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宗教与哲学:从儒“教”说开了去。 -- 颜子

共:💬28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你或者是

天真幼稚,或者是有大智慧,总之你不太一般。祝你成功吧,如果你是处于良好的愿望的话。

家园 花谢祝福。
家园 赞成。教就有身体力行和布道的行为。
家园 不同意

另一个方法,入乡随俗,既然我们生活在海外,海外社会文化概念把追求精神生活的活动定义为教会活动,我们就把我们的精神生活称为宗教。

海内外华人已经接受了西方许多概念,接受一回common sense 的“宗教”概念,理直气壮地张扬我们的精神生活,有何不可?就按照海外风俗,把我们的精神追求定义为宗教吧。讨论抽象的宗教定义或许有学术意义,但是,为了以精神文明建设海外华人社区,在佛教和道家之外在接受一个儒教,让儒家精神在海外名正言顺地成为部分华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这有什么不好呢?即便有些人看不惯,至少还应该能够容忍吧?

我主张海外华人以精神纽带建设社区,为了这个集体行为,我们可以入乡随俗地将儒学的价值体系定义为儒教,与西方宗教概念隐含的精神生活相对应。

香港人做中餐都油腻腻的,外国人喜欢,是不是中国人也得学着喜欢?用外国的概念来套中国的东西,合适的本来就不多。如果精神追求就能算宗教的话,无政府主义算不算?

家园 搞得好像在国外

你要是不信教,都不好意思跟你打招呼。

家园 蒋庆:重尊儒教

蒋庆:重尊儒教

家园 小小地引用一下:

“成立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特权的‘中国儒教协会’”

蒋庆是不是还要建一个异端裁判所呀。

家园 我不赞同蒋庆这种以“政教合一”形式推行儒教的方法

这将从蹈封建礼教的老路,和今天一些伊斯兰教原教旨的行径类似。信仰是私人的事务,不是公众事务,不能由政府推行,而应该由社区按照自愿、慈善捐款、义务服务来推广。

家园 澄清,兼回唵啊吽及swordi兄

把儒家思想制度化,组织化,这个方向我不反对,虽然我并不热衷。

我担心的只是儒家思想宗教化后产生迷信的因素,形成对思想的桎梏。

家园 公益性的社会团体?
家园 是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
家园 我以前认为“名不正言不顺”是老冬烘没事找事。

但一个“教”字引得河内大鱼纷纷,方知一个名字可以引起那么多不同的理解。

“儒教”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一些人相信儒家人本思想是对个人和人类有益的,而发挥它的益处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组织起来身体力行。这个组织应该有这样的特点:非营利(不是公司),非政治(不是政党),纽带是思想(不是同乡会,宗族),有实践活动(不是文化沙龙)并自觉成为社会大环境的成员(不是精英俱乐部)。把神除掉,基督教会就是这样的组织,而且目前很成功。但儒家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只能参照基督教会的组织形式另起炉灶(“简称儒教”)。

迷信可以解释成把一个错误的思想作宗旨,或不正确思想扩大到不适范围。可有几个人能认为自己迷信?就连彻底唯物主义的TG不是也犯严重错误?所以坚称自己不是迷信不大有说服力。更现实一点的办法是舍本逐末:即使真的是迷信,也有方法让其危害降低的可接受程度。政教分离就是重要一招。北美的基督教会可以让很多人接受,更多的人容忍。OO功让人讨厌不是因为李大师能超越几千光年,而是其政治小丑的嘴脸。

家园 谢谢颜兄

你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是主张理性的。但是,信仰或信念这种精神现象本身是不可证伪的。迷信和信仰或许就隔着一层纸,处理不好就会走到另一面。

我认为信仰是不能强制也难以沟通的,只有具有相似生活体验的人才能有接近的信仰。

当我每次出门都碰到教会布道劝入教的教徒时,我想,我们也应该张扬一下自己的信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