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谈漠北之战卫青对李广的使用: -- flyingcatgm

共:💬37 🌺15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日本的书可以直接pass,垃圾太多,

我每次去bookoff都是上百本的卖。

家园 这一点可不对

这之前还从没有迷过路!

李广失道可不止一次。说起来很多汉将失侯或者下狱都是因为失道。

家园 李广之前的失道纪录是哪一次?我的印象是似乎没有

倒是张搴的一次失道害得李广以一敌十,将他坑得不浅.

家园 还真是,我记错了

就是张骞这次,是张骞失道

家园 中古时代之战争

大抵而言,是很讲究运数,即便到了清末,还往往有福将之说。

你可以说是迷信。

就这点而言,能不能带兵,带好兵,将领的个人本事其实是很次要的。

讲智谋讲实力,都并不是主流。

特别是像汉武帝将整个国家的资源交给将领去运用的时候,要让他很唯物主义,估计是做不到。

我们大可以猜想,在选将之前,他第一件要做的功课,不是请教巫师,便是占卜。

战争在中国古代,其成败在庙堂上筹算,往往取决一个将领的“福分”,竟可是说是常识了,或者说“特殊国情”。

为此而写上这么长的文字,实在是很没有必要。

家园 这是您的猜想,有证据么?
家园 古代这样看

能不能带兵,带好兵,将领的个人本事其实是很次要的
是正常的,现代人再这么看就没道理了。能不能带好兵和将领个人本领关系极大。

家园 如果打仗都要考运数,那其他的事又如何?

是不是可以说:中古时代的任何事情,大抵而言,是很讲究运数。为中古时代的任何事情而写上长长的文字,实在是很没有必要。

家园 一命二运三风水啊

这都是常识喽。

赞同楼主的见解。呵呵

家园 李广无功缘数奇

楼主分析的不错!

漠北之战,卫青的调兵遣将无可厚非。而李广的迷途失期自刎而亡,实在是命途多舛啊。

我们对于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来源于历史,而每一个记载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和偏爱。

司马迁亦如是,《史记》于李广独立《李将军列传》不可谓没有史迁自己际遇、感慨在其中。

我们因着对李广的喜爱,在一些问题的评价上,难免有偏。

以个人之理解,汉武一朝对匈奴,居功至伟者,首为卫青,次为霍去病。

汉武可以没有李广,不可没有卫青!

家园 说得有道理,见蛋不平,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压根儿就不用占卜

凭感觉就行

放在今天,如果一个老板让几个员工去开拓市场,一个用很小的代价(如霍去病)、一个用可以承受的代价(如卫青)、一个用不可承受的代价(如李广),如果你是老板,你说老板用哪个员工?

李广的公案纯粹是因为太史公的缘故,如果没有那一篇《李将军列传》,李广也就是个败军之将,放在历史上什么也不是,后来再加上唐诗的宣传,李广竟然成了名将,真是怪哉也!

如果,国难深重,我宁愿在霍去病的冒进下死去,也不愿意在李广的带领下为国捐躯。

原因也没什么,在霍少的率领下,好歹我可以在地狱夸耀,老子的老大赢了;在李广的手下,我死的憋屈,想充英雄也没有底气

家园 个人感觉:到汉武帝对匈奴实行战略进攻的阶段,李广的时代就

看史记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是:李广的“时代”,到汉武帝实行战略进攻的年代,就结束了。

李广,给人的感觉更加象是一个“孤胆英雄”,个人勇武绝伦,率领小部队进行侦察,袭扰,甚至和匈奴小规模武力冲突,都不落下风,即便在汉朝对匈奴采取守势的大背景下,李广依然能够给晦暗的时代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而到了战略大反攻开始以后,李广反倒有了被湮没的迹象。具体的原因我不知道,不过一点点军事常识告诉我,个人武勇不等于指挥能力,小部队指挥和大兵团作战,也不是一个档次的指挥。

也许是李广的命运真的不好,也许是被某些潜在因素牺牲的悲剧角色,也许是因为李广自己没有完成从“战略守势/战术攻击”,到“战略攻击/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的提升吧。

家园 好钢用在刀刃上

卫青是付李广以大任的,老将军运气和能力都有问题

家园 本来还想驳一下

既然这个id已经臭大街了,算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