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关于外界和网上舆论 -- ataraxi

共:💬314 🌺2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哈,我就是文科生

然后我也没看懂你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

通俗点解释解释吧~

家园 解释一下

SCI是ISI这个机构搞出来的一个评价系统,在文科和社会学方面应该有个类似的ISTP

简单说,SCI每年给每个杂志一个影响因子,算是衡量杂志的质量吧。但事实上,数字,特别是很小的差别,很难用来衡量杂志间的质量差别,因为至少还要考虑不同领域这个问题。 这位记者小姐,张口就来:nature是40,cell是30,你是什么杂志?然后:你杂志是....,应该高于这本,低于那本

我觉得她很虔诚

家园 大概懂了

拿着某些别人看来很可笑的东西当真理。

家园 应该说

用她认为最简单的方式理解一样东西,这没有错

然后把这种简化后的结果当作真理,这就很难保证她随后的思考出现问题

家园 成都好像在做了

据一同事传成都消息,成都所有小学鼓励学生转外地上学,防余震同时加固学校

家园 所以说有些问题不光是专家本身的问题,跟媒体的误导也很有关系

这种误导可能来自媒体的生存压力,可能来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还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我觉得既然如此,媒体报道之前至少应该请原被采访人过目一下。但有些人连这点起码的礼貌和自律都没有。

我一个朋友就碰到过尴尬的事情。报道出来,一个小豆腐块,里面的内容跟他受采访时讲得差了十万八千里,都是胡扯,而且他的名字和头衔都写错了,不过这样倒好,因为没有几个人能跟想到是他,在圈子内不会太丢脸。我当时忘了问他,记者发稿之前有没有请他过目。我想一定是没有了。跟所谓顾问顾问顾而不问有点类似。

家园 还行,还知道去找专家咨询。不像某些媒体似的直接上

当然,调查的结果一定让她更郁闷。美国地震局估计还是要脸的。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如果实验数据和预期不符,是改数据呢,还是修正假说呢?

家园 王1000元:吾道不孤呀
家园 王十百这个事情其实比较有代表性
家园 自以为有趣。我最近为地震是可以预测和促进地震预警机制略尽绵薄之力

主要是阻止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人被统统攻击成神棍、WT和轮子。在阻止的同时,大力呼吁促进地震预警机制的出台。这两方面,据目前的网络反馈,我认为取得了一定成效。

前两天,天涯受海南地震局的委托做了一个预报地震的调查,我看了一下调查结果,当时参加调查的人不是很多,但认为有需要地震预报的高达700多人,没需要的只有20人。

如果地震是不能预测的话,还预报个屁啊。

我再次奉劝那些目前为止还没切割好“汶川地震”中政府和地震局关系的人及时改正认识。

最近我在整理1988年发生的事儿。天灾人祸,众皆惶惶,有人问接下来还会发生些什么事,我说不如看看1988年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今年发生的事情,其实1988年都发生过。回想起来大家是怎么度过那多灾多难的一年?

通货膨胀

西藏骚乱

火车相撞

特大地震

    

在回顾1988年的特大地震时,我惊奇地发现,原来那时还是有预报的。

●1988年的特大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中国云南省澜沧(北纬22.9度,东经100.1度)、耿马(北纬23度23分,东经99度36分)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伤4105人,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11亿元。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澜沧、耿马相继发生了7.6级、7.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曾经作过准确的中长期预报。在1985年完成1986年出版的南北地震带未来十年地震危险性研究报告和预测图中,澜沧、耿马地区就是两个圈定的7级危险区中的一个。1986年该报告正式上报云南省人民政府。1987年起该区域为我省的地震危险性监视区。1988年除加强监视外,我们还加强了一系列大震对策措施的准备工作。1988年8月该区地震活动增强,我局派出的现场考察组向当地政府作了汇报,并指出该区仍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与此同时,省局科技人员对该区作出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短期预报,并向当地打了招呼,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遗憾未能作出临震预报。大震发生后,我局昆明遥测台网仅7分钟定了位置和震级,并报告了国家地震局和省政府,及时为抗震救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震后2.5小时,现场监测队伍就出发了。在大震现场仅三天内就作出了地震趋势判断,也较好地作出了强余震的预报,有力地组织了地震考察及地震知识宣传。这一系列的大震对策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现场的抗震救灾工作,减轻了震灾的继续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整个澜沧—耿马地震的预报、速报及大震对策工作在国内外都是一次较高水平的科学实践,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我们很倒霉,1988年没有临震预报,但至少还有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做好了预防措施,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才死亡七百多人。2008年我们只有一个“地震不可测”的定论,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家园 不自以为有趣

难道还逼着您也觉得有趣么?

您要是有空,自个看看这份东西:外链出处

家园 你们平时不最恨人挟洋自重的吗?这回又怎么拿洋人的话当宝?

地震预报这事,我国是第一个成功的,现在却去找洋人印证“地震是不可测”的,你脸不脸红呢?

照你这种思想,我估计古代那四大发明是不可能由中国人发明的。

汶川地震可能“漏报”的六个疑点zt

http://optoelectronic.jobui.com/blog/173876.html

把这个贴给你朋友看看吧。你朋友根本就不用找什么洋人去印证地震预测的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挟洋自重?

引用洋人的话就是挟洋自重么?

“你们平时不最恨人挟洋自重的吗?”。我们是恨人挟洋自重。不知您恨点什么?看来是不恨挟洋自重的了。

生不逢义和团,真替您惋惜;没看见您当上国家地震局长,真替祖国惋惜;不能陪您继续唠嗑了,替我自己惋惜。

玩好。

家园 美国负责地震监测的机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

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他们的全球地震记录,在这里

http://earthquake.usgs.gov/eqcenter/recenteqsww/Quakes/quakes_big.php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