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人的生活变化了吗?美国人将向何处变? -- 桥上

共:💬189 🌺770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感谢回复,不过我的原帖真不是针对此次疫情来的

我主要是在想中国是不是有可能在生活水平上赶上美国,如果可能,会是通过什么途径。还是永远只能在美国水平的一半左右。

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
家园 我听人说过,中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但低的程度没有

普通人想的乐观。

综合而言,大概在30%左右。这个钱国内国外分润。

很容易被关税抵制住,因为国外部分无利可图了。

只能让利,或者内循环。

家园 再补充下我下面的帖子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1。人均物质绝对值超过美国。第2。生活水平超过美国人。

这两个问题不完全等同。其实重点是第2,甚至可以撇开与美国比较,自己生活水平真好,那就是好,谁更好一点,没简单标准。

现在每年猪肉人均消耗80斤,鱼类消耗量更高,还有鸡肉,再加点牛肉,再加点鸡蛋,放文革时期想像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但跟他们说,这样的社会两个4级工5级工夫妻,过得苦哈哈,不敢养三个孩子,肯定没人信。意思是,除了物质数量,还有更大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问题不解决,说不定10年后猪肉翻两番,还是苦哈哈,相当于文革时期预料不到今天苦哈哈。

通宝推:燕人,桥上,
家园 您的意思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是苦哈哈换来的?

这我赞成,在一般生活用品上已经接近,这我也赞成,我觉得主要的差距还在住房。

至于苦哈哈,一个是技术水平和美国有差距,一个是自然资源和美国有差距。不知两个里头哪个更重,如果主要是前者,就还有希望。

家园 “现在的生活水平是苦哈哈换来的”。我不是这意思

惭愧!表达不清。

我说“苦哈哈”意思是,今天一对双职工,工作很累,压力很大,安全感很低。

关于现在的生活水平怎么来的,应该都是相关的问题,就是那个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

家园 对,就是房子

一个人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有房子和没房子完全就是两肿心态。老家有房子但没用呀,在东南沿海打工,与老家相隔千里,一年也就回几天老家。回老家吧没有可以维持当前生活水平的工资,实在是回不去。

其实技术水平差距对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体验并不明显,何况中美之间的对比有些地方还互有胜负,你说你是汽车上的国家,普通人的出行自由广度高,我不也可以说我们是高铁上的国家,普通人出行坐高铁高速又舒适,何必苦哈哈的劳力驾车。你说你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达,执天下之牛耳,我也可以说你是执着过时的老牛耳,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在新兴信息化领域我方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假以时日,必可以堂堂战而胜之。

唯有自然资源中的粮食生产资源是我们唯一的短板,其它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能源,铁矿石等其它矿产资源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就算安全形势恶化,外部贸易通道被封锁还可以组织技术攻关采用其他路径的工业化替代内循环解决,无非就是成本高一点,但风险都还是在可控范围内。唯有粮食生产如果遇到全球范围内的大幅减产,到时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其它东西可以等,可以搞工业化替代,而粮食这东西是不可能等的,而工业化替代当前还没有看到可行,安全的技术路径。

家园 应该就是做蛋糕分蛋糕的问题

想到另一个参考角度,再同桥老师交流下

美国70年代的GDP,只有今天的1/10上下,75年是今天的1/12,但笼统来说,当年生活比今天好,更比今天的中国人好,虽然那时候没有电脑高科技,但也是大鱼大肉大房子,放假开车出游,最重要的是人生的压力小,两口子蓝领就能实现美国梦,孩子有出息就出息,没出息的话,高中毕业继续蓝领,继续实现美国梦,伸手可及,前途的安全感比今天强多了。那个状态,除了可能是霸权掠夺搞的好,蛋糕分得比今天公平一些肯定是重要原因。

我意思是,以今天中国的物质水平,如果经济模式和分配制度合理一些,普通人的生活完全应该过的好很多。另一层意思是,等中国GDP翻倍超过美国,生活是否一定有大飞跃,很大的存疑。

家园 婴儿不吃别的牌子奶粉是有原因的

一般婴儿开始吃了什么牌子奶粉就会只吃这个牌子,别的牌子不会吃

国内几年前就严打医院送试用婴儿奶粉的行为就是因为婴儿吃了这个牌子就会只认这个牌子

另外,一个牌子的奶粉配方不一样,味道香味什么也会不同

家园 就我的经历来说,安全感低这件事

只能回到“大锅饭”去解决,就我的切身体会,那个安全感是后来从没有的。或者日本人说的终身雇佣?在现在的形势下,很难。

也许,再过二三十年,城市化过程结束之后会好点?但愿我能看到。

在那之后,如果国家还能保持向上的势头,也许会出现美国人七十年代的情景?

通宝推:高三三班,
家园 18年先后接待了俩国内高校的院长,

一京一沪、一正一副,一个大学是职大升级、一个大学是中专升级,20年前都是让人看不上的学校。因为户口值钱,现在牛气得很,国内学历只认北清复交。其中一位院长让我知道了7117的概念:就是青椒每天早7点到晚11点,每周工作7天。

--------------

太太的堂妹是帝都三甲医院医生,昨天值夜班,没病人,姐俩聊天。由于堂妹孩子小,以前很少有机会聊天,这次算是第一次聊得比较多、比较深。

她们科60人,4个癌症(都不到40岁),什么癌都有。还有一个30岁的心脏搭桥。心脏搭桥这个,太太博士刚毕业还没有收入,为了挣钱前拼命加班。医生要给他装3个支架,他坚持只装1个。

===========

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一是人口基数大、竞争异常激烈;二是赢者通吃,输了一无所有(参见6年非升即走);三是社会没有最低保障,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一旦滑下去就万劫不复。

阶级固化了,向上走千难万难,向下滑则是松口气的功夫。

城市化结束后会好点?我觉得桥上老师太理想了。不同线城市户口的含金量实在是差得太多了,现在的趋势是差距越来越大(参见房价)。

我在另几个帖子中说,以中国目前GDP全球第二、工业能力全球第一的国力,是有能力建立初步的最低保障的。然现在连提都没人提。

他们吃龙虾的时候,屁民吃酱油拌白饭,想要点咸菜他们都不愿给,用民族主义鸡血忽悠屁民;等他们吃鱼翅了,会主动给吃面条的屁民加个鸡蛋?

现在没有意愿解决分配问题,凭什么相信他们以后能解决?凭什么相信他们掠夺全球了,就会给屁民分一杯羹?

通宝推:nvda,衣香楚楚,my8883,pyrefir,达雅,四方城,纳米小洞儿,袁大头,秦波仁者,高三三班,薄荷糖家族,
家园 我同学在硅谷买的奶粉是完全不同的牌子

拿回去照吃不误。

家园 前年回国见一朋友,每年打高尔夫花10万

中国人真有钱。

家园 过去40年,

中美基尼数都翻了一倍多,不同的是中国阶级还未完全固化,下层出路更广阔一些。

家园 等中美彻底脱钩吧

各自完成跑马圈地之后或有改变的可能

家园 这个不是典型的极端做题家的表现,知乎年轻人早就看透了

目前学术体制,本来就是个很畸形的体系,残酷压榨新人,国内外都差不多。

但是,国内各个学校政策和风气都千差万别,很多学校还保留着“团购”房子的优良传统,很多顶级二线城市的人才房,也就10000出头,青椒排队还能排得上。再不济,去长沙这种市中心10000+房子的地方,找个学校不好吗?不过极端做题家大概率看不上长沙的户口和学校罢了。

在这里我必须提一下,知乎好几年之前就有个特别诛心的统计:父母双方皆985学生(前3%),孩子是985基本上不会超过10%,211都不会超过50%。逼自己狠的,一般逼着孩子也恨,可怜啊,却不知道这种逼迫,在基因的铁律面前,根本就是无用功。还不如去学个唱跳rap去非洲拍短视频,没准火了还能带带货,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奉上统计原文链接:家长是不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很平庸?

题目是别人出的,但是题是自己做的,可以选做,也可以不做。这年头收入高的工作有的是,非要在京沪顶级学校一棵树吊死,那就不是单纯的体制问题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