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地方政府准备发行地方货币的演绎 -- 子玉

共:💬53 🌺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饭票包含了食堂的员工劳动成本和建筑固定资产的价值

所以有教育经费补贴成分在里面,不是简单货币了。

家园 俄罗斯之流肯定大笔买进美国国债

不然卢布砸手里,每天跌,哈哈,美国国债名义上还能保本。

家园 所谓补贴和饭票没有关系把。

如果说饭票体现了补贴,那么学生花1元应该拿到超过1元的饭票,然后买到超过1元的东西才对。

但是学生用1元只能买到1元的饭票,买到1元的东西。这个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货币。因为他和货币是通用的。有些食堂里面允许用货币或者饭票的。这个时候,你拿3元饭票和3元货币是一样的使用,买到的是一样的东西。所以应该没有体现所谓的补贴。

至于补贴,那是食堂成本核算的时候才会考虑的。和饭票本身无关。没有补贴,饭票也是那样

家园 不能这么简单理解

很多学生食堂是只收饭票的,所以标价一元的食物实际货币定价要高于一元,差的部分食堂凭借饭票去领取相应的补贴。

家园 还是不对,

说到1元饭票货币实际定价超过1元的东西,那是因为学校食堂本身应该是非盈利的。他的饭票代表销售额,学校根据销售额来补贴食堂。而补贴是计入收入的。但不是反应在饭票里面。

其实我们买农产品的时候,国家也会对农民补贴,哪按照你的说法,这个补贴反应到那个里面?我们的货币里面?哪我们货币不是一会儿简单货币,一会儿复杂货币?

学校食堂的饭票其实就是和人民币相同功能,但适用范围比较小的地方货币。过去用饭票拿补助其实就是计算销售额,现在一定可以用卡了,马上就不用了。因为可以用卡计算了。

另外,我上学的时候,饭票是可以在小卖部买东西的。小买部拿到饭票会和食堂1对1的换。甚至外面卖小炒的农民都收饭票的。呵呵。

家园 【原创】对于这种地方有限流通货币我有亲身的经历。

大约80年代中期,我的家乡——一个东北的林场就曾经因缺乏资金、开不出支无法运转而发行过内部流通的货币,当时我们管它叫塑料钱,因为它使用塑料卡片印的。虽然严格的说这个货币的发行主体不是地方政府,但是由于在80年代的东北,林场或者大型农场都是五脏俱全的社区综合体,都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职能,和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很类似的。因此这的确是地方货币的性质而不是白条或者代金券。这种“塑料钱”发行了大约2年,是通过给职工开支的方式进入当地流通领域的。用这种塑料钱可以买粮食和木料。发行不久后当地的小卖店、菜市场等也逐渐的接受了这种新的货币。后来林场厂部财务情况好转之后退出流通。在我的记忆里,这种地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引起了当地物价的小规模通涨——原来1块人民币的东西要用1.1后来变成1.2、1.5塑料钱才行。因此,货币发行的成本是由当地的消费者(职工及其家属)承担的。通货膨胀就相当于暗中向职工家庭征了一道税。这笔收益则被厂部、供销社、商贩等资源提供者分享。

我的体会,一种地方货币能够成功发行的前提是当地的主要资源的提供者认可这种货币。林场的资源有两块:木料、粮食,这些资源都是掌握在林场厂部手里的,厂部保证这些东西都可以用塑料币购买。这样就确保了货币逐步实现全面流通。

而美国地方州政府基本上除了税收之外没有别的资源,它凭什么确保货币被顺利接受?单凭政府权威强制吗?恐怕仅此不行。它必须和当地的资源提供者(公共事业公司、大型零售商等)合作。所谓合作,其实就是州政府代表纳税人向资源提供者(资本家)举债(也许要出让某些公共利益作为条件)。因此这种地方货币事实上是州政府向这些资源提供者发行的特别债券。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的收益包括债息、以通货膨胀的形式从消费者身上获取的附加收益,以及背后交易的所得。

家园 大学的饭票要拿钱和粮票买,不白给。
家园 长知识了。阿醉兄能否详细描述一下这个塑料币

具体是如何发行及回笼的呢?根据中国的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厂部的人有没有遇到法律或政策上的麻烦?谢先!

家园 饭菜票能在在校园内流通,这才是关键;-)

换句话来说,校园中的经济活动(吃饭,买文具,补胎)能通过饭票来完成交易,那么省下的人民币可以用于社会的经济活动。这不是增加了全社会的货币总量吗?

家园 在学校周边小店也能用

买个烟,买个酒,买个小吃啥的

家园 年岁久远——

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当时的头头们内部如何策划更是不得其详。好像是以当期应发职工工资总额作为发行基数。开工资前开了几次会,主要是解释场部的困难,兑换规则,使用范围,物资保障,回收期限。号召大家配合挺过这一段。最后就是一句狠话:你们领也得领不领也得领,就这玩意儿。当时国内好像还没有拖欠工资的行为,要是放到90年代或者现在,不开支就不开支你又能怎么着?但这种特别做法确实令很多人不满,而且为什么开不出支来一直不清不楚。当时说什么的都有,什么局里会计携款潜逃,什么某某干部打麻将输光了,很是乱了一段时间。只有极少数人提到了货币发行权的问题,那时候有文化的人太少了。当时厂里干部们如何解决的法律障碍已经无从知晓。我猜他们也没有什么高级策略,天高皇帝远干就干了又能怎么着?

回收应该逐批进行的,当时职工工资低,而且家庭孩子多,很少能存下前来,而且对这种塑料钱,大家都想着怎么快把它花出去(这在经济学里就叫做通货膨涨预期可以刺激消费)。因此当厂里有人民币开资的时候,最后这种塑料钱基本都持有在厂部、粮店、供销社和少数实力商贩的手里,职工手里很少。至于他们最后怎么和厂部清算,我们就不知道了。

家园 我估计这种金圆券应该只限于政府部门吧

也就是政府部门可以强迫员工接受金圆券,如果不接受就没别的发了,那这样影响也比较有限。如果说连私营企业都可以用金圆券当工资了,那个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

家园 没有详细报道...

按道理只有政府发金圆券,强令流通范围。但是一旦流通势必造成私营部门企业收入有一部分是金圆券,于是私营部门也将发金圆券。这个是阻止不了的。

家园 说的很透彻,送花
家园 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