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三十二)李锐的庐山会议 (中) -- 史文恭

共:💬151 🌺471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答阿雪兼富兰克林兄,

这个李锐在庐山唱的是黑脸还是红脸,或是鼻子上有无一撮白点的问题,俺其实当初写庐山的时候,和老广兄切磋过。当时老广兄引杨尚昆的回忆,说是李锐曾经举报过,后来俺查了杨尚昆的日记,发现日期对不上。所以这事儿是倒腾过地。

但老实说,到现在,俺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自信,---因为假若这个访谈是真的,那周惠也不过是在转述,而至少周惠还是庐山会议的当事人,而俺压根就没看到过第一手的材料,所以很多细节,追究起来,真的没法较真。因此,下面的东西都是俺的猜测啊。

说到周惠为啥在这个访谈里对李锐毫不客气,甚至揭发李锐想50岁当总理这样的野心,或者李锐为啥到现在对这个访谈都没有回应,----俺觉得,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我们或许忽略了。------那就是,假如说在庐山会议上,李锐确实没有对田家英,吴冷西,胡乔木,陈伯达等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儿的话,---那他的确“陷害”了周小舟和周惠两个。----这是庐山会议这个庞大主题下面几个次级矛盾里的一个。-----要想知道李锐对二周的伤害有多大,只要看看访谈里周小舟毅然用Son of beach冠以李锐就知道了,---而且,因此,周小舟也跑到东哥那儿,把那些秀才后面议论东哥的事儿统统说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周小舟也是举报者。),---所以,周小舟和周惠对李锐的那个拉他们下水的检讨书是非常愤怒的。----况且,庐山之后,周小舟下台,张平化主政湖南,后来周惠因为给周小舟那封信做修改,被证明和周小舟是一伙儿的,也被打到了。---故,周惠同样也是庐山会议的一个巨大受害者。-------是以,李锐可以在他的庐山会议实录里面对其他人侃侃而谈,但从个人的道德标准看,很明显,李锐对不起周小舟和周惠。

这个背景,解释了,假如这个访谈是真的话,为什么周惠会对李锐这样还在世的中顾委委员如此不留情面,-----同样也解释了,李锐可以在他的书里驳斥吴冷西,而不能对周惠说什么。---因为他的确欠了二周很多很多。

另外一个猜测是关于田家英的性格,----其实说到性格,就是心理学的范畴了。-----而田家英的性格里这种关键时刻缺乏主心骨或者缺乏安全感的根源,俺的猜测是这应该来源于一个背景,即田的出身。他出生于成都一个城市贫民的家中。3岁那年,经营小药店的父亲就去世了,9岁又死了母亲,他成为孤儿,靠继承了药店的兄嫂抚养。然而嫂嫂心地狭隘,不愿花钱供他上学,13岁的爸爸只好在药店当学徒,饱受了旧社会的世态炎凉。

而这个出身解释了,为啥田家英会和比他大4岁的董边结婚。事实上,董边是田家英的第二任妻子,因为给刚离婚,情绪低落的田家英做思想工作而两人走到一起的。----比田家英大4岁的董边给了他比较大的安全感。

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后来田家英青云直上后在政治上所表现的软弱。---毕竟和许世友这样血海里搏杀出来的悍将相比,田的心理素质要差太多了。

总之,上面俺所猜的已经是历史里面犄角旮旯的东西了,不过或许会有点用,所以写下来供阿雪大大和富兰克林大大参考。。。

家园 庐山会议之后,庐山‘四秀才’

胡乔木,吴冷西,田家英,陈伯达,都被专门审查过地。---见杨尚昆的回忆:

“但是,庐山会议后。中央根据庐山会议对“秀才”们的揭发材料。仍决定对他们立案审查。10月,彭真两次找“秀才”们谈话,核对材料。几位“秀才”也向中央作了书面检讨和申辩。10月17日,毛泽东找四位“秀才”谈话,说你们在庐山的表现不好,但不属于敌对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而是属于基本拥护总路线、但有错误观点或右倾思想的人。至此,事情宣告结束。 ”

所以这四个秀才其实也吓得够呛。富兰克林兄说吴冷西可能记错了李锐和周小舟,也是一个很好的见解。

家园 我倒是有些信周惠的说法

庐山之上,不也有怀疑老彭的信出自张闻天之意,甚至干脆就是张闻天之手。老彭后来极力辩解的,不也是这个问题嘛?

这种说法是哪里来的?我倒是猜测,其源头就是出自李锐的告密。

家园 主要是这个说法过于惊心动魄了。

可能会颠倒庐山会议的性质。。所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啊。。”

家园 越来越有意思了

当时老广兄引杨尚昆的回忆,说是李锐曾经举报过,后来俺查了杨尚昆的日记,发现日期对不上。所以这事儿是倒腾过地。
我们知道法律意义上构成的举报的标准是比较统一的,而在政治生活中可能个人的标准就不一样了,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各种说法的不同。

说到周惠为啥在这个访谈里对李锐毫不客气,甚至揭发李锐想50岁当总理这样的野心,或者李锐为啥到现在对这个访谈都没有回应
同意教头所说周惠对李锐不客气是因为周周是李锐在庐山言行的确凿无疑的直接受害者。而李锐没有回应也许是这个新材料原来应该是所有当事人去世(注:周惠2004年去世)后才能公布的,现在莫名其妙公开了,李锐说不定还没看到呢。

关于田家英一段,教头有心理历史学派的味道啊

家园 如果此说为真,那么

庐山定性就全部翻盘,真成了彭张小集团借机发难,一帮秀才傻不拉唧敲边鼓。

所以老彭也好,张闻天也好,死也不认这一条。

但是到底事情存在与否?则为不可说了。

但是李锐的告密如果真存在,那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

家园 周惠这个回忆是公开发表的吧

李锐现在要辩解,又是和死人打嘴仗去?

家园 我看到的都是在一些论坛里贴的

没有指出公开出版的出处。

雪兄有更直接的引用出处吗?

家园 没有这么严重吧

我感觉即使根据周惠的说法,李锐捅的篓子,基本上还属于压塌骆驼的最后一捆稻草的性质。

家园 我印象中似乎发表过

但也拿不准,《读书》杂志?

家园 史兄确实执着啊

这个李锐在庐山唱的是黑脸还是红脸,或是鼻子上有无一撮白点的问题,俺其实当初写庐山的时候,和老广兄切磋过。当时老广兄引杨尚昆的回忆,说是李锐曾经举报过,后来俺查了杨尚昆的日记,发现日期对不上。所以这事儿是倒腾过地。

老兄这个日期对不上一说,如果当初没看过我们两那个讨论的,恐怕会不明所以啊。什么叫日期对不上?全部讨论都在这里,大家看就可以了。现在又多了个周惠的旁证。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978801

如果大家觉得太长,那么简单来说就是杨尚昆回忆庐山会议里有这么一段。

“庐山会议期间,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李锐等一批“秀才”,由于基本赞成彭德怀的《意见书》,并私下对“三面红旗”有所质疑,被卷入到批判当中。最初由彭真提议,几位中央常委也同意,最终保护了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过关。杨尚昆在这期间为此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他给我们简略讲了讲这个情况。

  在上庐山的路上,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李锐等一批“秀才”,对1958年以来的形势就有一番议论。“秀才”们说话百无禁忌,尽管他们在思想上也不可能不受“左”的影响,但他们面对“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却不能不对“三面红旗”提出质疑。会议开始不久,“秀才”们开始接受起草庐山会议记录任务,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总结“大跃进”的教训,继续纠“左”问题上。当时,田家英曾把他在四川调查中反映浮夸问题的材料送给毛泽东参阅,引起四川省委负责人的不满;田家英在小组会上发言时,还同四川省委的那位负责人发生了争吵。彭德怀的《意见书》印发以后,“秀才”们都反映写得不错,同他们起草的《记录》基本观点相同。有的组对彭德怀的《意见书》提出批评,田家英、吴冷西还作了解释。

  7月23日,毛泽东讲话后,风云突变,这对“秀才”们如晴天霹雳。有人批评田家英反映四川问题是攻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有人批评吴冷西和彭德怀一个鼻孔出气,“犯了路线错误”。使“秀才”们最担心的是他们在会下议论过的一些“私房话”,如果泄露出去,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秀才”们会下议论过的“私房话”还是传出去了。

  当时,会议除集中对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开火外,那些曾经表示赞成或基本赞成彭德怀的《意见书》观点的人,也无不遭到严厉指责,批斗范围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彭真就来找我商量,提出要保护“秀才”。为此,彭真、薄一波和我专门找李锐谈话,要他到此为止,不要再扯宽了。我把这个意思向刘少奇、周恩来和毛泽东汇报,他们也表示同意。随后毛泽东分别找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谈话,批评“秀才”们前一段表现不好,方向有些不对头;同时又要他们不要过分紧张,要夹着尾巴做人;还说过两天向会上打个招呼,下“停战令”,对“秀才”们挂“免战牌”。我到“秀才”们的住地,告诉他们:主席已经要我向各组组长打了招呼,要他们集中精力开好八中全会,不要再提“秀才”们的事情,你们可以放心了。

  8月11日,毛泽东在八中全会上作长篇讲话,对彭德怀等同志作了系统的批判,同时也讲了要“保护秀才”。他说军事俱乐部那些人想把“秀才”们挖去,我看挖不去。“秀才”是我们的人,不是你们的人。他还说“李锐不是秀才,是俱乐部的人”。这就正式把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保护过了关。

  但是,庐山会议后。中央根据庐山会议对“秀才”们的揭发材料,仍决定对他们立案审查。10月,彭真两次找“秀才”们谈话,核对材料。几位“秀才”也向中央作了书面检讨和申辩。10月17日,毛泽东找四位“秀才”谈话,说你们在庐山的表现不好,但不属于敌对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而是属于基本拥护总路线、但有错误观点或右倾思想的人。至此,事情宣告结束。”

我当时觉得,如果杨的记忆是准确的,那么李锐确实曾经揭发过其他秀才,后来为了保护秀才,彭,薄,杨和李锐谈话,让他不要瞎咬人。同时老毛找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谈话,估计这时候田下的跪。毛安慰他们说没事,过两天毛会在会上讲话,保护他们。然后8月11日毛讲话。据此我认为彭,薄,杨和李锐谈话不要扯宽了应该是8月9日。也就是说李锐在那之前就扯宽了或者说有嫌疑,否则为什么彭真来找杨尚昆专门和李锐去谈话呐?

史兄认为杨尚昆日记没有记载这次谈话,所以杨尚昆的回忆是错误的。我当时是认为杨尚昆日记没有记载8月9日以前和彭薄一起接见过李锐,所以这个见面在8月9日前不存在的推理并不成立, 因为杨不会把每次谈话都记入日记。比如李锐的庐山回忆就说过8月16日,周,彭,杨和李锐有过一次谈话,而这次谈话杨尚昆日记中并没有记载。而杨日记里记载的8月13日和周彭薄一起和李锐的谈话,李锐的庐山回忆里就没有写。从这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杨尚昆日记和李锐的庐山回忆都不能作为李锐与包括彭薄杨是否在8月9日或以前是否谈过话的唯一依据。杨尚昆的回忆应予以充分尊重。而现在周惠的讲话也证明了李锐在庐山的表现不是他庐山实录里的那么回事。目前李锐所说基本是他的孤证,而杨尚昆,周惠,包括吴冷西的回忆都表明李锐不是他所说的那么高大。杨尚昆,周惠的谈话都出来那么久了,李锐回应了吗?而且这些之间都是可以互为证明的。

通宝推:秋末冬初,
家园 当时好像阿猫阿狗都觉得自己能当总理啊

同样的话,顾准说过,李锐也说过。还都是十年之内。看来总理地位受整风影响很大啊。是个人就窥伺总理之位。

家园 有道理
家园 什么叫彭张小集团借机发难?

难道政治局委员之间就不能私下里交流想法,只能在会议桌上搞头脑风暴?

家园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缺失点在于。。

周小舟的确在庐山会议上揭发了四位秀才对东哥的背后议论,那么,周小舟的揭发信是在哪一天送到东哥手里呢?是八月十三日早上,然后马上被东哥批发给中央全会。

具体可见:史文恭:【原创】 (三十三)李锐的庐山会议(下)

那么,杨尚昆是哪一天叫李锐过去谈话呢? 恰恰在八月十三日晚上。请注意,这是引自杨尚昆的日记,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手材料上的。

而老广兄后来引的杨尚昆的回忆和李锐本人的实录都是几十年后的回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1,周小舟的揭发材料完全没有在杨尚昆的回忆里出现。

2,杨尚昆几十年后的回忆没有说他是哪一天和李锐谈的,但他还记得不是单独和李锐谈,而是和薄一波,彭真一起去的。---而这,对照杨尚昆的日记,是非常吻合的。----那一天就是八月十三日晚上。----所以结论非常地清除,

在庐山会议期间,杨尚昆和彭真,薄一波一起找李锐谈话,在他当时所记的日记里,只有一次,那就是八月十三日晚上的谈话。而这次谈话的背景在于,该日清晨,周小舟揭发四个秀才的报告已经批发给了中央全会了。

在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老广兄再回味杨尚昆这段话:

“彭真就来找我商量,提出要保护“秀才”。为此,彭真、薄一波和我专门找李锐谈话,要他到此为止,不要再扯宽了。

就有了新的解释了,也就是说,杨尚昆在这里擦得不是李锐的屁股,而是周小舟的。----因为周小舟把那些秀才的背后议论捅了上去,所以,杨尚昆必须告诉李锐不要这个危险的话题继续扩大。---而这,应该是综合各方面资料后,可能性比较大的结论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杨尚昆日记里的这条记载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条,因为他,彭真,薄一波三个人找李锐谈话是组织行为。在目前没有找到其他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俺觉得这条材料是最有说服力的。

请老广兄明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