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突围,32小时……(上) -- 双石

共:💬62 🌺4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部队, 好文章!

铁军面前无困难, 困难面前有铁军! 牛啊!

家园 铁军部队

铁军部队士官武文斌因连日劳累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6-19/1015505974.html

家园 每篇必花。谢谢双石,人民子弟兵万岁!
家园 英雄是英雄,不过似乎太瞧不起装备了。

200官兵,32小时救了226群众走17公里

山路下山。现在土共装备不足,确实只能这么做。

要是有足够直升机,无疑效率会高多了。官兵,群

众的危险也会小很多。

家园 此贴必花。
家园 没看到“完”。估计还有。

鲜花送上,静静地等待。

家园 离家千里,牵挂故乡的父老乡亲。谢记者老乡的前线报道!
家园 过分依赖装备的部队就谈不上是一支好部队……

另外,就算直升机足够,还有展不展得开的问题,气候天候地理条件的问题,降落条件的问题,这次救灾,无论是岷江峡谷,还是清平山区,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比如那226名老弱群众,至少要15个架次的直升机,才能勉强运出,而且还要老天作美,效率恐怕不一定能象你想象的那样!

还有那六千群众,要靠直升机,呵呵,恐怕现在还在运哩!要是运不出来,那就得靠部队再当当老山军工,徒步往里运,那危险是大了还是小了,伤亡概率增了还是小了,这应该早不难想象的吧?——现在有些地方如银杏等地的群众,就是这般情况。

下面有位说到累死战士的那支铁军(127师的),就是这般状况。

恕我直言,先生有隔岸观火纸上谈兵之嫌啊!

这次救灾的复杂地理条件,可是建国以来历史救灾中,最困难最艰险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致敬!!
家园 觉得最后的几件“题外之事”让整篇报道更鲜活

生活就是如此,人民也是如此,形形色色,参差多样。

人民值得理解,战士值得敬佩。

家园 看那路

飞机不能飞的天气,那路也多半不能走啊。

先在装备不足,当然得靠人上。

家园 呵呵,你可真让我无语了!

航空器要求的天候地理条件,竟然能跟徒步机动要求的一样?拜托啊拜托,这是哪位教给你的知识?

兄弟有理由怀疑,你恐怕没跟这些地方中蹚过吧?

要不哪回回国,兄弟带你走一走?

家园 很贱的问一句

您安排食宿么?

家园 呵呵,很酷的回一句:安排,跟敝队队友一样,每天50元以下标准。
家园 huahuahua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