一下现实的困难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