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鹿事件,后面有黄雀 -- 老马丁

共:💬365 🌺781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马只是说了点儿sanlu事件的后遗症而已。

老马说的没错,这时候,没良心的鬼子肯定要开心死了。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的外资入侵都是这个事件的副产品!

这个世道颇有些:XX阶层视百姓如草芥!

家园 此是否为真?

总感觉用小利换取品牌,不符合资本家的本性。如果是街边小摊也就算了,几乎没有成本,三鹿好歹算个响当当的牌子。

家园 花你
家园 三鹿这次太过份了,自己没操守

可恶死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我是赶紧买了3个豆浆机,自家父母家岳父母家

结果,回父母家送的时候,正好姐夫也送一个豆浆机来……

现在,只有尽量减少可能的污染了,好歹自己家老人吃豆浆也行,原先他们可是喝奶粉或者牛奶的……

想想就郁闷,原先家里小朋友喝进口的,老人家不舍得花钱,全是国产的,三鹿、完达山、蒙牛、光明什么也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注意你的语言

没人给三鹿辩护,三鹿该死,相关人员要法办。

看上去外资没有参与管理
,假设这句话是真的,这有可能是外资能够参与管理,但是故意放纵不管。

各位帮我找个在中国管理经验丰富的跨国企业控股40%以上而不参与管理的例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阁下还是冒出阴谋论来了……

阁下假设一:外资管理的好,不应该有管理质量问题。

该假设不成立:看看叶子国的李斯特菌事件,那个就在您家门口。

阁下假设二:外资公关好,这次三鹿管理应对不当,是外资故意放手。

回应假设二:三鹿中方管理层和当地官僚已经开始往奶农头上推卸责任了,有个现成的倒霉蛋外资替他们顶雷,他们干么不作呢?哇哈哈的绿卡老总宗庆后玩熟的民族主义牌干么不打?敌特外资故意破坏渎职是多大多好的借口话题啊……

至于说投资参股40%就一定有日常管理的话事权,恐怕难吧?为什么不看看三鹿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里有没投资方派出的人呢?财务不算哦……阁下别忘了,三鹿老总田文华是60年代就进去了,这种从内部爬上来的老总的权力有多根深蒂固,不在国企待过的人根本不知道……

家园 “控制三鹿的是一支超稳定的管理团队”

找到一个马屁文章,关于三鹿的管理是这么说的:

控制三鹿的是一支超稳定的管理团队。田文华担任三鹿集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已有20年,兼任三鹿集团董事长亦有10年。三鹿的主要高管效力于公司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大多已超过20年,目前的平均年龄接近60岁。50年前,45位农民集资创建了“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三鹿乳业的前身,尽管50年间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三鹿内部集体主义色彩依然保留着深刻的烙印。而其间光明乳业和蒙牛的先后上市,为乳品行业制造了几十位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河南花花牛集团董事长李文献对三鹿管理团队有如下评价,“其稳健和务实在业内有口皆碑。”2002年三鹿击败了光明乳业和新希望集团等对手,获得了河南最大的乳品企业花花牛集团50%的股权。与三鹿打了三年交道的李文献不讳言,“你不要试图游说田文华或者任何一位高管能拍脑袋立即做一个决定,他们的董事会非常民主,你很难听到某一个人的声音。”

在李眼中,“和内蒙古企业自古有之的进攻性文化不同,三鹿注重的是人情味,很宽容,很豁达。”争购花花牛之初,其他企业都坚持要控股,只有三鹿退而求其次表示可以各持50%,最终借力花花牛成为河南市场最大的赢家。2004年,由于竞争激烈,一大批中型乳品企业生存艰难,花花牛未能完成当年的指标,对此其两大股东态度各异,“三鹿因为了解业内的情况,帮助我们、鼓励我们渡过眼前的艰难,而另一个股东态度则相反。”

刘承德和梁振江等高管异口同声,“这个班子稳定了20年,三鹿的稳健得益于此,但我们老了,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上来。”

家园 我记得河里就有萨苏的日本雪印牛奶事件的印象

您不妨也照样分析下雪印的股权结构,看看那次能把责任归咎于谁,哪家外资在作祟……恩,还有森永投毒事件,不二家蛋糕事件……恩恩……

对于一个千夫所指的事情还要这么转弯辩护,还要别人注意语言,我就正式的问一句,您在国内有没有养过小孩子和家人,他们平时喝不喝牛奶??!!或者说您在加拿大,现在敢不敢给小孩子吃叶子肉食的食品??!!以前给他们吃过的话,在事发之后担不担心???

家园 受不了他这么曲里拐弯的归咎于外人……

大概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少人愤怒了,才说“我也是反对这个事件的,责任人该死”这种不疼不痒的表态的话……

没有自己家人涉及进去,就是这个冷漠的样子了……

我姐现在急焦焦的要给家里的老人们安排去医院B超检查结石呢……牵涉进这个事件的人们不愤怒是不可能的……

家园 老马丁在描述一个事情,请不要再乱扣帽子了

是不是我太笨了,所以看不出任何阴谋论的东西?

说话不能没逻辑,摘两句就说人家有私货,我看不透。

家园 毒害我们的孩子家人的事情,外人能冷漠,国人不能

毒害我们的孩子家人的事情,外人能冷漠,国人不能

南京大屠杀也是事件,外人能冷漠的谈,国人不能

我看不出这帮丧尽天良毒害婴儿的东西有任何可被辩护的角度!

不妨记个帐,看过几年后,有没有没脑子的用外资阴谋论什么的来为三鹿辩护,提供这些人论据的,就是这个文章为首!

家园 不仅仅是奶源供应控制,还有一个规模的问题.

比如说在NZ, 一个中等规模的DAIRY FARM,年产出150-200吨的MILK SOLID,就可以单独使用储奶罐和奶罐车,在存储,运输和质检方面非常容易控制,成本也低.

而按目前国内的奶源规模,做到这一点是几乎不可能的,源头上就落后了.

在乳制品行业,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是很低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相比其他行业,民族乳业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大型的乳制品企业都从FONTERRA购买奶粉.

口感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质量的保障,听到过很多的抱怨,说NZ产的牛奶不如国产牛奶香,但这些国产奶中都含有从NZ进口的奶粉.

家园 这个进一步分析更有看头

可能性之三:渠道出手,用渠道品牌的信用代替厂家信用:沃尔玛牛奶传递的质量信息比三鹿之流高多了。

不知道国有的渠道商是否有这个实力啊。说不定也是家乐福之类的才行。

家园 我觉得这事和FONTERRA不见得有什么关系.

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去和FONTERRA旗下的一个出口部门谈事,会上他们的一个ACCOUNT MANAGER向我们演示了一个大约5分钟的短片,展示FONTERRA未来几年的一些发展重心,我印象中短片花了约2分钟介绍了FONTERRA和三鹿的合作,看起来FONTERRA是很看重三鹿这一块的.

会后,他们当中有人问过我知不知道三鹿,我说我听说过三鹿,但从来没有使用过三鹿的产品,我所知道的中国比较有名的乳品企业是光明,伊力和蒙牛.

一直觉得FONTERRA和三鹿合作是很奇怪的事,FONTERRA的大宗奶粉,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奶制品企业都在进口,和三鹿合作不合作都没什么影响;在零售市场方面,三鹿在高端做的也不怎么样,低端市场,从表成本上看几乎不可能.搞不清楚他们到底看上了三鹿什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