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蟑螂版《古事记》 -- 南北朝大蟑螂

共:💬25 🌺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镜子和剑是有隐喻的

大家都知道

就不用指明了吧

想起被秋瑾批判过的一首诗了,嘿嘿

不过日本的确有铜镜文明和铜剑文明的说法,忘记在哪里看过的

家园 看名字应该是以大国主为主线基础的神话

等待包子……

家园 其四 二神缔结

淤能碁呂岛既成,于是二神乃降。后竖天之御柱,又造八寻殿,皆巍巍可观。

于是伊邪那岐神问其妹曰:卿之身体如何形状。

伊邪那美神答曰:妾身浑然,然未成处尤有一处。甚为怪也。

伊邪那岐神曰:吾审自身,亦浑然。然有一雄元之处,似有余所。吾欲以此阳举,补卿阴缺,求完美而生养国土,如何。

伊邪那美神答曰:如是甚善。

于是伊邪那岐神指天而誓,乃曰:如此,则吾与卿行绕天之御柱,不期而遇处则为佳所。

伊邪那岐神又曰:卿为女体,应从右行以应地动,吾为男身,自当左绕以顺天和。

伊邪那美神答曰:如是甚善。

二神乃行绕天之御柱之礼,果于某处会焉。其时,伊邪那美神先伊邪那岐神赞曰:咿,如是伟男子。伊邪那岐神继赞曰:咿,如是美女子。

其对答如此。然伊邪那岐神心有芥蒂,以女子先言为不详也,告其妹。伊邪那美神不以为甚,二神乃行男女之事。

事毕,俄而生一子,周身无骨,岁三然尤未能行。伊邪那岐神并伊邪那美神甚怒,乃取苇叶借而成舟,流之江海。此子不入两神谱系,其名水蛭子。

又生一子,生而有缺,亦不入二神谱系。其名为淡岛,讳其有残故。

家园 gaga!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此段少儿不宜

。。。

赤裸裸啊

还不负责任

gaga!
家园 好,好同志

哈哈

果然还是要征召有用啊

困了,睡觉去了,谢谢了哦

家园 gaga again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生殖崇拜是古神话常常有得事情

日本得神话也脱离不了这个。

家园 【原创】其五 国土生成

二神甚以为怪,乃议:今吾之二子皆为不良,未知其因,莫如求问别天之神。于是二神行上参之礼,燃朱樱以炙烧鹿之肩骨,以求辞焉。

其判词现与鹿骨,曰:以女子先言为不征,宜返而复行,以男子先言为善。盖别天之神之灵浮与其上焉。

于是二神乃复行绕天之御柱之礼,于某处会焉。伊邪那岐神先伊邪那美神赞曰:咿,如是美女子。伊邪那美神继赞曰:咿,如是伟男子。其对答如此而后行男女之事。

二神生子,曰淡道之穗之狭别岛,乃今之淡陆岛。

次生,伊豫即今之四国之二名岛。此岛者,一身而有四面,面面有名。

故伊豫国谓“爱媛”,赞岐国谓“饭依彦”,粟国名“大宜都姬”亦称“阿波之国”,土左国称“建依别”。

次生,隐伎之三子岛。亦名“天之忍许吕别”。

又生,筑紫岛即今之九州。此岛亦身一而有四面,各面有名。

故筑紫国谓“白日别”即今之筑前筑后所云之地,丰国谓丰日别即今之丰前丰后所云之地,肥国谓“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即今之肥前肥后所云之地,熊曾国谓“建日别”即今之鹿儿岛。

再生,伊岐岛。亦名谓“天比登都柱”。

其次,津岛。亦名谓“天之狭手依姬”即今之对马。

又次,佐度岛。次者,大倭丰秋津岛,其为大和兴盛之土。亦名谓“天御虚空丰秋津根别”。并於其上,因此八岛先所生,故谓“大八岛国”。

唯此八岛,孕育和族,为日本之源起。

然後,二神还坐之时又生有子。

长子者,吉备儿岛。亦名“建日方别”即今之儿岛。

 

其次,小豆岛。亦谓“大野手姬”即今淡路岛西之小豆岛。

 

再次,大岛。亦名“大多麻流别”即今山口县之大岛。

 

又次,女岛。亦呼“天一根”即今大分县国东半岛东北之姬岛。

 

且生,知诃岛。亦谓“天之忍男”即今长崎之五岛列岛。

 

次生,两儿岛。亦称“天两屋”即今长崎之男女群岛。

自吉备儿岛至天两屋岛者,并六岛。

与此,日本之土乃成,于是现世之国乃有所依靠,无复漂泊,此二神修之,善之,稳之,固之之功也。

关键词(Tags): #日本#神话#文化#古代#古事记
家园 我上次只注意到了《古事记》,忽略了还有个《日本书记》

所以当时我说“在此过程中,受到中国文明的影响,出现类似于混沌、开天辟地类型的创世神话,也是很自然的”,现在看了《日本书记》的开头文字,才发现我想的过于保守了,实际上,这个创世神话根本就是直接从中国神话以及中国哲学里拿来的。

《日本书记》一开头便写道:“古天地未剖,阴阳不分,浑沌如鸡子,溟涬而含牙,其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淹滞而为地,精妙之合搏易,重浊之凝堨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就这一段话,用汉字(真名)写成,全是抄的中国典籍。

“古天地未剖,阴阳不分”是出自《淮南子》的“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而“浑沌如鸡子”是出自于《三五历记》中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溟涬而含牙”也是照搬《三五历记》的“溟涬始牙,蒙鸿滋萌”。

至于“其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淹滞而为地”一句,这基本思想是来自于《易纬·乾凿度》的“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不过全文是差不多完全照抄《淮南子》的“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据日本学者研究,当时的日本人在写书时,这些典故大多数不是直接援用原典,而多取自于中国的类书,特别是唐欧阳洵的《艺文类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