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军队院校的地方生 --- 明令禁止的摇钱树 -- 无根草

共:💬49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地方生“这个现象,确实让人不知该怎么说好。

不过不应该归结于”军人意识的根基被免煮柿油了“,主要原因还是四总部对这事不重视,或者说总部对这事压根就是睁一眼闭一眼。地方生交的钱,各学校少不了要孝敬上边。

不然的话,都搞这么多年了,总部若真是有心,还能制止不了?

我看,总部下命令只是为了堵教育部的口而已。

多的不说了,校尉兄若是有心赐教,发我短消息吧。

家园 赐教是绝对不敢的

我只是觉得,军人如果认为自己应该富有,应当安逸舒适,应当去为自己赚钱,那么干出什么来都是可能的。同样,如果军队对这种看法居然认为是可以允许,甚至是可以鼓励的,那么这支军队也就必然要走向没落。

军队的委培生现象恰恰是军队放弃其应坚守的孤独而融身于社会经济圈的行为——而这恰恰是与人们对军队的要求不一致的。

总之,你又要要求我温存人性,又要要求我铁血豪情,结果肯定是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家园 您说的没错。

不过,具体到"地方生"这件事上,我认为主要还是总部的态度不够坚决.如果不是总部的放任自流,底下的院校就算想"放弃其应坚守的孤独而融身于社会经济圈",也没有那么大胆子.

我们学校从前年(还是去年?我也不太清楚.)起就不招"地方生"了.难道说我们学校是突然醒悟了吗?恐怕不是.是总部这回玩真的了而已.

"地方生"这事,是早年"军队经商"时期留下来的没有肃清的遗毒.我看,解决这个问题,得从2方面入手,第一增加拨款,因为这事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现在各大院校很多用钱的地方都指着地方生的学费呢.第二把制度完善起来,如果制度不完善,总有人还会钻空子.

您说的"军人意识的弱化",放在个别军人为自己谋私利的现象上,是主因;但"地方生"这事是"集体违法",怕是不好用"军人意识的弱化"来解释吧.毕竟大多数军人都认为这事不合理.当然,您要说成这事是因为领导们的"军人意识弱化",倒也说的通,但我觉得总不是这个理.

家园 以军队院校来说

大部分教员也觉得这样不好,可是一想到它背后的票子,好不好也都接受了。所以茶余饭后也会批评一下,但绝不敢说我坚决支持院里取消它。而作为领导,在很大适度上也是为了满足下面教员们的经济利益需要,才这么干的——毕竟手里没钱就很难调动“半军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呀。

家园 院校本就是安逸的地方。

而好多文化课教员都是地方大学招进来的,实际上也就是穿军装的老百姓而已。

家园 此乃大大的高见

这也反映出了军队越来越注重技能而忽视军人底蕴所积累的影响。

家园 我差点去武汉的一个军事院校教书

呵呵

家园 我考 简直是太震惊了

震惊程度能赶上当年看到天上人间就开在长城饭店的感觉

连这么简单而容易核查的事情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换句话说 不是要这些人们的命 只是要让他们少收点钱都做不到)

这个军队还能干点正事不

家园 我同学的例子

当年高考没考好,我们去报道的时候,他已经进补习班了。但是过了一个月收到他从军校寄来的信,已经上学了。

后来知道,正好某部队大学体检刷下来一个人,于是把他给补上去了。忘了说,他的父亲是我们军分区的政委,大校。

毕业的时候,他是回了省军区。

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在部队里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家园 那天花四万不多吧

提档找关系各个关键点共花一万,体检医生花一万,招生办每人给一万(两个人,每人两万,预付一半);

上了军校打点关系花上几千,招生办的两万补齐,加上平时串个门,日常3万也就够了,基本能入党了;

毕业分配的时候找对路子,2万块就能搞定。

以上大学期间支出总计不到10万,但是省了四年的住宿,伙食和服装费用,而且还包分配,工作后还管吃管住宿。

我那同学现在在北京,据说刚分了房子。

综合算下来,人家还是划算的多的。

家园 那倒没错

在部队没有绝对不能干的事,也没有绝对能干的事

家园 你看到的只是那4万

毕业后能分到北京,而且还是有房分的好单位,仍然是少不了上供的。未必少于4万。关键是他有8万块的本钱,多少人要是有了8万块就不用想什么了。况且不少地方大学四年的学费也不过四万呢。别以为军校不用花钱,光是因为伙食不好自己买东西吃就要花不少钱呢——特别是对于这种家财万贯的。

家园 8万,算腰缠万贯了么?

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拿的起的。看看北京有多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买房是外地的父母出的首付吧。如果8万块可以挤进一个还保留分房制度等大量福利政策的群体,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家园 这个,自己心里有谱就行了.

地方招来的教员(或研究生),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部队生活,充其量也就是稍微军训了几个月而已.而军人底蕴这个东西,非得靠长期的军队生活才能积累出来.真正当过兵的,或者在军校扎扎实实上了4年本科的(地方生不算),跟地方招来的教员(或研究生)肯定不是同一种军人.

可是,现实情况是,部队必须招这批人进来,不然教员队伍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咱们也用不着过多的指责他们,他们只是给自己找了个教师的工作而已.

而队长以及军事课教员在军人底蕴方面对学员的影响,应该比文化课教员更大.如果一个军队院校出来的学员,身上的军人底蕴不怎么浓厚,问题更有可能出在他的队长身上,而不是出在他的文化课教员身上.

所以我觉得,对这批人,用不着跟他们在这上面计较太多,他们只是是一小部分而已,他们的数年地方大学生活,肯定会给他们打下不同的烙印.也许有些人在大学期间就认同了"免煮"那一套,也说不定.

军队真正的根,是连排长们.咱们更应该警惕的是连排长们是不是被免煮柿油了.从根子上腐烂,才是无药可救的.我的观察,咱们军队的根,尚没有任何腐烂的迹象.

不过这个层面,我不能算非常了解的.我自己在基层部队没待上几天,没什么发言权.你是指挥军官,军龄怕也得长了我1倍有多,我这帖子里说的这些东西,可能你想的比我更深,我这是班门弄斧了.

家园 据我所知,北京是中国富人最集中的地方

其中包括外地富人。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家拿8万没问题,就说明经济条件并不差,完全可以不选择军校。因为军校出来并不是花了钱就一定能到个好单位的,到了好单位能不能到好部门更不好说。如果想靠钱在军队里给子女谋个好位置,那钱绝不是普通家庭能出得起的。就拿你说的那个人,四年军校生活他又花了多少,在单位迎来送往又会花多少。如果他家能拿得出8万,完全可以上地方大学。所谓军队分房这种事,也只是临时性的,一转业就什么都没了。能选择军队,要么是想当兵,要么就是有钱到能谋到一个几年内就把钱赚够然后转业的位子。这种情况已经是很少见的了,故曰特殊事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