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复"兰州人"兄 胡扯打麻将和公共财政 -- 烟波钓徒

共:💬143 🌺2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献花,所谓肉食者鄙

其实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有私心,或者他们被利益集团绑架了

家园 最近几天有几个想法

一个就是资本倾向被集中,因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另外一个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为了争夺资本的青睐而产生的竞争,资本没有国界,什么地方利润高就往什么地方去。现在中国做的,也不能说就不符合这个原则,资本主义几百年的成就,超过了之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总和,我想是因为资本被集中,社会主义几十年的成就让人瞩目,我想是因为资本的进一步集中。资本不关心生命不关心环境不关心用来做什么,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复制速度,从这点来看资本有点像病毒,当我们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把资本引入到生产环节当中的时候,就注定很难摆脱这个病毒了,因为资本的引入可以迅速扩大生产力,可以让这个国家更有竞争力,从而形成正反馈,没有国家能够抗拒得了这种诱惑,何况一旦失去资本的青睐,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兴起。

从这点看,我国的政策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奇怪的地方,之所以现在要关心环境关心人民生活质量,是因为积累的问题可能导致人民生产意愿下降,这会让中国迅速失去资本的青睐,因此现在是补课,但是只要生产意愿维持在一个水平,补课就到此为止。然而,资本的集中毕竟有一个尽头,我个人认为现代人已经把能玩得花样(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搞的金融工具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搞的计划经济官办经济)都玩遍了,但是资本还是要求更加集中,要求更高的回报率,怎么办?我想会有三个出路,一个是全人类迅速发展科技比如搞星际殖民,给资本泄洪,第二个是资本的意愿和现实发生碰撞,人类对资本发生反动,大家回到低回报率上,重新来一个轮回,第三个就是把资本从宝座上彻底拿下来,让它退出生产领域,但是很可能造成生产力的急剧下降。

胡说几句,大家看得开心就好。

家园 无商不奸啊

何况是那么大的商人

家园 如果将资本从生产领域中流放出去

建立现代的以物易物制度,然后让资本在流通领域发生作用,不知道是否有可能……另外一个瞎想。

家园 说得对,政府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家园 好文,送花,收藏!
家园 拿中国全国财政收入和美国联邦政府税收来比较,我说你啥好呢

5.1万亿是全国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是2.8万亿。美国的18%是联邦政府税收,不包括州政府税收。

如果要比较那就是中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11%对美国联邦政府税收18%。而基本上美国地方州政府的税收和联邦税收数量上是差不多的。

另外中国的社保收入和支出与财政是分开来计算的。2007年社保收入10770亿元,支出7879亿元。

而美国全国政府支出中,社会保障的大头由联邦政府负责。

这样,实际计算下来,美国全国政府税收是GDP的36%左右,其中社会保障等支出占总支出的28%;中国全国财政收入+社保收入占GDP的25%,其中社会保障等支出占总支出的23%。另有占总收入5%的社保结余。

总之,中国的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例比美国低,社会保障等支出加结余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并不比美国政府低。

不要网上看到什么东西就信,分析问题靠的不是CV大法。

家园 花送您和您帖子上花的众人

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18%是美国联邦+地方。您如果是刚下河,那就请看

因为这是一般的评论文章,我并没有仔细查看数据来源。看了驴兄的问题后,google了下资料。

结果如下:

陈的文章:联邦政府财政税收:2.4万亿,民间可支配收入8.4万亿。

BEA数据

政府税收收入(Government ):2.9633万亿,

联邦政府税收收入(Federal Government):1.667万亿

州及地方政府税收收入(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1.2961万亿

民间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10.3413万亿

结论:因为不清楚陈的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但是可以看出,他比较的对象是没有问题的。行文中成为联邦政府可能是写法有误。考虑到文章的性质,对结论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数据来源:http://www.bea.gov

有空顺便也查查中国社保基金和财政的关系,以及具体收入支出数字。

不要网上看到什么东西就信,分析问题靠的不是CV大法。

家园 老铁也鼓励你这份耐心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种辩论贴上引用出处会好很多

很多人比如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平常对这方面很关注的,对楼上两位的话只能都将信将疑了,如果给出出处会好很多。另外,就事论事比较好,相信大家都没有坏心,为了这些观点歧义伤了两位的和气又何必呢。

家园 【文摘】中国社保基金资金资料

一,根据2001年12月13日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

中央财政预算拨款;

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

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投资收益;

股权资产。

二,财政拨入资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07年最新的,包括国有股减持,国有股专持,彩票公益金,不过308亿。这个就是中央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支出。

四,基金财务状况

三、基金主要财务数据

(一)财务状况

本报告期基金权益净增加1568.01亿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权益净增加1415.60亿元,包括财政性拨入净增加308.14亿元,投资收益1083.69亿元,股权资产准备23.77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增加152.41亿元,包括委托个人账户资金增加106.90亿元,投资收益转入45.51亿元。加上基金权益期初余额2769.82亿元,本报告期末,[SIZE=3]基金权益总额为4337.83亿元[/SIZE],其中:全国社保基金权益4139.75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198.08亿元。

本报告期末,基金负债59.11亿元,为社保基金会受托管理的行业统筹基金本息。

本报告期末,基金资产包括社保基金会直接运作的银行存款、在国债一级市场购买的国债、指数化投资、股权资产、转持股票、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产业投资基金、应计未收存款和债券利息等,以及委托境内、境外投资管理人运作的委托资产。

本报告期末,按成本计算,基金资产总额4396.94亿元,其中: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资产2327.54亿元,占比52.94%;委托投资资产2069.40亿元,占比47.06%。按市值计算,基金资产总额5161.52亿元

数据来源:社保基金理事会

http://www.ssf.gov.cn/web/NewsInfo.asp?NewsId=986

这个是分开计算的部分。

家园 花谢

我不反对任何辩论和要求加上出处的要求。

但是看贴要看完,有疑议的话,要自己去查一查可信来源。

我如果回复他的第一个问题帖子少于10次,算是我的错。

第二个问题,请见上贴。

家园 这么说吧,美国联邦预算占美国GDP18%

外链出处

以上是2008 美国联邦财政mid-session review

P34按部门支出已经把18%给解释完了,各个分项列表都没有提过任何州一级的支出。

并且,P35中按照支出类别的列表中,2007年社区,教育,卫生,医疗总和是7558亿,和你提到的一万五千亿的支出相差一倍呀。

在美国联邦2007年总收入中社会保险养老保险收入8378亿,而这部分在国内是不记入中国政府的收入中的,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90%以上全是税收。也就是说,双方统计的口径根本不同,如何能做出美国政府更爱民的结论呢?

家园 仔细分析一下这一段

据财政部长谢旭人先生介绍,2007年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总共约6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461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而在没有国有经济的美国,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 150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的11.5%,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8%)。

首先2007年美国联邦各项支出中,健康(2528亿刀)和医疗(3299亿刀)的确远超中国的1652亿人民币。但是这是建立在美国从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中收了八千多亿美金的基础上的,中国政府可没有把这部分当财政收入。说白了,美国人会往脸上贴金。

能力限制,我没有从美国人的结算中找出能够对应社保和就业福利的部分,所以我不清楚那一万五千亿的另外一大部分是算在那里的。要么它是在地方和州财政上,要么就得把收入安全(3525)和社会安全(5485)这两项算上,其他的支出项实在和民生没有什么关系。而这两项我觉得很难等同于社保或者就业福利。

最后,既然说这三项一万五千占了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那么就可以轻易的算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总开支为24590亿美金,差不多就是美国总GDP的18%。你为什么还能坚持18%包括了联邦+地方?

最后说一句,美国财政分三级,联邦,州和地方。把州去掉了实在有很大问题。

你自己引用的文章就证明了你自己观点的错误。这个似乎就无关乎CV大法了吧。

家园 【请标出引文】没找到LZ在第一篇帖子提到美国之处啊?

这种比较本身就不对,一个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个是帝国主义头子,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呢?比什么?比谁更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