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凑热闹贴,也说说香严智闲禅师的事儿 -- 渔舟

共:💬78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生常谈是点缀,那新意思就是彻悟了?

老生常谈很迂腐很颟顸,但和文字游戏扯不到一块去。文字游戏总是会带来点新意思的,要不然还游戏什么呢?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就是这么一个老生的常谈,这句话除了在黄梅东禅寺贴在墙上之时有点新意思,到了慧能成祖成佛之后,便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老生常谈,供给后人学舌之用。学舌之人对这句话,咂摸来咂摸去的也再咂摸不出另外的意思,只能本来无一物地学舌下去。因为本来就是无一物嘛。一本禅语录,不管多少页吧,几百个公案下来,落英缤纷的,很好看,禅师的机锋也很锐利,禅师的讲话也很高妙——要不然宋朝的文人对剽窃禅师语怎么会那么来劲呢?新意思,新意思,并州萝卜重三斤,当时够新吧?现在还不被从金圣叹以来的文人们引用得成了老生常谈?那句话说了什么禅理?现在其还具不具有禅理?鸟窠和尚对要离开自己去外面找寻佛法的弟子会通说道:若你是要去找寻佛法,我这里也有一点。他从衣衫上扯下一根纱吹向会通。鸟窠和尚这时一句空不空的话都没说,但他就是在告诉会通一个老生常谈的空字——无限接近于零的有将不能从本来的无中悟到无的人带进无中。这个公案也很老生了,当然现在也能被读出新的意思,不过,我愚钝,只读出这么一个老生常谈的字来。

临济义玄有一段讲话,我用来作为自己对禅的一些微薄理解的保任力量:

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若人求祖,是人失祖。大德。莫错!我亦不取尔解经纶,我亦不取尔国王大臣,我亦不取尔辨似悬河,我亦不取尔聪明智慧,唯要尔真正见解。道流!设解得百本经纶,不如一个无事的阿师。

通篇还是一个无字。

一个无事的阿师,应该就是除了知道些老生常谈之外,没有什么新意思的人。

家园 我不觉得空无之类不能碰

某些事情上,这些字词怕是躲不开的。我都没想过用“老生常谈”这样的词来形容。事实上,真有料的东西,里头全都谈这些,我依然会看得津津有味。

只是感慨现实。假作真时,明白人还是明白,能分辨;不明白的管它说新词套老话,还是不明白。古禅德之语是实际证量,就算口头表达和人类似(其实他们尽量不与前人同,总要从自心中流露出点东西),其实际证量,学舌人多半是不知所云,尽管也可以“空”啊“无”啊喊很多。

家园 佛讲的每一句话

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它的适用范围,在范围内正确,出了范围一样的错。

越是套话,越是模糊,适用范围就越大,大家要是都用自己的话去精确地描述,那就容易犯错误,讲错话,使用那些空泛的术语是最不容易出错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