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中国医药行业的今天和明天看中华民族的另一个选择---更新中 -- yaodao

共:💬68 🌺1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得宝留名

也不是彻底没有能力研发吧。说到高通量合成筛选,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内大概是比不上人家,但是以前不是还折腾出来一个青蒿素么?中医药里面好好挖一挖,应该还是有前途的。我觉得缺的是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决心,还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我出国前见过一些做中药药理的教授专家们,人家也研发新药,可那心态实在是浮躁,净想着卖了变现。咱们SFDA也不争气,有精神光折腾GMP了,前一阵子郑大掌柜的又挂了。。。

这么说吧,如果我在国内住院,医生建议使用国产新药的话,我就是爬,也要迅速爬离的。无他,对从药理学实验到审批,到临床试验的结果,我全部持保留态度。

家园 这个似乎和一些专利判决有点关系。
家园 就是药学吧

分得不太清楚,program里面各个老板的方向不一样,看你跟哪个老板了。工作的确比较容易找,相对于生物方向其他专业而言要好很多,而且一般可以直接去公司,不用做那么多postdoc

家园 原来如此

除了公司,学校或者FDA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家园 这个跟药的专利有点儿关系

但重要的是研发太难了,这玩艺儿囊括了生物,化学,医学,材料,化工和其他的一些交叉学科。

小公司幸运的,能找到好的candidate,然后就是大家伙们直接拿cash买了,毕竟clinical trial小公司是玩儿不起的。

家园 我只是看到了Lilly的prozac的案子,呵呵
家园 lilly其实不能算巨头吧

当然也不错了,不过大规模裁人风已经刮到了任何有点儿名气的公司了,连去年没什么大动静的novartis前两个月也裁了上千销售部门的人,要是再裁,可就是R&D里的drug discovery了。

家园 2000年以后中国自己批药我都不敢用

如果你们参观了中国的几个国家级临床药理中心,了解了所谓中国药物二期三期临床实验的做法,估计你们也不敢用。我老板一个药。连肝毒性都没有解决,就上二期临床了。

中国社会的法制混乱,有法不依已经涉及到各个层面。即使有很好的法规及规章,没有人认真执行。药监局只想着挣钱,抓了那么多人也未见能有长进。反映到药物研制上,危害会多大,大家可以自己想象。这几年频发的假药中毒事件都不是偶然现象,而且以我的感觉,应该不会是越来越少。

至于中国药物研发的问题,我认为时候未到。换句话说中国还养不起能真正做研发的人。我是做生物研究的,国内最好的医学院校,师兄师姐博士毕业在国内连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当然是指一定的待遇的岗位),可联系国外的博后offer一来就好几个,争着要,这些人都还算有不错的背景,给予一定的环境应该能做出些事。我不太清楚为什么?我以前在干行政的时候就体会到了,领导们的想法是中国有的是人,别管多低的待遇都有人干,你不爱干有的是人干。而基层工作的经验往往是:拿多少钱的人一般就有多大的能力,要钱少的人听话好使唤,但就是做不出活来,没办法就是没办法。就像买东西长说的那句话: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以这样一帮人来做新药开发,不是完全不可能,成功的几率应该相当低。

家园 严重同意

这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我们国家貌似产业革命还未完成,而新药开发需要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全面发展。要么就是象美国那样花大钱,养数目庞大的一群人在实验室里面,要么,就要寄希望于知识分子的良心,希望他们都甘于清贫,花小钱办大事。。。这个,似乎也不太可能了。

家园 也许他搞的是制药系统的一个外服务?比如说分析或合成,并不搞全套?
家园 中国在科研上花的钱可真不少了,但思路有问题。

我念书之前在行政专管科研,科技部,各种基金的圈子内经常联系,感觉这个圈子内真的不缺钱。往远了说,当年最著名的某海归教授给科技部的领导讲了堂课,拿到几亿元的事,现在连这帮领导都后悔。近点的,某某院士牵头的××组学的项目,号称人类基因组后最大的计划,9个多亿,连篇science,nature分刊的文章都发表不了,而且里面问题多多,进展困难。而正做规划的某大项目,10年200个亿,要与大飞机项目同时争取立项。我的看法,也是什么也做不出来。

主要是思路有问题,总想搞大项目。搞工程这样可能有效,但科学研究,我怀疑。

家园 仿照不好吗

你费了大力气的东西 我轻轻一仿就解决 这个思路不好吗

西方有种你就不申请专利 用保护秘密的办法好了

可口可乐就是没有专利 谁也不能仿造出来。

其实 我想 要是 f22也能仿照 那该多好呀

家园 说得很有道理

家园 不研发,要那么多做技术的干什么?

如果要仿制的话,干脆把什么药科大学都关门算了

家园 我觉得中国制药业的困境不在自身

而是在于中国的医疗体系的系统问题。靠自身改革没有用。就是中国制药系统产生大突破,从天而降一堆物美价廉的新药,也没有用。

最近我做了个小手术,住院了两周,花了4千余元。分析一下帐单,发现非常的不合理。这4千余元,药费约1千五,主要是一堆100元一只的进口消炎针。其中有一支麻醉针是0.5元,而另一只冠以复方的麻醉针,价格是80元,有效成分完全一致。

治疗费600元,就是一个小电炉,号称红外线治疗仪,每次使用费10元,认为我每天应该去用4次。其实基本队都排不上,也没啥用。

检测费1千余元,10几项检测,基本没有用处,医生看都不看。

然后就是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等等,加起来不到一千元。

这种搞笑的收费结构,与制药业有啥关系呢?中国的医学界是烂到根子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