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圣火上珠峰 -- GraceUSA

共:💬54 🌺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感到很骄傲啊,但是和登月相比是不是有点。。。。。
家园 写的时候,

就知道把两者相比有点那个, 可还是想这样写。要是今天动手写,感受就会不同些。

周末愉快!

家园 有效送花~~~
家园 我看了全程直播,还真没注意到"long live Tibet"

珠峰顶火炬传递过程

外链出处

家园 再提一下捣乱的

珠峰火炬传递大本营指挥李新珠说,队伍登山时发现远处有人打灯干扰。

有可能是这帮人干的

外链出处

家园 本来对圣火登珠峰不是很感冒

但是早上9点多收到成功登顶的短消息,看着从峰顶传回的图片,还是小小的激动了一把。

有些感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也不足为外人道,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家园 得,香港CNN诞生了
家园 圣火上珠峰,教授得通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见证了中国倾注力量达致目标的决心与信心”

惭愧一下,在国内的我对圣火登峰没有什么特别感触,我周围的朋友们也没怎议论这事。反倒是外国人被震撼了。引用一段联合早报的议论:

“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上传递,那一刻的画面确实令人惊叹。燃烧的红色火苗与皑皑白雪、雄峰峻岭相辉映,显得异常迷人与醒目。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场传出画面、加上美国CNN等国际媒体现场直播,令奥运圣火的意义变得更为特殊,这一场景展示在世界面前,除了奥运因素的欣喜和兴奋之外,在外界对中国形象以及综合实力的评价上,也格外具有震撼意义。

……但是,我想在短暂的激动与惊叹之后,尤为让外界印象深刻的应该也包括确保这一壮举得以实现的相关产业和产品,以及由此所展示出的中国综合实力。比如队员生命保障的系统、气象预测预报的系统、通讯指挥联络的系统、视频网络报道转播的系统、高海拔点火传递的保障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如果没有均衡而全面地实现技术上的领先,只凭爱国口号和雄心壮志,人们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种景象。

  圣火能够在近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风速约18米/秒的狂风环境下点燃和燃烧,依靠的是中国航天科技技术。看过电视画面的观众一定也对这次转播中清晰的电视画面、即时的照片传送、稳定的网络覆盖印象深刻。中国的电脑厂商和电信运营商特地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指挥中心,设立适合在珠峰低压低温条件下工作的电脑设备,搭建网吧,提供网络服务,并且专门研发了能够在珠峰顶上实现即拍即传的小型手持电脑。队员们在8000多米的珠峰峰顶举起圣火的照片,仅仅在数分钟之后,就已经在中国官方通讯社的网站上出现。互联网公司则派出团队,在珠峰大本营搭建历史上海拔最高的网络现场报道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向全球网民报道。

  中国自身的变化,大多是日复一日、日积月累地发生,通过一项具体的大型活动而得以彰显整体的改变,奥运将是最好的平台。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就曾令人惊艳。时任新加坡贸工部长杨荣文曾说,那时他与吴作栋总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主办单位把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当,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夜晚在上海滩欣赏烟花,美丽极了,不过,各国领导人却看得“脸青青”,因为他们看到今天的中国有这样的成就,可以想象,中国未来的成就一定更可怕。

  后来,时任总理吴作栋也专门谈起这场烟花和演出的震荡,“上海燃放的烟花阵长约一公里,足足燃放了26至27分钟,多姿多彩。还有,主办当局办的文娱表演也很精彩。其中一个舞蹈项目,女芭蕾舞蹈员和男杂技演员合作,芭蕾舞蹈员在杂技演员的背上翩翩起舞,过后还在他们的肩膀上、头上起舞”。吴作栋感慨“中国人才济济,这只是一个领域的人才。我还没谈信息科技或科学人才”。

  奥运火炬登上珠峰,比5年前那场直播更可说进步神速,无疑展示了中国信息科技和科学方面的人才济济。通过电视镜头以及镜头背后展示出的硬件、软件支持,外界见证了中国倾注力量达致目标的决心与信心。

而围绕奥运而产生的对西方媒体偏见的声讨,在圣火登高之后,也应该有所冷却、冷静以待了。美国CNN的直播、纽约时报、BBC、西方通讯社等大幅且不乏赞赏的报道,中国民众也应借此全面了解西方媒体的报道理念以及运作方式。”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