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移居台湾的九大师》一書读後随笔 -- 北宸

共:💬63 🌺206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题在与这帮人整天在喊什么恬淡

随遇而安,结果却住如此豪华的房子,你不觉得讽刺?

众生平等,我不觉得谁谁谁别谁高,谁谁谁又比谁低?

工人农民贡献也不小,谁来关心他们的利益?

知识分子脱离群众,我不觉得有什么好夸耀的.

家园 我只是觉得知识分子不能太脱离群众

生活上过于安逸了,民生的疾苦可能就不大能体会的到,那么知识分子的作用就弱化了.

可能我前面的话有些冲,让你觉得偏激,见谅.

家园 ~

1.随遇而安?时代的动荡本来就不是这帮人说关注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可没有"随遇而安".

2.众生平等?这句话竞选的时候当口号喊喊也罢.事实就是能力与贡献决定地位,真平等了才见鬼.你能比姚明更会打篮球?你能比巴菲特更懂投资?你能比刘伯承更会打仗?你的国学修为胜过钱穆?

3.农民工人都有贡献?这话本身没错.但多数,不,绝大多数工人农民都不如这些人,这批人是文化精英--无论你承不承认,喜不喜欢.况且不让学者住豪宅就体现关心工人农民了?美国新奥尔良风灾就不建旧金山的音乐厅了?中国四川地震就不开北京奥运会了?

4.知识分子脱离群众?这结论怎么作出来的?就因为他们住在很大的有围墙的房子里?那所有住在有院子的房子里的人都不同程度的"脱离群众"了--中国乡村独门独院的家庭不计其数

~
家园 我的意见

我不认为众生平等是口号.没有工人农民,这帮人吃什么喝什么?早见上帝去了.

我是不如姚明会打篮球,但他还不是广大球迷在养着他,没人看他打球,他早喝西北风去了.

巴菲特没有个好爸爸他能有今天,他投资能力是强,但他起码知道回馈民众,他的慈善捐款你应该知道有多少.

刘伯承打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住好房子吗?他恰恰是为了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中国.

至于钱穆,他的国学修养是深,但是陈独秀,鲁迅,闻一多比他差了吗?他见蒋介石的那个熊样,我不觉得他有什么好高人一等的.

另外,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不要以为自己有贡献就了不起了,这帮人论种地,比得上农民伯伯吗?当然这个社会讲究分工,不能强求他们也去种地,但不能因此还真的高人一等了.

在我眼里,工人,农民,企业家,学者一视同仁,谁也不比谁高尚?

不要扯什么精英,这个词在现在中国社会是用来骂人,中国就是有太多这种把平等自由当口号,背地里却自我感觉良好,只要利益地位的人.

风灾的时候你在新奥尔良建音乐厅,看看灾民会不会骂你.小树丛在风灾的时候挨骂还少啊?

北京奥运会难道没有纪念四川地震吗?

还有您的第一条和最后一条不觉地矛盾吗?

他们不关注时代,只关注个人趣味的.

难道不是脱离群众吗?

PS.如果要辩论,咱们另开个帖,别把人家北宸MM的楼给歪了.

把大家的雅兴给搅了不厚道.

家园 一花双宝

家园 同意同意,呵呵

忽然想起来,刚刚看了史文恭兄写的老邓的文章,里面提到建国后那些民主党派领袖和右派的某些左派。

忽然想到,恐怕这些人都是一路人啊,区别无非是留下和过去罢了。

再想起往事系列里面,“章奶奶”那无所不在的对我等小民高人一等的俯视和“怜悯”,想想tg当年还真是有涵养,容得下一群这样做派的人,当年没民主党派又不会怎么样,照样建国了。

其实人各有各的活法,这样的一些老兄,搞搞文艺,搞搞学术,就算了,民主自由靠他们,没指望的。人家毕竟是有学问,凭着这个能获得更多的东西,咱也没话好说,只是不要跑去玩政治。

说起恬淡来,嘿嘿,我对钱穆的看法呢,受李敖的影响比较深,也许不免偏颇啊,但是如果钱穆真的是那个样子,如此事蒋介石,还说什么恬淡的话,那真真是太tmd的讽刺了~~~

这不奇怪,士大夫们要狂傲,要自由,要蔑视权贵。可就在士大夫最盛的魏晋,也不过只有一个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罢了。

家园 没错, 知识分子不能脱离群众。 让他们都住牛棚去

河里大多数都是学历比较高的, 可以属于知识分子了。 咱们都该到农场车间劳动去, 你来带队, 不把臭老九的习惯改了不让回来。 最最接近群众了。--开个玩笑。

人无完人。 这些人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无可争辩, 当得大师的称呼。 要是凡事都盯着不好的方面看, 这世上也没看得顺眼的事物了。 这些房子很有情趣, 但也算不上豪华,而且现在国内住好宅的人多去了。 装修论坛上随便看一看,就有一大堆豪宅, 你是不是一个个都要鄙视。 民工们还住窝棚呢, 太脱离群众了。

家园 这什么逻辑?

拿六十年代的房子和现在比?您跟6000年前比不更好,那民工住的房子在那时都可以算豪宅.

还有

要是凡事都盯着不好的方面看, 这世上也没看得顺眼的事物了。

那您的意思,汪精卫也得看顺眼了,不就是当了个汉奸么,他不赌不贪,不抛弃发妻,还是个帅哥,看,多顺眼啊.

哦,对啊,抗战的时候,可不有人就在雅舍么?前方的人抛头颅,洒热血,关我屁事啊?我住的逍遥自在就好了.

我们不比民工高贵在哪里!甚至有时候我们只能庆幸我们生在了好人家,可以读书,可以上大学,可以找一分体面的工作.

而民工他们论智商比我们差在那里?不过出生在了贫困地区或家庭,不得已早早地出来谋生,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觉得他们就应该受苦.

现在国内住好宅的人是不少,但不要以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当中国还有大量的群体还处于只求温饱的状态,那么大家的好房子是住不安稳的.

还有咱们要么不要讨论这个问题,要么单独开帖,别把人家的楼歪了.

家园 雅舍之雅,全不在于舒适,更何谈奢华

雅舍之雅,主要的还是审美主体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探求和鉴赏力,以及那种苦中作乐的健康坚韧的心态。

当然,我不是说我完全认同梁先生在抗战期间做雅舍这件事。但你批评梁先生住雅舍(隐含之意是他的生活很舒适很富足) 而不知前方抗战之艰辛险恶,这个也过了。梁实秋在抗战期间也颇为颠沛流离,安顿下来之后的物质生活也只是勉强维持,虽然比那些正面战场上苦苦抗击日寇的国军和在敌后险恶艰难环境中坚持抗战的TG要好得多,但实在谈不上舒适。

建议您读一下雅舍再做评论。

另外,我不很认同抗战期间写这篇文字,但我不否认雅舍在文学和文字方面乃至生活情趣方面的益处。简单来说,梁先生抗战期间做雅舍,“政治”上颇有可议之处,但在文化上是有贡献的。别说梁先生是位颇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即令文化汉奸周作人,他做汉奸时写下的文字,在文化上的价值也已得到今天学者们的肯定。不应因人废文,当然也不能因文而为尊者讳。事情还是分开来思考和评论为宜。

还有您搬出汪精卫来,也让人觉得很奇怪。楼上MM说的“凡事要看好的方面”是有隐含前提的 --- 对于那些历史定评基本正面或并无负面的人物。您却无视这个隐含前提 拿出个历史定评完全负面的人物来反驳,这个就说不过去了吧?

最后,明明是您先跟贴表示对楼主肯定的几位先生不屑的,楼上的MM是为楼主说话的,结果现在您反倒劝告楼上MM“咱们要么不要讨论这个问题,要么单独开帖,别把人家的楼歪了.” 是谁先歪楼的呢?

家园 若论文学的多样性,现在西河还比较差

若论文学的多样性,现在西河还比较差

但是,

但是,

啊就但是!

只要西西河有100个冯唐易老,西河文学的多样性

奏更没指望啦!

家园 老酒讲得太好了,花一个!
家园 最后的回应

正因为我读过雅舍,我才烦他.

毛泽东在延安曾经批评过江青,前方战士在流血,我们却在后方打麻将,这样不好;彭德怀在朝鲜战争的时候也骂过北京只知道跳舞,却不关心前线的将士的死活.

两相对比,我更尊重后两位,他们也做出了成绩(当然不是文学上的),但更具有人格的魅力.

但有些人,我没有否认他们的成绩,从头到尾.

只是我不喜欢他们,这是我的权利.

也是我一贯的观点.

至于歪楼的问题,楼主喜欢他们,我说我不喜欢,这不能算歪楼吧,毕竟没有偏离主题吧?

后边的网友非要讨论房子的问题,我不一直说了,咱另开帖,怎么倒成我的责任了?

这是我最后的回应了,还是那句话,

我对这帮人没有好感.

家园 冯唐易老不足为道

一条小鱼虾米,顶不起一点波浪,要是把煮酒老兄拿到市场上卖,倒是值得上一百个冯唐易老。

家园 花您一朵

因为敬你是就事论事,不是为辩而辩。这种让人敬重的讨论态度,在西西河里也是越来越少了。

先辩驳一句:楼上MM之所以说建筑,也是因为您先表示因为他们的居住环境而对他们没好感的呀

再抱歉一句:关于读雅舍的事,我那么说太武断了 而且客观上也有不敬之处。

最后再说一下,我理解也尊重您不喜欢他们的心情。我想这种不喜欢,多半是因为您觉得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太脱离群众了。这我理解和尊重,但也有不同看法。不过这里就不说了。

家园 也花你,相互理解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