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新农村建设=与房要地? -- 孟龙

共:💬28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基本同意,特别是年轻的,大院子用处已经不大了

从北方农民生活和劳作的角度看,大院子的作用已经不大了。俺们那人均还不到1亩地,现在机械化以后,很多家庭连基本的生产资料都不保留了。

俺大致看过新的楼房,一排排的,但少了公共活动空间。真担心以后家家串门打麻将的文化会更高度发展。

家园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太少,比如垃圾处理。现在推行的早的村子,大致的感觉是城市边缘城乡结合部的状况, 结合部的问题长期存在,难于解决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东东山那里可能比较富裕,投入的多?

个人认为技术上,低成本的公用系统一直没有解决。没有东东山讲的那么简单,比如沼气,一家一户做饭还凑合,作为燃气使用,根本不现实。

楼房里应该保留柴灶,就基本上是黑色幽默了。难以想象,再说了,设计时根本没有烟道!

家园 严重同意,70后可能还见过因超生扒人房子的,80后就不清楚了

60后可能见过文革的乱象,以及对农村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冲击性破坏。

70后的见过计划生育时干部的狰狞。

实际情况中,房子价值的评估,老实人,穷苦人吃亏的太多了。房子怎么盖的,中间的腐败俺没有具体的了解,但可以估计,应该也很恶劣,盖因工程不是村民的工程,缺乏基本的监督。

家园 80的该还可见地方干部的手段

我9x工作那时去地区医院,看见有断腿干部,好奇问了朋友,原来是计生拆屋捣灶被人用土雷炸了

家园 赞同。

最烦那种自己过着现代文明,却要别人保持某种旧的生活方式,方便自己述古怀旧。

家园 农村和农民真正得到休养生息

不过是取消农业税和乡镇统筹提留之后的事情,没几年.

不要伤疤还在,就把疼忘了。

当然,你如果是伤疤制造者 则另当别论 !!!

家园 他们最大的理想是刮了地皮

给子女铺好去大城市以至国外的台阶。

家园 这个拆屋迁居

搞“新农村建设”动作体现的中央精神应该是3年前开始搞的,因为农村幅员辽阔、前期迁居房的修建和行政执行上的客观滞后性,所以应该是去年下开始才开始进入一定规模的实际动员阶段。

帮楼主补充第三点“与此相关的商机和危机”里的两个具体问题:

①把农村人口集中在一起后,是切断了数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联系,断了他们所有经济来源和生存基础的路。如何安排这么一只大军的就业和休闲问题?尤其是前者,现在各级政府给出的绝大部分答案是依中央葫芦画瓢的承包给有实力的公司搞“规模经济”“新农业”,那么其“规模经济”相应的配套设置各级政府做好准备了吗?更何况去年东北部分地区出现的大豆弃收事件也明确告诉我们“规模经济”并不是张口说说就能解决轻松一定会面临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

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条件差异很大。现在的新农业上来就是不分区域的搞人口迁居集中,然后推平一切泥墙填满河渠上机械化农耕……北方还好,但在南方地区,虽然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但由于丘陵小山众多,本身并不适合向北方那样搞单一非经济作物生产。而现实是,为了这样那样的好看好听好说,甚至出现迁居户所值树(不是政府在迁居点搞的,而是允许迁居户自己种的那种)也有指定类别的笑话。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政策制订时针对的情况到底跟现在随着城市人力成本的增加人口回流到城镇、农村去寻找机会的趋势能对接得上吗?

家园 集中居住如何切断了和土地的联系?

骑个车就下田了,怎么就切断联系了呢?

家园 抱歉

最开始没看仔细楼主主帖里写的相关内容。

大概是各地迁居的具体方案执行不同吧。我们这边退房是和各家名下耕作田连在一起的,退房迁居后政府就把农户对于田地的使用权也一起收回了,让大家拿着一栋干房子自己爱干嘛干嘛去,就是不能再下田了。

如果真想再体验把泥腿子的感觉,呵呵,等政府把土地承包给规模农业耕种商你再跟他们签雇佣合同吧。

家园 南方北方的区别这段是对的,花.
家园 华北地区规模经济的前景不大

红蝶说的现象,在俺老家那基本上没有发生,北方农民小农经济的思想和经济基础比较雄厚,集中经营甚至合伙经营的难度非常大。比如分地,每人不到一亩,一家的3-4亩还分在4-6个不同的地块,俺们那可是华北大平原,不同地块的产出的区别还不是太大。自己家的都无法集中,更何况规模经济了。

比较担心的现象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的恶霸势力(包括基层干部)得到了发展的空间,靠近道路的土地、房屋经过各种名目的巧取豪夺,已经出现了向少数人手里集中的现象。

家园 补贴500/平方很划算

我们家那建筑成本400/平方(两层楼),不包含装修家具。真要是补贴500岂不是还有赚。

不过我估计政府不会白干这种好事,背后肯定有原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