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经济观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么? -- 陈经

共:💬72 🌺1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也很牛

这很简单,既然你都查我了,何不看看我的发的帖子呢,经济类基本没有吧,

因为兴趣不大,最近才开始注意的。

看人帖子,第一个反应是查人背景,你也很牛。

家园 呵呵,我只是奇怪

以前也经常看到你的ID,但是你上面帖子中说话夹枪带棒的倒像一个新人。

家园 十万平方公里震光了,三四年就可以恢复得差不多

这个要看是哪里,苏南+上海+浙江,正好十万平方公里

家园 主要矛盾抓对了.

就是“落后的社会财富分配”,是这个让“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怎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呢?提出的原则也是对的,“不管怎么做,只要真的能让人民群众实质收入提高,就是好政策。”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准确的说,这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由于对中国政府中国政治现实的不了解,所以开的药方少而且大多无效。结论,说了一大堆正确的废话再加两句昏话。

家园 你可能搞混了,阴谋下棋的从来是葡萄,神神秘密只说半句

而政委,没记错的话,认为中央是抓瞎的

家园 都很牛

牛啊,都很牛。写主帖的牛,看帖的牛,连找茬的也牛,两字:真牛!

家园 【讨论】个人理解可能有偏差

我以为他说的是象棋这么个运动很牛,但至于这下棋的老头儿嘛——各人回家大可以按个人喜好咂咂嘴啥的

同理,似乎陈经的观点在我看来是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庞大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同时又认为政府并没有真正把这个潜力完全挖掘出来

家园 政府是跟资本对着干的
家园 顶一下
家园 只要真的能让人民群众实质收入提高,就是好政策
家园 总算是不在这里吹“超能力”了。

改了一个名词叫“供给能力”,总算是降了降调子。 但是呢,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所谓的超强的“供给能力”就是现在的主要社会矛盾吗? 你所提到的“产能过剩”恐怕不局限在车子和房子上吧。 当然,很多人又会拿人均的数量来说事,其实这个东西和人均的没有什么关系。说白了就是现在中国收入水平所对应的的产能过剩,手里的钱没有那么多去买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建议回去翻翻传统的政治经济教科书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的论述。

前几天我就已经在别的地方说了,说中国人爱存钱,那是扯淡。现状就是一个普通的中低收入的劳动者根本剩不下什么钱来消费,辛辛苦苦存一点钱是准备买房买车等大件消费。这种情况下奢谈什么政府创造需求简直是缘木求鱼罢了。前几天还在宣称政府有什么“超能力”, 过几天出来一个新闻讲政府不得不靠发债来搞基建,又是闹得很欢,你难道不觉得这两者有点矛盾吗?

现在的经济,在我看来也很简单,搞搞吃吃喝喝政策就好了,想想办法提高一下中低收入的人民收入水平,弄点钱过去给人家多吃点多喝点就没事了比你堆基建效率要高很多。 至于办法呢,我觉得你也说的对,减税。一些不合理的税项就应该减除,什么增值税改革之类。另外呢,个人所得税也应该继续调高起征点,就算暂时不能调高的话,也可以考虑把最低那档去掉。这点收入的减少,靠加强征管至少能补过来一大部分。把各种各样的收入来源的帐算算清楚,钱自然就来了,其实这项工作一直也在做,就这点事情,这里有人这几天在这里搞得神秘兮兮的,有必要吗?

家园 政府也不是象政委想的那样有钱。

政委的乐观也许是他希望情况是这样乐观。少了点就事论事的分析,多了点意气风发的展望。

家园 我在经济版面基本上是新人

说实话,西西河这里,就数经济版最牛,全是经天纬地之才,成天都是中南海开会的感觉。

哪像别的版,谦虚的跟孙子似的,也是环境使然,稍有牛逼,板砖齐飞。

家园 现在看政委的文章

感觉越来越不理解了,提前给经济踩刹车,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英明,而且河里也有人分析过了,不知政委为何固执己见?

财富分配制度我看就好比一个公司赚钱了,是在老大的领导下继续扩大再生产还是给各个小股东分红。我看主要还是继续投资,等到“上市”那一天,可以全球圈钱了,小股东的怨气自然就消了。就怕小股东们眼光没那么长远,老大又得依仗,就难做了。说到底就是能不能上下同心,打造一个团结优秀的团队。

对经济一窍不通哈,揍是喜欢胡言乱语,要砸砸花,砸砖请用金砖

家园 宏观和微观可以完全不同,政府看法和个人感觉也一样

不能混淆这两者,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同,不过也有人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也已经现身了) 来了,宏观就是国际消费降低,微观就是某些行业出口减少,利润降低,工厂难以为继,但是某些行业影响不大,例如某些机械行业,粮食业好象也没有任何恐慌,虽然股票一塌糊涂,从心理上讲,企业恐慌大些,会主动缩减开支和扩张,避免风险,但是政府可能相反,它会想刺激某些方面的消费,让生产和企业还继续发展,虽然谨慎是必须的,但是它也许还是想维持些增长空间或者政绩吧.这并没有错,正如银行挤兑潮发生了,受损害的是经济受损的储户还有银行本身,但是储户希望赶紧把自己的钱先提出来保险,银行希望大家不要挤兑,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周转过来谁也不受损,但是,可能性不能打消储户的疑惑,挤兑就这样发生.所以,宏观\微观有联系但是有不同,而企业和政府的心理也一样不可能站在一个立场上考虑问题.你说谁对?没有对错,不过立场不同而已.

我想,陈经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从宏观和政府角度入手吧,而宏观经济再中国的确更多地受政府意志的左右,没有错.要讨论这个问题,只能超越个人感觉才能有相同的逻辑.所谓理性就是这个意思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