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07年度中国主要的经济数字 -- fjsmljh

共:💬62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嘛,机动性很大的。

  这5亿多吨粮食是指谷物,带壳的。如果是小麦,磨成面粉得率大约75-85%,看你要多白。如果是稻谷碾成米出米率在约60-75%之间,看米要多精、稻谷品种、碾米机水平。玉米得率要高一些。

  至于成品粮食(米、面)做成能进嘴的,重量又会增加,因为掺了大量的水。

  咱们常吃的面条算掺水较少的,自己手擀过面条的都知道做面条面和的要比较硬,机制面掺水更少。在南京,机制面夏天掺百分之三十的水,冬天百分之四十,煮熟了还要进一部分水,那么熟面条一斤重相当于六到七两面粉(成品粮)。

  煮饭掺的水更多,米的品种不同要掺一倍到两倍的水,所以两斤半米饭相当于八两到一斤二两大米。如果是稀饭米更少。

  如果你一天吃两斤半重的米饭,在现在这个条件下也算大肚汉了,因为现在的副食、油水多,饭吃的就少。但这个数量在七十年代前是不够吃,那时副食少,油也少(每人每月250克)。

  如果这两斤半是成品粮,不是成品食品,也就是两斤半大米,那你的饭量绝对能进全国百分之一,也许还能往前进一些(偶尔一两顿不算)。如果放在七十年代之前也是大肚汉,还要是重体力劳动,那时最重体力劳动的定量是每月六十多斤成品粮。

  不过偶尔吃上一两顿就不算稀奇了,当年俺参加知青积极分子大会时,当时革委会照顾我们,吃饭时随便吃,二两面粉做一个的馒头俺一顿吃了五个半,两顿吃了十一个,最多的一位老兄一顿吃了八个半馒头,当时的菜也比平时好得多。不过第二天就吃不下文么多了。

  不过呢,人均0.38吨稍微不够点,这些折合成米、面大约280公斤,月均约45斤,比当年的定量多不少,但中国人吃的最多的猪肉主要是粮食喂出来的,大约两三斤粮食出一斤肉(水平高的养殖场),所以咱们肉食动物月消耗粮食要超过这个数不少,但还有MM们吃的少,老年人和小孩也吃得少,国内现在大部分农村人口也消耗得少,所以这人均0.38吨在现在中国的消费水平应该是稍有节余。如果农村的消费水平也提到现在城市的水平就稍有不足了,到那时要人均四到五百公斤才算足够。

家园 支持

一切问题都是立场问题

诺贝尔评审委员会虽不能说就是一帮学棍

但是他们的立场问题太大

家园 这还有个习惯问题。

  记得以前看回忆录,红军长征时打开了一个县城,缴获了很多米,领导们很高兴,这下能让红军战士多吃些了。结果战士都喊吃不饱,上级调查发现缴的都是糯米,战士吃不惯,虽然数量比平时还多些。

家园 这个我确实不清楚,请原谅,只是问问,因为如果真如葡萄所说

那提高的也难免太夸张了点.我见过亩产900多斤的水稻田,感觉那都已经满满的了,那个穗真是有些倒,压的抬不起头.如果想养活全世界的人,那水稻要成什么样啊.增长这么快的水平,难以想象啊.

家园 北欧人对非白人有一种骨子里的鄙视

虽然他们的祖宗在别人看来也许就是野蛮人,但是这帮家伙很把自己当回事。我想也许是北欧人的血统比较纯正,所以自我感觉比较高贵。

诺奖的评审过程据说是对外开放可以旁听的,需要提前申请,不过是说瑞典语,听不懂就没办法了。颁奖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去观礼,人比较多,所以要抽签。整个过程还是很透明的。

家园 搞错了吧,吃糯米不饱?饱死你,是不消化尔以

搞不好还要病几个

家园 那也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过去一千年中,北欧人在欧洲没什么地位,就瑞典算是牛比了一下下。

家园 水稻穗成熟后都是抬不起头的,与小麦不一样。

  水稻抬头不是未成熟就是空壳。

  现在杂交水稻大田亩产已经达到800公斤以上,一季

家园 袁隆平说他正在搞口感好产量高的杂交水稻。

  向用这米招待客人,吃了都说好。

家园 当心得糖尿病啊

我每天要吃二斤半饭,一年要900多斤啊!

家园 而且,比如我们浙江农村

是几年前种双季稻,现在追求好吃,都种单季稻了。一下子少掉一半数量。

家园 葡萄有时候数据不大严谨

领会精神就是了。

从你的发言看你对农业知之甚少,

对不懂的东西发言更要谨慎

家园
家园 粮食大量进口是必然趋势啊

应该到哪搞粮食呢,

跟越南和泰国签订贸易协议,

向非洲和南美输出劳动力种粮?

家园 去年总的财政支出是多少?

中国到现在累计有多少财政赤字?

2007年财政预算后来应该是有盈余的

国债余额和累计财政赤字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