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看水浒(8)林冲故事 - 官逼民反的好汉 (一) -- 无斋主人

共:💬139 🌺1310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政治人物只能选择对组织内部的人物刚直不阿,更何况康老

是特务组织型人,他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没有必要对国民党人刚直不阿。就更谈不上对所有人刚直不阿,他只需要忠诚于他需要忠诚的党和组织就行了。

你这是以一无所用的圣人标准要求一个特务,完全南辕北辙,莫名其妙。

家园 问题是康老的立场很重要

关键时候康老的立场,可以导致斗争性质的变化。从延安整风到历次路线斗争,康老的贡献表现不明显,可是应当是非常重要的

家园 他不可能当大头领

他死气掰赖地呆在王伦那儿,要求入火,就决定了他不是个老大的料子。开不了山头,就得屈居人下。可是心里有不服气。碰上个事情,就反水。没有比林冲杀王伦更坏的行为了。

心胸狭隘,器量小。无大心胸,如何做的老大?木眼光,不通事故,如何能做领导? 不识人,跟路于后做朋友;不识象,对高太于有幻想。贪恋小官小地位。小男人。

林冲值得同情的大概就是他的武功和遭遇吧。

其实混江湖,武功是次要的。做老大的,晁天王也好,宋江也好,论功夫都是三脚猫。但是江湖事故,厚黑之术,都是盖世绝仑。

另外晁天王虽然受恩于宋江,可是实际上一点也不喜欢宋江。

家园 延安形势没那么简单

毛张还有恶斗。刘少奇那时候是冲锋陷阵地帮毛打张,最后张成了一条众叛亲离的落水狗。

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上演了一场水浒里的上梁山的火拼王仑的戏。这个火拼一直到到延安张逃跑才结束。

毛要确立领导地位需要平定张,也要平定陕北的地方部队。

家园 非常同意。。。。。

跟公司里面搞品检、搞质量管理、搞财务审计的人一样。。。。他们按规定办事,对公司有大好处,但就得罪人。。。。

家园 康老是总理布的一颗暗子

康老是总理布的一颗暗子,更妙的是主席在了解这一情况的同时反过来又用康老借了总理的劲。此三位都是理想高远、技术炉火纯青的伟大政治家,中华幸甚。

很想知道康老在担架上最后一次与总理密谈聊了点什么?很可能是个千古悬案了。

陈云带头批康很可能是总理提前布好的局,既洗白(当然是从改开派的角度)了总理,又重新树立了陈云总理阵营继承人的地位。只是委屈了康老又当了一次替罪羊。

家园 确实这样,但是当事人也要把握分寸啊

虽然这个分寸很难把握。但是很明显,康生办的有些事情,未必就是最高领导所授意的,这样的话,那和李韶九有什么区别?周恩来搞情报与外交,很多分寸更难把握,不是因为他居于高位,因此不受追究,而是确实水平高,而且不破坏原则和不损害革命事业的情况下,仍留下许多津津乐道的温情故事。

家园 你想多了。估计会计和康老有瑜亮情节

两人工作经历、年龄、资历太接近了,职位交替上升,有心结也难免。

会计被投闲置散,据传康老也功不可没。

二代和康老关系倒是相当好的,当然,作为政治家的二代,在文革后的关键时刻,放弃了死人选择了活人,赞一个。

家园 摘录几段有关康老的文字,补遗。

《康生的秘书谈康生——黄宗汉谈话琐忆》:

邓小平跟康生关系不错,他1973年刚从江西回到北京,就带了全家来看望病中的康生。哨兵不让进,还是黄出去把邓接进来的。邓见了康生便说:“康老,我还是个壮丁,还可以工作。”全家对康生深深鞠躬。

参见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第二十四章 二十四岁的中央秘书长(5):

父亲在上海党中央共作了一年半的秘书长,在派遣他去广西工作以前,中央本来准备派康生接替他的工作,父亲于是便和他见了面,带他看了中央的地方,那时康生是在上海的一个区委工作。后来中央派康生作了其他的工作,没有接替父亲作中央秘书长。但父亲从那时起认识了康生。

解放后,父亲和康生都在中央工作,工作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和苏共中央进行意识形态的论战时,在中央写“九评”时,父亲为主要的负责人,康生是主要的主持人,一时之间来往更多,有时还一起出差。记得有一次到云南,康生让我们所有随行的孩子们都背诵昆明大观楼清朝文人孙髯翁的一百八十个字的巨幅对联,而且还要考试,因此,我们这些人,直到今天还能把这幅不朽的对联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连我们家最没有“文化水儿”的弟弟飞飞,也能像炒崩豆儿一样地一口气背完。

康生本是个文化人,肚子里墨水又多,故事也多,我们从小都爱听他讲故事。他还带我们这群孩子去他家看他的收藏,就是那些珍藏在柜子里面的各种宝砚。我们最喜欢的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玉石的、玛瑙的、孔雀石的砚台,而他自己最珍贵的则是我们这些小孩子连看也不看的那些青铜器皿和古汉陶砚。我们还看过他的夫人曹轶欧收藏的古字画,我只记得其中有一幅是武则天的字。因为当时刚看过京剧《谢瑶环》,对武则天颇有兴趣,因此一看便记住了。

康生还特爱看戏,经常在钓鱼台小礼堂组织戏剧晚会,那时候又正值戏剧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京戏、昆曲、川剧、甚至晋剧,什么戏都看。《关汉卿》、《谢瑶环》、《杨门女将》……看得我们如醉如痴。康生还特地推荐和组织观看“鬼戏”昆曲《红梅阁》,李淑君演的李慧娘,真是令我这样的少女为之大大地神魂颠倒了一番。所以,小时候,在我们眼里,康伯伯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瘦长脸是格外有趣和亲切的。

谁想,到了“文化大革命”,他一改常态,再露狰狞,积极参与林彪、“四人帮”的阴谋,并亲手打倒、屈死了无数的人。我们也没有想到,他的那么多珍贵收藏,竟是用各种手段强取豪夺而来。我们更没有想到,他自己所推崇的“鬼戏”,竟成了他用来迫害他人的利刃。

1973年父亲出来工作后,曾带着妈妈和我去钓鱼台十号楼看过康生一次。我们所看到的康生,已是病入膏肓,骨瘦如柴。那时,他为了争权夺利,已和“四人帮”闹得水火不容,于是开口就骂江青,张嘴就骂张春桥。父亲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他时而激动,时而咬牙切齿的怒骂,一言不发。我在旁边,一边听,一边感到惊奇,一边感到不可思议。

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康生,后来他就死了。

《陈小鲁:父亲的故事》:

最令我感慨难忘的是父亲和康生的关系。解放后,康生一直“不得志”,经常住院,据说神经也不太正常。父亲素来为人宽厚,认为他是个相识多年的老同志,虽然有错误,但不应过于冷落他。在他“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时候,父亲常去看望他。那时康生对父亲真是感激涕零。

一次,他请父亲和郭沫若吃饭。康生把多年收藏的砚台统统端出来,满满摆了一客厅。他还详细地讲解什么是鱼眼,什么是水纹等,确实是博学之士。吃饭时,父亲、郭老和康生更是高谈阔论。我只记得他们先谈昭君出塞,好像是鼓动郭老写“翻案文章”。后来又谈诗词,我记下了最有趣的几首: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春梦暗随三日景,

晓寒瘦减一分花。(明,汤显祖《牡丹亭》)

偷来梨花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清,曹雪芹《红楼梦》)

那天父亲的兴致很高,他指着郭老和康生对我说:“他们都是大学问家,学识渊博,你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又对康生说:“我这个儿子比较迟钝,拜你为师如何?”康生满口答应。

可是,曾几何时,正是这个原先对父亲推崇备至的康生,却欲置父亲于死地。八届十二中全会时,他恶毒诬蔑说一九五九年父亲要搞政变,并带头对父亲大肆围攻。父亲忍无可忍,最后上书毛主席,驳斥了康生的无耻谰言,激愤地表示:你们何必这样大动干戈呢!不就是想打倒我陈毅嘛……信递上去,围攻暂时停止了,但后来又背上“二月逆流黑干将”和“老右”的罪名,郁郁终生。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分为6个组,即东北组、华北组、西北组、中南组、华东组和西南组。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作了这次会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言,这就是已经收入《陈云文选》的《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

在这个发言中陈云提出,对有些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遗留问题,中央应该给以考虑和决定。他列举了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所谓叛徒集团案、陶铸同志的问题、彭德怀同志的问题、天安门事件问题、康生问题等6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其中关于彭德怀同志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彭德怀是担负过党和军队重要工作的共产党员,对党贡献很大,现在已经死了。过去说他犯过错误,但我没有听说过把他开除出党。既然没有开除出党,他的骨灰应该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

关于康生问题他是这样说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康生同志是中央文革的顾问,康生同志那时随便点名,对在中央各部和全国各地造成党政机关瘫痪状态是负有重大责任的。康生同志的错误是很严重的,中央应该在适当的会议上对康生同志的错误给以应有的批评。”

1982年,有关单位要把陈云这篇发言收入一本书中,提出要在彭德怀后面加上“同志”两字,康生后面的“同志”两字去掉。

陈云的秘书朱佳木就此请示陈云怎么处理。陈云说,前一个“同志”不能加,后一个“同志”不能减,要保持当时的面貌,因为当时只能讲到这个程度。

后来就“同志”两字加减的问题又反复了几次,陈云都没有同意。只是在这篇发言收入《陈云文选》时,他才勉强同意在彭德怀后面加了“同志”两字。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对头,二代和卓琳的姻缘据传也是康老牵的线。

这话题,曾和李鑫儿子聊过。

家园 早听说

康老对李鑫有个“劲气内敛”的评价,殊为不易,也是个被埋没的人物。后来二代对李鑫还是挺维护的。

二代好玩不好学,对康老的学问素来仰止。难怪1965年4月17日审阅为其准备的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招待会祝酒词时不满意,还专门批示“送康老修改。分量不够。” 真是举重若轻啊

家园 这些回忆录都是站在自家人的立场上说话来着的

1. 陈毅也真不是盏省油的灯。权心大大,不是毛更厉害,早就被踩死了。毛打倒陈肯定不是因为陈不讨人喜欢,说实话。

2. 康不是个恶棍。被戴上恶棍的帽子,是因为跟文革毛一边。其实周也跟毛一边了,但是周的最后口碑比较好。文革那些坏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干的。

3. 康最后跟毛派分手了。说明毛为建立最后的内阁,需要排除康的影响力。康个人也许力量有限。但是起来招呼人了,威胁就不可小看了。康先死,周后死,对文革派来说,来自重要的党内资深派的威胁解除了。

4."前一个“同志”不能加" 德怀犯了啥大错误?肯定不是说出来的那些,是不是跟苏联人有关系?

井刚山的时候,彭杀了王左猿文才来着的。最近的风黄大视野说,杀王左猿文才是最后中央的命令:土匪武装利用完了以后要解决掉。但是实际情况是毛跟着俩的关系特别好。可不可以理解为,彭杀了王左猿文才是想削弱毛的力量?

5. 文革是个局。几方面在搏易。因为目标的变化是相当不确定的,局面太复杂,所以这些关键玩家必须时刻修正自己的立场,迎合最大玩家的打出来的牌。毛引爆矛盾,让大家狗咬狗,为自己的私欲而冲当打手。

通宝推:东方青木,
家园 诸城人
家园 李鑫是十月事件里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事件后,一直站在华一边没跳船,加上会计批康,自然就郁郁了。

跟的老大交往多、关系好,一般来讲,秘书关系也八会错。等到了李鑫倒霉、鬼都不上门时,路上碰到那位天下第一秘,上将每次都是绕道避开!

家园 可能李同志有点感觉过好了

918的时候他汇报,十月初就能解决掉四人帮。华可能早就动手解决四人帮的心思-肯定是在毛过世后。李一直呆在华的船上,思想实在是僵化的可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