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摸虎屁股,运动员选拔和养蛊毒--------回京虎子 -- 蜜饯

共:💬112 🌺1438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何不食肉糜?

您说的很轻松啊。

家园 比喻很不恰当。

搞体育不是唯一出路。如果不是有所图,完全可以不选这条路

家园 竞技体育本身就是很残酷的

不过好在没有人是被迫参与的。

我觉得就是求仁得仁,走了这条路的,就应该承受成功和失败。可能前些年有些冷门项目的冠军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国家确实有责任。但是现在似乎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

家园 40美金的牌子 如果去网球学校还是有些问题的

我也在打网球,一开始是用学校的牌子(当然都是2万日元以上的)后来进入初级就买了自己的拍子。

40美金的拍子 应该是没办法打网球的。如果仅仅是玩一下,是另说的。

所以 前面那个大谈美国体育发达的,估计基本是体育门外汉。

不评论为好

家园 本来还想写点儿

看到您的思维方式,我放弃了。您赢了。不会再回复了,你爱说啥说啥吧。咱俩的逻辑和思维网友都看见了,愿意接受谁的理论是大家的选择,不属于你我。

希望中国政府,至少体育部门不要被您这样的人控制。

家园 确实这个哥们什么梁州 非常扯

真要锻炼 一双解放鞋 每天跑步20分钟不也很好。

关键是坚持。

当然伊一定会说 什么中国空气不好什么的。

说来说去,这哥们是个收入很好 根本不知道普通老百姓贫苦的家伙。

竞技体育就是竞争 竞争就是残酷的。

你指望人家把金牌送给你?

诚然 退役的失败的运动员 体制要想办法安置,

但是人生都是自己的,不能凡事靠别人啊。

伊说来说去,就是指望国家在预算上对国内这些城市

白领以上居民多倾斜。

家园 坦率的说在这件事上你的父母要负最大的责任

以前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家里又没有老人帮忙照看我们,怕我们放学早没事做而惹事端,就将我们都送去游泳训练班. 也亏了当时我练了没几天就得了中耳炎.治好后再也跟不上其他人的进度了,父母只好让我跟其他孩子一样走学习考大学的路.

从这段话推测你也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所以我的所见所闻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你家的情况。至于农村地区体育人才选拔方法我不知道所以不评论。先说我身边的几件事。

1)我姐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体校来招生,选她去打乒乓,我父亲马上拒绝。后来体校的老师还来家里做说服工作(这件事挺奇怪的,因为我们家父母身材都挺矮,而且也没有什么体育特长,我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挑上姐姐)但是我父亲坚决不同意。后来我们长大以后说起此事,我父亲解释竞技体育对身体伤害太大,又很难成为顶级选手,而不拔尖则以后学习也耽误最后一事无成。虽然我父亲反对我姐姐去专业训练,但是他教我们打乒乓,打羽毛球,游泳,培养我们对体育的兴趣。

2)我的堂哥从小学开始练羽毛球,一直练到区体校。我伯母坚持让他训练下去的理由和你父母相似,为了贪国家的营养补贴。另一个原因是我伯母和打排球的沈富林有亲戚关系,羡慕沈家的风光(当时中国男排正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希望能靠儿子翻身。但是由于身体素质限制,堂哥没打进市体校,最后进了高中学习。我伯父伯母为了儿子考大学,让我学习很好的堂姐初中毕业去上中专,结果堂哥没考上大学去了技校。

3)我的中学和区体校很近,所以有一些区体校的学生分流到我们学校(这好像是根据成绩的,因为来我们中学的成绩都在中上水平,最后也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其他的体校生则去了区里一所较差的中学)。我们班里一个就是学游泳的,近一米九的大个,倒三角的身材,脾气好,学习也不错。他自称是乐靖宜的师弟,还和很多大牌一起训练比赛过。当时上海游泳队如日中天,但大家都在传他们靠的是吃药,所以我们就问他内幕。他说顶级的运动员确实服药,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吃,而且教练会明确告诉父母后果如何。运动员和父母可以决定是否继续。他说因为他的父母坚决反对,所以他才自愿分流来读高中。

我通过这三件事想说什么呢?

1)至少在城市里,是否参加专业训练的都是父母决定的。父母从对子女负责的角度出发应该权衡利弊。但是你的父母显然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一点。

2)在少体校,区体校,市体校的逐级选拔制度里,参加训练的孩子有很多离开训练体制,从新参加正常教育的机会。而坚持下去,孩子,更主要的是父母是有很强的企图心的。你承认你父母贪图国家补贴,但我认为他们很可能象我伯母一样想靠你弟弟游泳成功来改变家庭的命运。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可耻,但是你父母并不象你说的那么无辜。

3)你弟弟服用药物来提高成绩你父母什么时候知道的我不清楚。但是他们显然是知情的,而且他们不会无知到认为这些药物会没有副作用。所以他们至少是默认这种行为,和愿意承担后果的。我的同学父母的决定退出,和你的父母让你弟弟继续下去都对他们的命运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在你弟弟的悲剧里,你的父母的责任要远远超过其他人。而你把过错怪在国家头上显然不够公允。

家园 这个我也赞同

单纯从个人锻炼的角度而言,有双运动鞋足够了,谈“飞机大炮”还是“小米步枪”的哪个不是有一些更高要求的竞技目标。我现在最常做的运动是跳绳,一年磨断了一根,断绳打个结继续跳,也没换新的,能有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我也有桑普拉斯和林丹的拍以及萨芬的鞋,这对我算一点娱乐和业余爱好。从锻炼的角度而言我宁可选择跳绳,器具简单,容易坚持,而且抽空就能跳两下。

诚然 退役的失败的运动员 体制要想办法安置,

这个国外谁管过。别说失败的,马拉多纳这种成功的不还是靠卡斯特罗才捡回一条命。

家园 其实鞋子都不需要

鞋子都不需要,。

男的俯卧撑

女的仰卧起坐

我觉得最好的是体操

连 拉伤都可以避免。

家园 竞技体育的残酷不仅在于多辛苦

还在于一旦你成不了顶尖选手,则什么都不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从学士,硕士,博士,院士乃至诺贝尔奖级别的,各自在社会上都有相应的阶层和地位。竞技体育的谁知道那些低级别的在干什么。2000年桑普拉斯在温网半决赛击败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这位选手上场前没有合适球鞋,还是临时找萨芬借的。说起来这还是个能进大满贯四强的人。

家园 当然是有所图啊

穷地方的孩子和父母应该是把练体育当成一条出路吧。

但不好说因为练体育是为了温饱或赚钱就把体育造成的伤害正义化。

您说的完全可以不选这条路,前提是要有别的路可以选啊。比如有的地方高考录取分数高,学生很苦逼,我是不是可以说那你可以去北京考啊。

家园 体育不是唯一的出路

不上体校就吃不饱饭?这种情况应该还是非常罕见的吧。

其实古人说穷文富武,平时吃不饱饭的孩子几乎不可能被选中搞体育,你能想像刘翔几天都没吃饱饭还能跑第一吗?

再说如果真的混到那个份上,家里都穷的揭不开锅了,让孩子去个起码能吃好住好的地方,显然是做了好事。当时困难人家管了,而且人家也并没虐待孩子;现在条件好点了,就来怪人家没把自己孩子供起来?人不能这么无耻吧?

你要是说不搞体育就会被国家迫害,那才能说是国家的责任。

家园 没错,一旦成功好处也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一个体育明星,随随便便收入就能过亿

竞技体育其实纯粹是商业化的需要。所谓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口号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是商业利益在忽悠。就连奥运会其实也是个盈利项目,奥委会那帮人都发财的很,没听说有穷的。

所以要恨就恨奥委会,恨商业大佬。如果都搞成国外的体育方式,那运动员不但要训练,还得去跑赞助。拉到了赞助没出成绩的话,一样伤病缠身,一样穷困潦倒,你能指责赞助商?还能指望谁出来安置你?

家园 然也,体育在任何社会都为下层人民提供了多一个出头之路

老美的黑人,法国的中非移民也都走这个路

家园 支持你的观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