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穆加贝 -- 橡树村

共:💬111 🌺30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电影看多了吧
家园 对头!

警察办案效率超低也有关系。

最近还有热闹事情,上周约翰内斯堡的交通警察和普通警察在高速公路上枪战,真枪实弹的,可热闹了。打了半天没死人,可见警察们的素质如何。

家园 对普通百姓来讲,最佳的出路就是双方合作

可惜政治家们有自己的考虑,没有几个人拿老百姓的利益当回事。

家园 我原来介绍过南部非洲的农耕

播种的时候把种子撒下去。然后就等收割了。一点也不辛苦么。真正的靠天吃饭。

欧洲人到了以后,推广了一些耕作技术,才开始有了所谓的耕种,但是也不辛苦。和国内的精耕细作完全没办法相比。

人口压力小。等到人口增长了资源不够了就依靠战争解决问题,然后人口降低,压力又小了。一直处在战乱状态,似乎也不利于什么技术发展。

家园 基本上没有

似乎南部非洲有个别部落发展出了很初级的文字,但是没有影响力。

家园 南部非洲可不热

农业地区一般一年四季温差不大,降雨适中。

水果丰富,动物也多,人口不多的情况下,吃东西真的不算难。

家园 这个循环出现的原因可能是革命成功的太容易了

简单的靠枪杆子就成功了,像tg光有枪杆子不行,还搞了20多年的根据地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经济学人才和管理人才,有了这个人才底子,在进大城市的时候才不至于乱来,一切有条不紊,饶是如此,还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样的昏招。非洲的管经济的要么是从来不懂的,要么是留洋回来的,没有土生土长的实践经验,没有办法不碰壁。要是非洲也有像大上海那样的城市,保证进去的百分之99都是迅速被腐化掉的。

家园 这有个录像片段,自己看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R_RIBT6L10

这年头,google上什么搜不到,花两分钟就行了。

家园 不是种族歧视。

但我认识的黑人有聪明的有不聪明的,但很少看到勤快,吃苦耐劳的。这是不是和文化/宗教有关?

家园 问一问村长

这篇报道里写的事你可有耳闻?其中有多少是真的?

解读非洲“保定村”传奇

-新民周刊

外链出处

要是这个采访报道比较真实的话,是否可以考虑把咱们四川受灾的部分农民送去非洲种地,这样既解决了部分灾民无地可种的局面,又可以解决当地人的粮食等需要?

家园 可能和文化有关

黑人有勤劳的。我身边就有。

不过比例的确不高。

家园 去年有人问过

我没花时间去核实。

中国到非洲种地,麻烦其实很多,我个人不看好。穷的地方,把土地看得很重,你把地占了,就会有人不乐意了,等到所在的地方有点乱,肯定就有人要求土改,华人作为新殖民者,首当其冲。农业的投资周期相对长,不合算。勤劳的华人出了国,往往很快就会比当地人过得好,这就会遭到嫉妒。做生意开厂子的,不怎么显眼,种地的话,可是好目标呢。

其实,华人到非洲,种地真的不怎么赚钱,做生意就是了。在那些战乱频仍的地方,只要吃得了苦,一个人一年赚了十几二十万美元并不难。

家园 就是太安逸了

条件好,养懒人。

国内的东北就是这样,土地肥沃,地多人少,不用怎么精心播种也饿不着,人的进取精神就差了。跟江浙一带的人差的比较多。没有地域攻击的意思,我本人就是东北人。

家园 黄金或者钻石

才是非洲的硬通货。

家园 说黑人懒也挺冤枉的

我家刚换了一个佣人,周三第一次来。

她住在比勒陀利亚西北,离我这里八十多公里。每天先要坐中巴,换火车,再换中巴,单程就需要三个半小时。到我家是早晨七点,凌晨三点半就要出门了。下午五点才走,回到家八点半。

挣多少钱呢?一天十二个美元多一点,管早饭和午饭。挣的钱一半花在路费上。南非黑人女性里面依靠家政服务业生存的人很多,很多人都差不多这么辛苦。去年有一阵子中巴罢工,一些人上班需要先走路十几公里赶火车。

这样的辛苦,我是肯定干不来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工作的时候,的确效率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