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忆】电影《卖花姑娘》与踩踏事件 -- 重庆老牛

共:💬28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以前

去一家东北角书店的时候 心里总担心 那家书店有四楼吧(?) 人总是挤得满满的 楼梯极窄 忍不住总会想 这要万一有点事 冲出去可真是不容易。多年没去了 也没听说过有什么事故 万幸!

家园 唉,我竟然不知道有老版的

我要去找找。

家园 《侦察兵》不怎么样。

  不过也比现在某些电影好些。

  印象最深的就是被解救的游击队长不相信这些侦察兵是TG,说了半天,最后叫了声“同志”就信了。

  重拍的还有《南征北战》,不如以前的不过还将就,只记得胖子多了。

  《闪闪的红星》还是不错的。

家园 《侦察兵》里表演,很生硬了

王心刚的表演远不如文革前的电影。同样是演英雄,离《海鹰》太远了。这条同感

不过也比现在某些电影好些
。导演还不敢配茶杯茶碗的。

听说老版《南征北战》罪名之一是共军的衣服太破,新版的就整齐了。

忘了从哪里看的,有人评价新中国的电影高峰是六十年代初期。觉得差不多吧。

家园 六十年代初的许多电影非常好。

  不管是艺术性、思想性都好,只是有了“高大全”的开端。

  印象深的有:

英雄儿女

红日

南征北战

冰山上的来客

五朵金花

今天我休息

大李老李和小李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上下)

锦上添花

平原游击队

三进山城

铁道游击队

云雾山中

羊城暗哨

刘三姐

还有不少名字忘了,上面有的可能拍的还早些。

对了,还有个《英雄李长空》

最后一个是忽悠人用的:英雄礼堂空

家园 看这片时我就想着德国人把瓦尔特杀掉

跟看美国大片想最好主角死掉一样。

家园 最喜欢柳堡的故事

还有百看不厌的小兵张嘎和平原游击队.非常贴近生活.

现在的电影徒有大场面,导演都忘记了什么是电影了.

家园 这么多年了.

现在一听那个主题曲,还激动的手舞足蹈.尤其了一帮年轻人袭击卡车遭伏击后,钟表店老板去认领女儿的遗体.背景音乐从轻柔的独奏到雄魂的合奏,听得我热血沸腾.

还有那句"你看这座城市,她就是瓦尔特"

当然也少不了"肖特呼唤哼特":)

家园 确实

  现在的电影画面可以拍的非常美,某些场景可以拍的非常振撼,但故事情节、内涵就没法说了。

  张一类的大导演早期电影还将就,现在的俺从来不看。

家园 70年代中期经常能看一些内参片,当时看了不少美帝的片子

看片来源有两个:

一个是北京中一礼堂,片源以美帝为主,记得第一部看的就是《蛇》,那时候咱还不太明白几个老外追来追去在干嘛,看到一半就睡着了,就连后来一直“热爱”的莫里康音乐都没能唤醒我。印象最深的是《沉默的人》,片子里间谍自杀用的是一咬就流黑水的香烟。搞不懂的是:老外男的怎么给女的眉来眼去两下,就能搂搂抱抱了。

另一个是部队内部礼堂,基本上都是军事片,看过《啊,海军》《 虎虎虎》之类的,看这个会比较仔细,

家园 记得是这样的

阿尔巴尼亚:打打闹闹(基本上是战争片)

罗马尼亚:莫名其妙(剪辑太多,尤其是接吻跳舞镜头,一部“多瑙河之波”,从一开始的2小时3刻,到后来洁版只有2小时不到,造成情节不连贯)

越南电影好像没有评价,实在太少,

家园 爆炸是罗马尼亚的

爆炸是罗马尼亚的。罗马尼亚的还有:沸腾的生活,侦察英雄,橡树十万火急,

家园 平原游击队是55年拍的

新中国电影,我以为是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出产的好片最多,改革后另算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