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厦门,解放日(一) -- 王外马甲

共:💬285 🌺1591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员外能写一下对《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评论吗?

个人以为,当今时下,能够正确拿捏1927-1949这段时间历史题材,特别是军事历史题材的。

用啊瞒的话讲:“唯使君与兰小龙尔”。

家园 送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跟进好贴,花上

跟进好贴,花上

家园 关于大嶝岛之战,写过一点东西,请员外指正

大嶝岛面积约九平方公里,西面与厦门隔海相望,北与大陆的同安沿海相隔约两公里,南面同大、小金门距离约十公里,是金门防卫的屏障,也是从大陆攻击金门的跳板。岛东西长、南北窄,呈倒三角形,西北部为平坦的盐田,东南部为丘陵地,与大陆相隔的海湾水不很深,涨潮时要坐船,退潮时水浅处只到人腰部,水深处不过达到人的胸部以上,可以涉渡。但水底部是烂泥,行走困难。每日涨落潮两次,落潮距下次涨潮约3小时。

解放军决定以29军87师259团为主攻,以28军84师251团一部配合,共同攻击大嶝岛。为了解岛上敌情和海湾水情,担任主攻的259团多次派侦察兵趁夜间落潮时涉水上岛捕俘、侦察。从侦察得知,岛上守敌是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25军40师的118团和119团1、2营,其118团是由国民党空军机场守卫部队改编的加强团,都是老兵,大部分是河南人;而且是美式装备,训练较好,曾警卫过南京机场。其119团是由保安大队性质的地方武装编成的,大都是福建人。40师指挥部设在大嶝岛东南角的阳塘。

259团团长曹国平、副政委方征和营连干部商量后,认为如果乘船强攻,必然一开始就暴露在敌人面前,受到敌人各种火力的压制,即使强攻登陆成功,也会因伤亡过大而无力向纵深发展;所以,最好是涉水偷袭,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才能以少胜多,消灭全岛守军。

为了麻痹守岛国军,以利偷袭,解放军要求沿岸渔民每天照常在海边捕鱼,炮兵也于每天傍晚向岛上开炮,使守军逐步习以为常,助长了麻痹思想。

10月9日整天细雨蒙蒙,大嶝岛上云雾迷茫,攻击大嶝岛的259团三个营、251团的1营以及侦察连于下午6时半开始向海边开进,7时半到达海边,此时正是海水退潮的时候,部队立即下水涉渡。在水深的地方,侦察员事先在两头打好木桩,拉上电话线和绳索,个子小的就扶着绳子涉渡。涉渡时,以班为单位把子弹、手榴弹、小包炸药放在木盆里推过去;士兵们都把枪举到头顶上以防沾水。尽管如此谨慎小心,由于多数人个子小、水波滚动和脚下不平,很大一部分弹药被海水浸湿而失效。

259团登陆后,只用了10分钟就打垮了岸边的守军,1营在西,2营在东,3营在中间,分头向纵深猛插,计划在40师师部所在地阳塘会合。很快,1营就占领了岛西南部,与在此登陆的28军84师251团1营会合,2营也占领了岛东部,3营则攻占了岛中央的小高地,形成钳击阳塘之势。守军见此情形,军心动摇,完全是被动挨打,并无还手之力,似乎胜利已经在望了。然而就在此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国军12兵团的援兵来了。

曾经显赫一时的12兵团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全歼于双堆集,副司令胡琏身负重伤,侥幸逃生。胡琏伤愈后受蒋介石之命重建12兵团,新的12兵团下辖18军、19军和67军,驻广东汕头,归广东省主席薛岳指挥。9月间,浙江舟山群岛、福建漳州、厦门、金门和广东广州同时告急。广州的李宗仁、薛岳要调12兵团到粤北保卫广州,而在台北的东南军政长官陈诚则认为12兵团应用于增援舟山群岛和金、厦地区,由于情报部门报告解放军将先攻金门,以阻断厦门国军退路,而金门兵力不足,于是陈诚于9月底派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到汕头调胡琏的12兵团一部先行增援金门,同时派参谋长李树正到大陆找蒋介石说明调胡琏兵团到金门的必要。

胡琏是陈诚的旧部、蒋介石的亲信,于是并不理会广州的命令,于10月8日派18军启程开赴金门,10月9日,第18军军长高魁元率领11师、118师2万余人从汕头抵达金门海域。

此时,大嶝岛上的40师师长范麟正拼命呼救,驻厦门的汤恩伯遂电令正在海上的高魁元:派11师的31团前往大嶝岛增援40师,派11师33团开赴厦门街头游行示威,以鼓舞民心士气,其余各部登陆大金门,归22兵团司令李良荣指挥。李良荣随后发布命令,以11师32团加强金门东部的守卫,而以第118师师长李树兰指挥所属352、353、354三个团,各配属战车两个排,作为机动部队,驻琼林地区。

高魁元接到汤恩伯的电报后不敢怠慢,立刻命第11师的31团团长陈以惠率全团直接开赴大嶝岛参战。31团乘船绕过大小金门之间的水道,于10日晨6时在大嶝岛登陆。

31团与40师残部在阳塘会合后立刻向解放军发起反击,夺回部分阵地,甚至一度威胁了259团的团部,但不久又被解放军击退。鏖战至中午,31团多次反击未能成功,随即暂时停止的攻击行动。而解放军登岛部队由于海水上涨而与后方失去了联系,无法及时得到增援,自身携带的弹药也已基本耗尽,,仅有的一门半迫击炮(一门整炮和一个炮身)只有三发炮弹,只好在岛上四处搜寻守军的弹药,战局陷于胶着状态。这样拖下去显然对解放军极为不利,

面对这种情况,259团领导判断守军估计解放军将于黄昏发动总攻,目前之所以不敢反扑,一是固守待援再次反扑,二是准备撤退,总之是信心不足,应趁敌动摇之机发起攻击。鉴于解放军火力、弹药不足,只有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方能奏效。

整个下午,解放军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隐蔽接近守军阵地,在守军眼皮底下构筑工事。守军以为解放军正在准备夜间攻击,颇感惶惶不安。黄昏时分的18:30,259团仅有三发炮弹的迫击炮开始射击。第一发炮弹打到40师指挥部附近,第二发打到战场制高点4l.6高地,第三发打到阳塘和4l.6高地之间。守军以为这是解放军炮兵在进行试射,即将开始炮火准备,于是军心大乱。在炮击的同时,各战斗小组纷纷发起了冲锋,40师师长范麟和31团团长陈以惠紧绷了半天的精神终于彻底崩溃了,率先向东海岸逃跑,想趁夜间退潮时涉水逃往小嶝岛,守军见状全线崩溃,在解放军的穷追猛打下乱作一团,纷纷缴枪投降。战至当日午夜,大嶝岛被解放军完全占领,守军三个团被打死、淹死1000多人,俘虏1000多人。40师师长范麟、31团团长陈以惠率残部数百人趁夜间落潮涉水撤到了小嶝岛,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撤到了角屿,后又撤到金门整补去了。

10月11日晚,251团一部又由大嶝岛出发,趁落潮时攻占了小嶝岛,歼灭40师119团3营。

元宝推荐:MacArthur,
家园 解放军的胜利是无数勇敢的人这样试错试出来的
家园 “指正”谈不上,与您交流

蒙duanjian兄抬爱,将您的大作放进来,给马甲说的故事做了极有益的补充,谢谢了。老兄的文章无疑是经过严格考据的,详实细致,把大嶝岛战斗的基本情况讲得很清楚,令人收益匪浅。不过既然是要交流,马甲也就跟着再说几句,请河友们辨析,也供您参考。

参加大嶝岛战斗的解放军部队其实有两支——29军的259团和28军的251团——现在一般对259团的情况讲得较多,这大概是因为259团保存完整,有人写回忆录,而251团打没了,线索也就断了。所以我愿意尽可能地提一提251团,哪怕251团在大嶝岛的战绩并不如259团。

关于增援大嶝岛的那支国民党部队的番号。这个挺有意思。

据我所知,明确表示敌人有增援、并且增援部队的番号是18军11师31团的,就只有29军259团的曹国平一个人。259团其他人都没提这事,29军87师的战报也没说,28军那边就更不会讲了。而曹国平说他不仅抓了11师31团的俘虏,并且还说他当时就把战果向师部和军部报告了——这可真是难题。

按理,作为259团当时的团长,曹国平不大可能在敌军番号的事情上出错。可问题是如果259团于10月10日就在大嶝岛和高魁元的18军11师交了手,那为什么到了10月25日,28军肖锋副军长乃至10兵团的领导都说自己不知道胡琏兵团已经到了金门?是87师和29军没上报?还是肖锋、叶飞在装糊涂?

别人装糊涂也就罢了,因为曹国平的259团是29军的,肖锋或许听不见他的话。但当时和曹国平他们共同作战的251团却是28军的,而且他们还要第一批上金门,如果真的在大嶝岛遇见了胡琏兵团,刘天祥团长就没理由不告诉自己的上级啊——难道84师和28军也打了马虎眼?这事情可就大了。

所以,duanjian兄认为259团打了胡琏的手下是事实,我不反对,但我更希望有谁能查查胡琏、高魁元或者刘鼎汉的资料,听他们说自己的18军11师到底去没去大嶝岛。

至于文中的其他内容,马甲我基本赞同老兄的叙述。另外提两条小意见:一是259团在徒步涉海的过程中除了丢装备还淹死了人,其实并没有战报里说得那么轻松;二是大嶝岛战斗期间,259团的政委是李峰,方征是副政委。

家园 考据严格确实谈不上

我写这篇主要的资料来源是《回顾金门登陆战》一书,其实资料很有限,基本属于照搬,而且当时写的很仓促,错漏之处很多。刚才又查了一下书,员外指出的有几点问题确实存在,不禁汗颜。

大嶝岛之战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其中259团团长曹国平和副政委方征的回忆文章,按照曹国平和方征的回忆,251团1营和侦察连参加了大嶝岛战斗,我当时写文章时没有留意,是读书不细。251团副团长马绍堂和251团1营营长李同顺在回忆文章中都谈到过251团参加了大嶝岛之战,但叙述都非常简略,没有提供更多的资料。

关于18军是否参战问题,我所参照的资料是《回顾金门登陆战》一书的附录二《金门蒋军作战情况简介》,该文中对18军的动向描述的比较详细,我以为此文应该是作者综合当时看到的台湾方面的资料整理而成的。此外,肖峰在回忆文章中也谈到大嶝岛之战中发现了31团的俘虏,并称自己14日晨亲自审讯了2名31团的军官。肖锋的回忆是否准确很难判定,但毕竟与上文所述18军动向相互印证了,因此对18军参战一事我予以了采信。当然,确如员外所言,这只是一面之词,还有待于台湾方面资料的验证。台湾方面的原始资料我看到的较少,还望河友们指点。

家园 俺觉得马甲的怀疑有道理。

  打完仗那么多天不向上级报告所消灭敌人的番号,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家园 如果是肖锋的回忆文章说抓了31团的俘虏,

那与马甲的说法就有点对不上榫了,或者肖锋即使审了31团的军官,也没发现胡琏的大部队也来了。

家园 找了半天,找不到海沧湾在哪里。

  如果说“海沧湾其实只是个内河港口”,这内河应该就是九龙江了,但九龙江口离鼓浪屿超过15公里,而大陆对着鼓浪屿最近的地方不到两公里,即使是为防空袭舍近求远也不会求这么远吧?

  只找到九龙江口外那个海湾北面整个半岛现在叫海沧区,难道九龙江口外那个海湾就叫海沧湾?那这个海湾就相当大了,从地图上看排上几千条渔船也不会挤,这与

水面并不太宽,近百条木船同时从岸上往水里推,顿时就没了章法
对不上号。

  如果是海沧区对着厦门岛那一面叫海沧湾,不光离九龙江口相当远,而且这一线离鼓浪屿都不到两公里,就是顶风一个多小时也该到了吧?

要么那个九龙江到鼓浪屿的整个海湾叫海沧湾也叫九龙江口?从我在网上找到的一段话看可能是这样:

 师指挥部把登陆突破口选择在鼓浪屿西面突出角及以北地区。271团(即“济南第二团”)及272团第1营为第一梯队,担任主攻,从九龙江北岸海沧出发,出九龙江口,由鼓浪屿西南突出角以东地区突击登陆,攻占纵深制高点日光岩,尔后分割围歼守敌;273团为第二梯队,随271团之后加入战斗。272团(欠1营)为师预备队。93师277团从九龙江南岸之坛沙出发,出江口向鼓浪屿西南突出角以东地段突击登陆,

家园 肖锋的回忆说向上汇报了,但上级不信

不过现在又有一个问题:肖锋的回忆是否准确?因为肖锋的回忆已经有很多内容证明是不准确的,比如肖锋公开出版的《日记》中的很多内容。

家园 员外有时间还是干点正事吧,评论那种娱乐东西是糟蹋时间

写了恐怕也没多少人看的懂,因为没完整看过电视剧.

我就没看,看不下去.

也许我和别人不同?

家园 听说员外的蒲公英即将付梓

不知其中是否有小蔡转战各处的战场示意图?这么好的文章,愚以为配上图就更好了。

今天特意又看了看厦门金门的地图,更是感叹——林毅夫都能游过来,但金门之战的艰难惨烈,拜读员外的大作,令人扼腕,不胜唏嘘啊

家园 九龙江没有过海沧

海沧湾现在已经填成农田了。当初有条小河,271团是先在九龙江里练兵,然后把船从陆地上硬抬到这里(叫做“陆地行舟”),为的就是这儿离鼓浪屿近。原以为30分钟就能靠岸登陆的,所以炮兵压制射击完毕之后就收摊了,根本没想到船在海上会走不动。

277团出发的沙坛湾确实在九龙江的出海口附近,但那儿比较远。这事我后面会讲的。

家园 有地图,是编辑帮我画的

这本书大概能在四月份出吧,据说挺厚的,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