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高贵的囚徒们---两汉王侯的悲惨生活 -- 机会主义者

共:💬37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不是说不能削弱诸侯王的权力

事实上汉初诸侯王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确实很大,但经过汉武帝时代的压制,诸侯王已经基本失去了和朝廷对抗的能力了,这以后对于诸侯王的种种压迫就已经不是出于政治上的度量了,有时纯粹是内心的一种潜意识的不安定感,甚至是某种嫉妒的元素。我说过专制帝王一般都有心理极度膨胀的现象,认为自己是普天下最优秀的,一旦发现自己的亲戚在某方面超过了自己,由此产生的挫折感极易变成浓烈的杀意。

事实上许多针对诸侯王的歧视性政策已经超越了政治上的度量,纯粹是一种压迫了,这种状态下诸侯王的生活战战兢兢,毫无乐趣可言,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富户,想来也真是够可怜的!难怪要说“生生世世勿在帝王家~~“

我没有说对诸侯王的打压造成了外戚和宦官专权,这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假设皇位的继承人能在一大堆宗族弟子中择优选拔,那么历史上的很多问题应该都没有存在的可能了吧。(胡说而已,哈哈)~

家园 机会兄怎么忘了清朝

多谢机会兄百忙之中还抽空写出这等好文。

机会兄说的“假设皇位的继承人能在一大堆宗族弟子中择优选拔,那么历史上的很多问题应该都没有存在的可能了吧。”清朝的秘密建储制度是否可算小范围的实现了这个?

一个人是否能够担当军国重任并不仅仅关乎天赋和教育,也关乎实际的从政经验。清朝的皇族虽无实封,但也并不禁止他们从政。清朝皇帝的平均素质比较高和这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家园 我觉得秘密立储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好处是将立储的权力完全收归到皇帝一个人,基本消除了围绕在储君问题上的党争,所以有清一代在雍正以后没有出现过历朝都难以解决的针对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和腥风血雨,也没有出现过象明朝那样的国本之争的矛盾。

坏处是立储的决策过程完全不透明了,好歹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好在清朝前期的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而且大多数还是比较负责了,没有选出让人大跌眼睛的继任者,而后期后党专权,这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否则也不会选出娃娃皇帝了。

我觉得比较成功的一次选拔是西汉吕氏一族被消灭后,群臣集体商议即位者的人选,经过个人人品和外戚家族成员的评价后,最终选出刘恒这个最优解,否决了齐王这个候补,而事实证明这个选择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较成功的“选举”,是在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1、没有能量极大足以颠覆朝纲的权臣

2、没有能够一手遮天的诸侯王,朝廷群臣和诸侯王的力量对比趋于平衡

3、吕氏的专权让群臣认识到外戚专权的可怕,为了对自己负责也必须要好好思量即位者的人选。

4、没有乘虚而入的异族势力

5、过程和结果都比较平和,选出的人选不负众望,对各方势力不偏不倚,体现了最大程度的公平,就事后各方的反映来看都能够接受,避免了由此造成的冲突

这几个条件一旦失衡,后世的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家园 是啊,刘恒那次撞大运撞得不错。
家园 大制作
家园 哈~~老兄你怎么好久都没声音了啊?是不是腐败过度忘了兄弟了啊~
家园 工作太忙拉,身心太疲惫

忘是忘不掉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