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谈毛泽东时代经济 -- 井底望天

共:💬151 🌺4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周公搞“反冒进”也和新税制一样犯了程序错误

刘、周、陈三个人定案了之后就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和国务院报告的形式昭告天下,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统一思想。

然后就有部分干部到毛泽东那里告状,说气氛压抑,压制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之类的。

家园 花这段话, 这是对老毛很客观的评价.

批评毛大爷不懂经济,却好指手划脚,经常掺乎进非常具体的经济活动,并不影响对老爷子实现中国独立,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抵御外强的丰功伟绩的肯定,也不排除那个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很多基础。

家园 53年

del

家园 陈云是党内的经济干才 但有些东西功过一体

大饥荒的制度原因首推粮食的“统购统销”。毛和中央其他领导都是积极倡导者推行者。但是这个发明权是陈云的。

家园 统购统销本身不能算错,错在征粮太高

高到危及农民口粮的地步。

家园 看了您这个,觉得至少这次指手画脚未必错了,

毛未必懂经济,他是从政治角度指手画脚的,我觉得即使错也是政治错了,而非因为不懂经济错了。

家园 迟到的花
家园 周老爷,薄老爷,毛大爷,这样很有趣?

尊敬并且讲究,就称某公,无所谓就称呼其名得了。

说实话,我不觉得周是个“老爷“。

当然,你有言论自由。只是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帽子“,象你们这种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虽然说非常讨厌那个时代,却深深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而不自觉。上次你以全党全体人民的口气说话,就让人想起过去电影里的台词“我代表人民,判处你...“。

家园 俺花你这段
家园 程序其实没错

按那个时候的标准程序

下头做文件报给陈和邓

陈和邓做票拟 报上去

刘和周意见一致 那就用印发诏了

若是刘和周意见不一致的 那才向毛主席请旨

家园 很大程度是制度惯性

一开始就是以索取三农为出发点。

家园 【原创】也谈毛泽东时代经济(六)

这个主要发生在毛大爷和周大爷之间的政策争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这场争论的双方,到底孰对孰错?

俺的看法是,双方都对,但是双方都错。

毛大爷的正确之处在于看到了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是私强公弱,所谓对公私企业一视同仁,实际上起了具体的削弱公有企业的作用,与将来的大方针政策不符。

毛大爷的错误之处在于脑袋里已经定了要社会主义改造的调子,本来说的是10-15年之间改造完成,但是打定的主意,还是恃机而动,能快则快。虽然后来在党内不同意见的制约下,妥协的结果是1953年6月,中央定调为“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可是后来实践的结果,这个相当长的时间,就是3年,就通过公私合营,把私有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然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

不是说当时不知道资本主义成分对国计民生有正面的作用,也有反面的影响,即当时吵得头破血流的限制和反限制之争。而是这种彻底地将私有经济中的自私逐利行为,加以限制,企图用政治运动,无私精神,和群众运动的替代方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几乎就是这之后,经济发展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这种认知下的经济决策,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实践,相信精神原子弹的万能,和极端冒进思潮泛滥的行为。

毛老爷的认知,还是在于他自己的乐观和对经济活动的不熟悉。其实以他对中国历史的娴熟,不会不知道历代王朝在建国之初的黄老之术,都是轻赋薄敛,修养生息。从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走的都是先修养,再强权之路。而新中国1949年建国后,马上就是朝鲜战争,正是应该修养之际,如果可以在轻工业和商业上,让勤奋逐利的资本家们继续发展还很落后的各行各业,而由国家通过几个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控制;在农村继续让富农自己的单干,和中农下中农抱团互助和合作,来提高农业生产,并有国家来协调大型水利工程;在重工业发展上,则依赖于苏联的156个项目,由国有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基础,那么在20-30年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到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现在有种错误的观点,想把前30年的经济发展失误,简单的归结到“备战经济”,并认为那时的国际环境恶劣,是造成这种基本认知,和采取的对策的主要原因,从而为30年整个国家犯下的错误辩护。这种观点根本没有考虑历史史实。一个例子就是1952年9月毛大爷在中央书记处的谈话中,谈到10-15年安心搞社会主义改造时,表示“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可以的”。

那么周老爷的正确和错误又在哪里呢?周大爷的正确之处,在于显然看到了私有经济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而且理解在那个阶段,必须给予企业修养生息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强大的发展起来。

周大爷的错误之处,是在于不明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和私有企业扮演的角色不同,一位网友评论说,如果在税收上,公私企业同等对待,没有垄断的话,国企一定不是对手。这话是正确的,但是国有企业的存在,不一定要扮演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人角色,而更多的时候,是扮演以非盈利,稳定社会的社会人角色。

中国从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开始,就有由国有企业,进行均输和平准的社会功能。就是说当影响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比如说粮食和盐巴等等,出现价格波动时,粮贵伤民,导致社会次序大乱,国有企业就必须以低价卖粮,来稳定社会次序;粮贱伤农,导致粮食生产萎缩时,国有企业就必须以高价买粮,来保持粮食产量。这种平准行为,本质不是为了赚钱,甚至更多时候是赔本,你让它和私有企业竞争,不就成了粮价高的时候,不卖而囤积,粮价低的时候,不买而抄底。那国家还不乱了套?

因此周老爷要对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一视同仁,显然是混淆,或者不懂这个企业角色的区别。这也是一个更深刻的经济问题,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在陈云大佬手下,为平定各大城市里,被国民党搞出了超级通货膨胀,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国有企业,在周老爷手下,闹了点情绪,就把各大城市的物价闹上去了,搞得紫禁城里一片恐慌。

对国有企业,必须厚待,这是一个铁律。当然如果你让这些国企老爷们坐大,形成了势力庞大的利益集团,搞得政府的号令都不尿你了,又是另一个极端。把国家的公器用来谋取私利,似乎不光是盐铁论时代可以听到的抱怨,而且也是现在中国官办经济的一些现实。

可是另外的一个极端,就是判处国有企业的功能死刑,拒绝承认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的平准效用,盲目迷信自由市场的非现实假设,要求中国把银行(甚至中央银行)等等国家重要工具私有化,比如现在几个大银行向外资银行送几十亿一封的圣诞大礼,在重要民生和经济市场上,任由国际势力操纵,都是在实际上打击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也许比较一下美国银行的不作为,和中国银行的有所作为,对这个问题就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家园 送花赞扬
家园 有本书叫做《自私的基因》

不是说当时不知道资本主义成分对国计民生有正面的作用,也有反面的影响,即当时吵得头破血流的限制和反限制之争。而是这种彻底地将私有经济中的自私逐利行为,加以限制,企图用政治运动,无私精神,和群众运动的替代方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几乎就是这之后,经济发展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我们作为自然人的个体,之所以能在这个论坛上看到这个帖子,正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祖先自私的攫取了许多资源,才得以活下来。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有利于整个人类集体的生存,但通常都不利于个体自身。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就觉得在经济活动中完全排除自私逐利行为,太祖幻想用阶级斗争改造全体国民的本性而完全放弃自私的一面,并且还要促进经济发展,那是不可能的,注定要失败。从这个纯粹生物意义上基因角度去观察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我认为一个很好的参考视角,都可以找到相当合理的解释,这样看问题就不容易走思想上的极端。

再从现实效果上看,别的我也不敢乱说,但是观察我母亲那一辈人,他们的青春岁月经历了整个文革,文化素质就不用说了(天天背诵毛主席语录),个人素质也普遍比较自私,反正我是挺失望的。

土共之所以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并且显得伟大,正是因为它不怕牺牲并且排除万难,为下一步的经济活动扫清了一切阻碍中国工业化运动的腐败无能的管理阶层列强、地主、军阀、买办及其经济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有可能聚集全中国力量的现代意义上的高效地执政集团,而不在于共产主义运动本身有多么的崇高,也不在于“私有”经济的现象本身有多么的罪恶。所以从本质上说,土共所进行的是一场在第一阶段相当成功的经济活动(从土地革命战争到建国,一五计划干的也不错),政治军事斗争只是其表象,它所做的一切从根本上都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但是在接下去的一个阶段,土共相当程度上对经济活动下一步怎么搞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至少没有能够在党内意见的较量中占据上风),陷入阶级斗争的幻想从而完全排除自私逐利行为,那就是手段和目的倒置了。

说夸张点,就是毛主席既对经济不懂行,甚至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过去几十年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一个站在历史的风尖浪口的弄潮儿而已。当然我知道我这样评价毛主席过于大胆,可能又要得罪大一批人,但从他晚年的表现来看,的确是这样。或者说,他知道和理解他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但他对科学知识的匮乏以及性格中固有的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精神掩盖了他理智的一面。不过从他建国后的表现来看,我还是倾向于他是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土共集团的经济历史使命和意义,而不仅仅是盲目乐观的问题。相比较而言邓小平就头脑清楚的多,没有陷入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中,他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和实践者,正是他及时纠正了土共以及中国这艘巨轮的历史走向;而且同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有选择有保留的维护了土共集团的许多原则和特点。我不得不说,土共集团还是有人才,毕竟现在邓小平这一派无论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权力格局上远远占据了上风,没有枉费土共集团在第一阶段付出的无数牺牲及其取得的经济历史使命的成功。

PS,根据我上面这种说法,苏共七十年时间始终没有能够搞清楚它自己的历史使命,显然无法跳出各种各样的框框;直到最后,齐了心换了个有进取心并且年富力强的人当总书记要改革却又没有想到此人完全是一个混蛋,因此曾经伟大的苏共没有进一步的表现机会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悲可叹!

家园 先摸摸自己肩膀上扛的是什么。

同一片贴子,前半部分说老毛懂经济,取得了成功,后面直接就说老毛又不懂经济。脑袋长哪儿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